特朗普與普京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的首次會晤地點,為什麽會定在阿拉斯加?
9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他與普京的會晤將於8月15日在“偉大的阿拉斯加州”舉行。#MCN雙量進階計劃#
俄總統助理尤裏·烏沙科夫隨後確認了普京將前往阿拉斯加會見特朗普,俄方也期待美俄總統的下一次會晤能在俄羅斯舉行,莫斯科已向美方發出了相應的邀請。
回到上文所說的那個問題:普京與特朗普的首次麵對麵會談,為什麽會定在美國的阿拉斯加,而不是土耳其、阿聯酋等第三國?
按照烏沙科夫的俄官方說法,美國與俄羅斯是近鄰,俄方代表團隻需飛越白令海峽就到阿拉斯加出席會談。此外,俄美兩國在阿拉斯加與北極地區存在經濟利益交匯,因此在阿拉斯加舉行備受期待的俄美總統會晤是“完全合乎邏輯的”。
其實要說起來,阿拉斯加確實與俄羅斯存在曆史淵源。阿拉斯加曾經是俄羅斯領土,但在1867年被俄羅斯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不過由於當時阿拉斯加的各種礦產資源並未被探明,美俄這筆交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美國輿論嘲諷為“西沃德的冰箱”——西沃德正是當時同意從俄羅斯購買阿拉斯加的美國國務卿。

俄羅斯賣阿拉斯加這事,其實很難評
有美俄這一曆史淵源在前,阿拉斯加也就被賦予了更多的象征意義。
阿拉斯加雖然是美國領土,但並非美國的政治中心。特朗普邀請普京赴阿拉斯加見麵,則可以借此機會向美國國內宣傳自己是站在主場地位與普京對話,堵住民主黨對他的質疑。
對於普京來說,他作為俄羅斯總統卻主動前往已成為美國領土的阿拉斯加見特朗普,盡管會透露出自己處於談判“弱勢地位”的意味,但俄羅斯與阿拉斯加的曆史淵源,一定程度上能淡化普京的“客場劣勢”,並向美西方展示俄方對話的誠意。
從曆史事件的象征性與隱喻來說,阿拉斯加曾在1867年被俄羅斯賣給美國,而8月15日則是二戰日本投降日,現如今美俄最高領導人卻要在這一天齊聚阿拉斯加討論烏克蘭的命運。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俄羅斯確實虧了,但當時俄羅斯卻急需資金填補財政缺口。
會談僅在美俄總統之間展開,既沒有衝突的另一方烏克蘭,也沒有急於上談判桌的歐洲,那麽誰是“8月15日的投降者”也就不言自明:
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已經表示,此次普京與特朗普的會晤,將探討“如何實現烏克蘭和平的長期方案”;
同時特朗普也表示,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方案可能會涉及“根據各方利益的領土交換”。#澤連斯基會同意割讓頓巴斯地區嗎#
此外,從現實的角度來說,特朗普和普京也需要將烏克蘭和歐洲排除在美俄峰會之外。
特朗普自上任以來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種種表現,暴露出一個事實,即他認定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前提,是必須排除那幫“正義聯盟”意識形態入腦的歐洲國家的幹擾,與俄羅斯實事求是地討論利益分配等問題。
就是因為吃過這幫歐洲政客的虧,所以這次特朗普學聰明了。
不然在那幫以“白左”價值觀而非現實利益為導向、已經完全“民主黨化”的歐洲幹涉下,特朗普與普京關於解決烏克蘭危機的談判將永遠無法談出結果。
俄媒甚至打了一個精妙的比喻,稱如果美俄將會談地點設在土耳其或某個海灣國家,澤連斯基的歐洲盟友們必然會蜂擁而至並把美俄總統堵在走廊裏,一邊公開辱罵普京,一邊向特朗普反複念叨“放棄烏克蘭就是放棄自由世界”……“讓人難以想象這種事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