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稱“房主任”的50歲中國農村婦女樊春麗,最近在脫口秀節目中爆紅,卻引起中共宣傳部門注意,指她企圖挑起性別對立。(取自微博)
最近1名自稱“房主任”的50歲中國農村婦女,在愛奇藝出品的脫口秀節目“喜劇之王單口季”中,以“信息中心主任”、“柯基丈夫”的逗趣敘事,將30年婚姻裡的家暴、病痛、女性困境,解構成讓網友“笑著笑著就哭了”的表演,在網絡上引發廣泛迴響,不料卻引起中共宣傳部門的注意,發表評論指控部分內容攻擊男性,企圖挑起性別對立。
中共浙江省宣傳部20日發表評論,雖未具體指名,但強調脫口秀部分內容正從思想碰撞的場域,“滑向情緒輸出的戰場”,不僅不利於群體理解,甚至成為“挑起激化性別對立的催化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來自山東農村的“房主任”(本名樊春麗),在1場表演中講述她遭丈夫家暴,訴請離婚時卻因父母覺得丟臉,而拒絕給予支持。她告訴觀眾,自己選擇親手改變命運,2023年加入脫口秀俱樂部展開新事業,2024年離婚,並爭取到2個女兒的撫養權。
浙江宣傳部評論指稱,本應是情緒解壓閥的脫口秀,在某些情況下卻成為挑起甚至激化性別對立的催化劑;創作者在保持批判銳度的同時,必須在“冒犯”與共鳴之間“努力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包括如何“建設性冒犯”,“批判當然可以,但應致力於指向建設性討論,而非為了搞笑就圍著性別對立打轉”。
該評論引發網友不滿,有“微博”用戶留言質疑:“光說事實就挑起男女之間的對立?”,“一旦從女性角度討論某件事,就會被貼上性別對立的標籤,這不是太敏感了嗎?”
報導指出,中國政府過去10年來不斷打壓女權運動,最引人注目的是2015年,一群女性因計劃發起公共交通反性騷擾抗議而被捕,後來被稱為“女權五姊妹”。
儘管當局並未全麵封殺社群媒體上的溫和討論,電影中也偶爾會出現女權主題—隻要不構成行動號召。但房主任的身分—農村出身、經濟拮據、學曆不高,可能加深了官方對她走紅的疑慮,並帶來額外審視。
倫敦政經學院(LSE)研究女權的傳播學教授孟冰純指出,房主任是一個來自農村的中年女性,而不是那種典型的城市自由派女權菁英,“這似乎顯示,與性別議題、儒家父權價值相關的不滿和怨氣,可能比當局願意承認的更為普遍。”
傳統社會規範有時與政府法令一樣嚴苛。去年底,中國電商巨頭京東由於邀請開創性女脫口秀演員楊笠參加直播帶貨,引發抵製。帶頭抵製者顯然仍記恨楊笠5年前那句經典調侃“他明明這麽普通,卻那麽自信”(即所謂的“普信男”)。京東最終道歉,並與楊笠解約。
在影視產業任職的女權主義者“弦子”指出,能播出的“段子”已經相當溫和,因為涉及中國女性權益的話題,包括暴力與性騷擾,會觸及政府的不作為,極為敏感。
她認為,隨著浙江官方評論出爐,愛奇藝之類的串流平台在壓力下,可能逐步刪減相關內容,“如果平台覺得這個話題受觀眾歡迎,可能會想辦法以其他形式呈現,但如果因為政府關注導致脫口秀被審查,那就很難繼續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