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貿易代表格雷爾(左)與財政部長貝森特於5月在日內瓦與中國負責經濟政策的副總理何立峰舉行了貿易會談。雙方代表團將於本周在瑞典再次會麵。
特朗普政府高級官員本周將在瑞典與中方官員舉行會談,這是自特朗普總統今年將中國進口商品關稅提高至三位數水平以來雙方舉行的第三輪正式經濟會談。此次會談的主要目標是延長一項脆弱的貿易休戰協議,該協議避免了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發生破壞性衝突。
會談定於周一和周二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格裏爾將率領美國代表團。中國方麵由負責經濟政策的副總理何立峰主導會談。
在特朗普混亂的貿易議程引發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之際,本周對全球經濟而言至關重要,此次談判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特朗普政府一直試圖在8月1日之前——該日期是4月宣布的重啟關稅措施的最後期限——爭取到多個國家的讓步。這些關稅此前為達成貿易協議已經暫停。
過去一周,特朗普政府接連宣布與美國一些最大的貿易夥伴達成協議。

上周二,美國和日本最終達成一項協議,其中包括對日本進口商品征收15%的關稅,以及日本承諾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
周日,特朗普宣布他與歐盟達成了協議——歐盟是一個由27個國家組成的集團,其經濟依賴對美出口。該協議將對包括汽車在內的許多歐洲出口商品征收15%的關稅。
但最大的未知數之一是與中國的談判結果——中國仍是美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之一。在經曆了一段相互加征關稅和報複的時期後,兩國於5月的日內瓦會談和6月的倫敦會談後達成了一項不穩定的休戰協議。
周日,在與歐洲官員會麵之前,特朗普暗示可能即將與中國達成某種貿易安排。“如你們所知,我們剛剛與日本達成了協議,而且我們非常接近與中國達成協議,”他說。
這將是兩國首次在沒有迫在眉睫的危機(如關稅僵局或今年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經濟破壞性禁令)的情況下舉行會談。
貿易專家表示,潛在的討論議題很多,從特朗普推動中國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到美國對中國購買俄羅斯和伊朗石油的擔憂,以及近期阻止美國公民離開中國的出境禁令等。
美國官員似乎期待在未來幾個月進行更大的貿易談判,可能包括中國購買美國產品、開放中國市場的步驟,以及潛在的中國對美投資。
或許他們還將試圖為特朗普與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今年的一場可能的會麵奠定基礎。政府官員正在考慮在10月韓國舉行的亞太國家會議之前訪問北京,或者可能安排特朗普和習近平在某個國際會議期間進行非正式會麵。
曾擔任政府官員並就中國問題向特朗普政府提供建議的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表示,這將是特朗普與習近平的第六次峰會。他說,每次峰會至少有兩小時的對話,特朗普都會準備具體的交易要求。
“總統認為麵對麵談判更好,”他說。
貿易專家還在猜測,美國的技術管製或TikTok的所有權轉讓協議是否會成為談判議題。
上周四,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CNBC節目中表示,美國已向中國提交了將TikTok所有權轉讓給美國公司的提案,政府正在等待中國的回應。他說,這個話題“正式來說”不是貿易談判的一部分,“但非正式地說,當然是。”

今年4月初,特朗普宣布“解放日”關稅後,美中緊張關係開始急劇升級。中國是唯一一個立即采取報複措施的國家,對美國產品征收34%的關稅,與特朗普對中國產品征收的34%關稅對等。
北京還建立了許可製度,限製七種稀土元素的出口——這些稀土幾乎完全在中國加工,用於電動汽車、智能炸彈和其他高科技設備。
特朗普隨後回應,將中國產品的關稅提高到至少145%,這使得兩國之間的大部分貿易陷入停滯。
前幾輪談判達成了一項臨時休戰協議,其中包括中國放寬對美國製造商所需的珍貴稀土礦物和磁體的運輸限製。作為回報,美國官員同意取消對美國產品和技術出口的限製(包括乙烷和飛機零部件),以及擬議的簽證限製。
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已降至30%,而中國對美國產品的關稅為10%。
這一協議定於8月12日到期,之後關稅將提高10個百分點。不過,貝森特對延長休戰協議持樂觀態度。
上周,貝森特在福克斯商業新聞網的采訪中表示,與中國的“貿易狀況良好”。他還說,他希望開始與中國同級官員就重新平衡中國經濟,以及鼓勵中國遏製對俄羅斯和伊朗石油的購買進行更廣泛的討論。
貝森特說,中國正處於製造業衰退,麵臨住宅房地產市場危機。他認為,北京必須專注於發展消費型經濟。
“他們不能把經濟問題轉嫁到世界其他地區,他們需要自己解決,”貝森特說。
對於在中國開展業務,美國企業仍有諸多不滿,包括中國新建立的稀土許可製度。美國公司表示,許可證的審批時間很長,而且中國在申請過程中要求提供專有和敏感的商業信息。
本月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成員表示,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和關稅仍是他們最大的擔憂。但他們還表示,中國偏向本土企業的政策正在削弱在中國經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