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世衛組織發出警報,基孔肯雅熱是什麽?怎麽防?

世衛組織發出警報,基孔肯雅熱是什麽?怎麽防?

文章來源: 新華社 於 2025-07-23 06:41:0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世衛組織發出警報,基孔肯雅熱是什麽?怎麽防?

這是2020年1月22日拍攝的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外景。新華社記者 劉曲 攝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22日就蚊媒傳播疾病基孔肯雅熱發出警報,提醒各國做好應對準備,避免疫情大規模暴發。

當天在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世衛組織蟲媒病毒小組負責人迪亞娜·阿爾瓦雷斯說,目前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情況,約550萬人麵臨這種蚊媒病毒的風險,而且可能出現大範圍疫情,給衛生係統帶來壓力。

據阿爾瓦雷斯介紹,大約20年前,基孔肯雅熱疫情曾在印度洋區域大規模暴發,影響約50萬人。感染者大多出現高燒、關節疼痛、疲勞等急性症狀,極少情況下可能死亡。

阿爾瓦雷斯說,今年以來,法國在印度洋的屬地留尼汪島估計有大約三分之一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在印度以及孟加拉國等東南亞國家也出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此外,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近日報告輸入性病例,並發現本土傳播病例。

阿爾瓦雷斯說,攜帶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子在大多數熱帶國家存在。世衛組織正支持成員國研發實驗室診斷方法、培訓人員、加強醫療保健係統,並擴大監測範圍以追蹤和控製基孔肯雅熱疫情。

埃及伊蚊

埃及伊蚊

基孔肯雅熱是什麽病?

夏季氣溫攀升、降雨量增多,蚊蟲活動愈發活躍。中國疾控中心16日發布專門健康提示,提醒公眾夏季蚊媒傳染病傳播風險顯著增加,要警惕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做好清除蚊蟲孳生地、防蚊滅蚊等預防舉措。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王麗萍介紹,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的蚊媒傳染病。全球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本地傳播。近些年我國周邊的東南亞疫情持續活躍。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健康提示,基孔肯雅熱的潛伏期一般為1至12天,多為3至7天,患者會突然出現發熱、皮疹和關節疼痛。

其中,發熱會持續1至7天,伴有寒戰、全身肌肉疼痛、嘔吐等;皮疹多出現在發病後第2至5天;關節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關節,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關節,腕關節受壓引起劇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專家介紹,基孔肯雅熱如同登革熱的“雙胞胎兄弟”,都由伊蚊(俗稱花斑蚊)傳播。症狀也與登革熱相似,但關節痛更為顯著。

得了嚴重嗎?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白紅蓮表示,多數基孔肯雅熱患者為輕症,大約一周可治愈,重症及死亡病例較為少見。

“居民們一旦出現發熱、關節痛或皮疹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就診。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白紅蓮說。

4月10日,基孔肯雅熱患者在法國位於印度洋的屬地留尼汪島的一家醫院接受治療。(新華社/法新)

4月10日,基孔肯雅熱患者在法國位於印度洋的屬地留尼汪島的一家醫院接受治療。(新華社/法新)

如何有效預防?牢記這四點

王麗萍表示,麵對蚊媒傳染病的威脅,可以通過以下四項科學有效的預防措施,大大降低感染風險。

在環境治理方麵,清除蚊蟲孳生地是預防蟲媒傳染病的根本措施。傳播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的伊蚊的幼蟲孳生於小型積水容器中,如瓶罐、廢舊輪胎、花盆等,這些地方都可能成為它們的“溫床”。強烈建議公眾定時清理家中上述容易積水的地方,不給蚊子提供繁殖的機會。

在個人防護方麵,要為自己打造一個安全的“無蚊空間”。包括外出時,盡量穿淺色長袖衣褲,減少皮膚暴露麵積;在裸露皮膚上塗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驅蚊液。在家中,安裝紗門紗窗,使用蚊帳,必要時使用電蚊拍、滅蚊燈等。此外,在流行期盡量減少在戶外樹蔭、草叢等地逗留時間。

暑期是出行高峰,建議公眾加強關注流行區疫情。如果計劃前往東南亞、非洲等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流行區,出行前一定要查詢當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驅蚊防蚊準備。歸國後14天內做好健康監測,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

“如出現相關症狀,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旅行史和蚊蟲叮咬史,幫助醫生及時準確地診斷和治療,也是切斷傳播鏈的關鍵。”王麗萍說。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李承鵬:塔西佗,服不服及杭州糞水的《時間撿屎》
深度聚焦:一個中文係教授沉迷短劇的365天
東北大學6名大學生“溺亡”,讓人後背發涼
隨著夏天到來,中國的毒蟲擴散至北方...
新聞玩文字遊戲,遇難者已死卻寫著“被救出”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國海關突發提醒:綠卡持有者未隨身攜帶是犯法!
糞水+鉛中毒發酵 央視急播:美國近半自來水有毒
紐約時報:從邊境小城滿洲裏看中國如何支撐俄羅斯經濟
為了逃避高額學貸 美國年輕人紛紛開始跑路海外了
特朗普誇耀施壓使日本讓步,追加采購美國數十億軍火
東北大學6學生溺斃:3負責人被捕 現場直擊組圖
半年不到,DeepSeek已跌落神壇?用戶都去哪了?
觀察:特朗普強硬的關稅策略正在取得成效
自來水臭了一天,居民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中國原計劃趕超SpaceX 如今越來越渺茫 關鍵難題是…
司法部5月告知川普 他反複出現在愛潑斯坦文件中…
奧巴馬抨擊特朗普關於2016年大選"叛國"的説法"荒謬"
遭遇強烈批評,習近平被迫對“禁酒令”進行微調
大轉向!還記得他嗎?如今公開辱罵特朗普…
奧巴馬還有道“免罪金牌”,是特朗普給他留下的
誰也沒想到,特朗普竟會栽在一個死去6年的人手上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世衛組織發出警報,基孔肯雅熱是什麽?怎麽防?

新華社 2025-07-23 06:41:04



世衛組織發出警報,基孔肯雅熱是什麽?怎麽防?

這是2020年1月22日拍攝的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外景。新華社記者 劉曲 攝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22日就蚊媒傳播疾病基孔肯雅熱發出警報,提醒各國做好應對準備,避免疫情大規模暴發。

當天在日內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世衛組織蟲媒病毒小組負責人迪亞娜·阿爾瓦雷斯說,目前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情況,約550萬人麵臨這種蚊媒病毒的風險,而且可能出現大範圍疫情,給衛生係統帶來壓力。

據阿爾瓦雷斯介紹,大約20年前,基孔肯雅熱疫情曾在印度洋區域大規模暴發,影響約50萬人。感染者大多出現高燒、關節疼痛、疲勞等急性症狀,極少情況下可能死亡。

阿爾瓦雷斯說,今年以來,法國在印度洋的屬地留尼汪島估計有大約三分之一人口感染了基孔肯雅病毒;在印度以及孟加拉國等東南亞國家也出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此外,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近日報告輸入性病例,並發現本土傳播病例。

阿爾瓦雷斯說,攜帶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子在大多數熱帶國家存在。世衛組織正支持成員國研發實驗室診斷方法、培訓人員、加強醫療保健係統,並擴大監測範圍以追蹤和控製基孔肯雅熱疫情。

埃及伊蚊

埃及伊蚊

基孔肯雅熱是什麽病?

夏季氣溫攀升、降雨量增多,蚊蟲活動愈發活躍。中國疾控中心16日發布專門健康提示,提醒公眾夏季蚊媒傳染病傳播風險顯著增加,要警惕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做好清除蚊蟲孳生地、防蚊滅蚊等預防舉措。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王麗萍介紹,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的蚊媒傳染病。全球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本地傳播。近些年我國周邊的東南亞疫情持續活躍。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健康提示,基孔肯雅熱的潛伏期一般為1至12天,多為3至7天,患者會突然出現發熱、皮疹和關節疼痛。

其中,發熱會持續1至7天,伴有寒戰、全身肌肉疼痛、嘔吐等;皮疹多出現在發病後第2至5天;關節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關節,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關節,腕關節受壓引起劇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專家介紹,基孔肯雅熱如同登革熱的“雙胞胎兄弟”,都由伊蚊(俗稱花斑蚊)傳播。症狀也與登革熱相似,但關節痛更為顯著。

得了嚴重嗎?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白紅蓮表示,多數基孔肯雅熱患者為輕症,大約一周可治愈,重症及死亡病例較為少見。

“居民們一旦出現發熱、關節痛或皮疹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就診。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白紅蓮說。

4月10日,基孔肯雅熱患者在法國位於印度洋的屬地留尼汪島的一家醫院接受治療。(新華社/法新)

4月10日,基孔肯雅熱患者在法國位於印度洋的屬地留尼汪島的一家醫院接受治療。(新華社/法新)

如何有效預防?牢記這四點

王麗萍表示,麵對蚊媒傳染病的威脅,可以通過以下四項科學有效的預防措施,大大降低感染風險。

在環境治理方麵,清除蚊蟲孳生地是預防蟲媒傳染病的根本措施。傳播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的伊蚊的幼蟲孳生於小型積水容器中,如瓶罐、廢舊輪胎、花盆等,這些地方都可能成為它們的“溫床”。強烈建議公眾定時清理家中上述容易積水的地方,不給蚊子提供繁殖的機會。

在個人防護方麵,要為自己打造一個安全的“無蚊空間”。包括外出時,盡量穿淺色長袖衣褲,減少皮膚暴露麵積;在裸露皮膚上塗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驅蚊液。在家中,安裝紗門紗窗,使用蚊帳,必要時使用電蚊拍、滅蚊燈等。此外,在流行期盡量減少在戶外樹蔭、草叢等地逗留時間。

暑期是出行高峰,建議公眾加強關注流行區疫情。如果計劃前往東南亞、非洲等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流行區,出行前一定要查詢當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驅蚊防蚊準備。歸國後14天內做好健康監測,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

“如出現相關症狀,及時就醫,並告知醫生旅行史和蚊蟲叮咬史,幫助醫生及時準確地診斷和治療,也是切斷傳播鏈的關鍵。”王麗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