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遭遇強烈批評,習近平被迫對“禁酒令”進行微調

遭遇強烈批評,習近平被迫對“禁酒令”進行微調

文章來源: 加美財經 於 2025-07-24 10:23:5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遭遇強烈批評,習近平被迫對“禁酒令”進行微調

日經分析:習近平迅速告訴公務員可以喝酒避免對經濟產生影響,和疫情期間相比似乎有了微妙的變化

本文刊發於日經新聞,作者是資深編輯兼評論員中澤克二,他曾在中國擔任駐京記者及中國分社社長共七年,並於2014年獲得Vaughn-Ueda國際新聞獎。

在遭遇強烈公眾批評後,中國國家主席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被迫對針對黨政官員的“禁酒令”進行微調。

通過被稱為中共“喉舌”的三家官方媒體,中共對這項備受爭議的政策作出略微調整並加以公開。

此次政策調整,主要是因為外界批評“禁酒令”可能對經濟造成負麵影響。

習近平政權選擇優先考慮疲軟的經濟,也是中南海政治氣氛略有變化的最新跡象。

時間回到2012年12月,習近平剛剛升任中共總書記不久,他就為黨員幹部出台了一份行為守則,稱為“八項規定”。這項被稱作“八項規定”或“八項決策”的守則,提倡節儉,反對鋪張浪費。

回到今年,“禁酒風波”的起點是3月12日中央黨建領導小組召開的會議。這個小組隸屬中共中央設立。

會議決定在全黨範圍內開展一場貫徹“八項規定”的教育整頓,並宣布這場運動將持續至7月。

這場整頓的政治意義十分明確:結束時間恰好在河北省北戴河舉行的中共高層與退休元老非正式聚會之前。

這場北戴河會議即將在8月舉行。

習近平政權一直在推行自上而下的政策執行方式,中央黨建領導小組正是在其中發揮作用:這個小組負責一項旨在強化習近平政權權威的教育運動。

政治局常委、黨內排名第五、習近平最親近的助手之一蔡奇,現任黨建領導小組組長,他在2024年春季接替習近平擔任這一職務。

蔡奇還主管宣傳與意識形態工作,是中共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同時兼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負責管理中央委員會的文書與日常事務。

政治局常委、黨內排名第七的李希擔任黨建領導小組的副組長。李希也是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這是黨的最高反腐機構,在習近平主導、已持續近13年的反腐運動中扮演核心角色。

李希同樣是習近平的親信。

2012年出台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提倡節儉,但並未明令禁止黨員和官員飲酒。那麽為何如今卻被視為“變相禁酒令”呢?

今年3月底,在這場針對黨風廉政建設的教育運動剛啟動不久,河南省就曝出一起違反相關規定的事件。五名公務員飲用了四瓶白酒(一種無色、高酒精度的中國烈酒),其中一人因急性酒精中毒死亡。

此後在4月和5月,不同地區又接連發生多起公務員因在與公職相關宴席上飲酒過量而死亡的事件。

這類頻發的死亡事件,顯然違背了這場在習近平直接領導下開展的教育運動的宗旨,可能讓習近平難堪。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於5月中旬發布了修訂後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

這一版本是在2013年習近平執政初期、作為2012年黨風建設規定的後續措施基礎上進行的修訂和強化。

新規警告全國黨員幹部和公務員,在公務接待中不得鋪張浪費,不得食用高檔菜肴、飲酒、吸煙。公務員普遍將這一警告視為“變相禁酒”。

一些地方單位對此反應過度,甚至禁止幹部在私人場合聚餐,包括周末,隻要有飲酒可能就一律禁止。

在極端情況下,一些餐廳內甚至安裝了監控攝像頭,以便一旦公務員前來消費,便可將其上報相關部門。

還有一起案例中,一名公務員因被與其有業務往來的人員,請吃了一碗便宜的麵條而受到處分。

實際上,公務員如今仿佛處於嚴密監控之下,連外出就餐都成問題。因此,全國許多公務員為了避免受罰,紛紛避開餐館。這直接導致酒類銷售出現極端下滑。

這一版《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修訂,是出於對習近平意願的考量,但並未充分評估對經濟可能帶來的負麵影響。

公眾的不滿隨即爆發,因為這一政策進一步削弱了國內消費。

隨著民怨積聚,一些地方高級官員開始呼籲重新審視“禁酒”措施。於是,習近平當局對這項備受爭議的政策進行了微調。隨後的政策調整通過三大官方媒體渠道發布。

6月17日,人民日報社旗下的人民網發布了一篇評論文章,展現了政策的調整方向。評論標題強調,並非所有吃喝行為都被禁止,真正被禁止的是在公務活動中大吃大喝、飲酒、吸煙。

文章還嚴厲批評了一些地區對規定的過度執行。

6月19日,新華社也發布了評論文章,詳細說明了政策的調整內容;6月20日,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誌的網絡版也刊登了類似內容的報道。

新華社的評論標題強調,應避免在整治違規問題上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求是》的標題則指出,“正常”飲食並不在禁止之列。

在新冠疫情期間,習近平當局無視經濟合理性,實施了異常漫長的封控措施。這些過度防疫措施對中國社會和經濟造成了巨大衝擊。但官方媒體卻保持沉默。直到2022年底,習近平當局才正式終結嚴苛的清零政策。然而彼時經濟已受到嚴重打擊,無法通過簡單手段迅速恢複。

與當初拖延結束不受歡迎的清零政策形成對比,這次針對“禁酒令”的誤讀與過度執行,習近平當局反應迅速,及時踩了刹車。

這一舉動顯示,習近平政權似乎決定將恢複國內消費置於保全麵子的考慮之上。

化解“禁酒風波”的時機,也顯然是有意安排在6月底召開的最新政治局會議之前。

在6月30日的會議上,高層官員決定建立一套新的“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

中央黨建領導小組便屬於這一類機構。

這一決策輕微撼動了習近平長期一手掌控權力的決策體係的根基。

當初的清零政策是在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召開前推出的,在那次大會上,習近平實現了史無前例的第三個五年任期。毫無疑問,從那時起,習近平政權所處的政治環境,雖然變化有限,但的確已經發生了一些轉變。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國的maskpark,可能比韓國N號房更惡劣
致命的出差:一起車禍“撞碎”四個家庭
前男友把她賣給了十萬人:起底跨境偷拍群的肮髒交易
世衛組織發警報!一文讀懂這個席卷歐洲的新疫情
有兩家良心媒體已經把“溺亡”改為“遇難”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國海關突發提醒:綠卡持有者未隨身攜帶是犯法!
特朗普稱“要讓藥價降低1500%”,被批數學邏輯混亂
中國創新藥出海爆單:半年已攬下660億美元
中國原計劃趕超SpaceX 如今越來越渺茫 關鍵難題是…
如此生活20年,直到墜入岩漿
特朗普突然拉馬斯克一把:想讓他的公司蓬勃發展
梅根親寫回憶錄揭露凱特 戴安娜的悲劇或將重演
6名大學生選礦廠遇難 高工分析“為何救援時間長”
印度稱將全力申辦2036年奧運會 競爭對手有這幾國
特朗普對奧巴馬:有多少恨,可以胡來
美司法部2號人物、特朗普前律師會見愛潑斯坦同夥
特朗普試圖向馬斯克示好求和?馬斯克不買賬!
馬克龍宣布法國將正式承認巴勒斯坦 以國不滿
馬克龍稱法將承認巴勒斯坦國 美駐以大使公開嘲笑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中歐承諾合作減緩氣候變暖
三年多來首次,烏克蘭為何爆發大規模反政府抗議?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遭遇強烈批評,習近平被迫對“禁酒令”進行微調

加美財經 2025-07-24 10:23:53



遭遇強烈批評,習近平被迫對“禁酒令”進行微調

日經分析:習近平迅速告訴公務員可以喝酒避免對經濟產生影響,和疫情期間相比似乎有了微妙的變化

本文刊發於日經新聞,作者是資深編輯兼評論員中澤克二,他曾在中國擔任駐京記者及中國分社社長共七年,並於2014年獲得Vaughn-Ueda國際新聞獎。

在遭遇強烈公眾批評後,中國國家主席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被迫對針對黨政官員的“禁酒令”進行微調。

通過被稱為中共“喉舌”的三家官方媒體,中共對這項備受爭議的政策作出略微調整並加以公開。

此次政策調整,主要是因為外界批評“禁酒令”可能對經濟造成負麵影響。

習近平政權選擇優先考慮疲軟的經濟,也是中南海政治氣氛略有變化的最新跡象。

時間回到2012年12月,習近平剛剛升任中共總書記不久,他就為黨員幹部出台了一份行為守則,稱為“八項規定”。這項被稱作“八項規定”或“八項決策”的守則,提倡節儉,反對鋪張浪費。

回到今年,“禁酒風波”的起點是3月12日中央黨建領導小組召開的會議。這個小組隸屬中共中央設立。

會議決定在全黨範圍內開展一場貫徹“八項規定”的教育整頓,並宣布這場運動將持續至7月。

這場整頓的政治意義十分明確:結束時間恰好在河北省北戴河舉行的中共高層與退休元老非正式聚會之前。

這場北戴河會議即將在8月舉行。

習近平政權一直在推行自上而下的政策執行方式,中央黨建領導小組正是在其中發揮作用:這個小組負責一項旨在強化習近平政權權威的教育運動。

政治局常委、黨內排名第五、習近平最親近的助手之一蔡奇,現任黨建領導小組組長,他在2024年春季接替習近平擔任這一職務。

蔡奇還主管宣傳與意識形態工作,是中共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同時兼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負責管理中央委員會的文書與日常事務。

政治局常委、黨內排名第七的李希擔任黨建領導小組的副組長。李希也是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這是黨的最高反腐機構,在習近平主導、已持續近13年的反腐運動中扮演核心角色。

李希同樣是習近平的親信。

2012年出台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提倡節儉,但並未明令禁止黨員和官員飲酒。那麽為何如今卻被視為“變相禁酒令”呢?

今年3月底,在這場針對黨風廉政建設的教育運動剛啟動不久,河南省就曝出一起違反相關規定的事件。五名公務員飲用了四瓶白酒(一種無色、高酒精度的中國烈酒),其中一人因急性酒精中毒死亡。

此後在4月和5月,不同地區又接連發生多起公務員因在與公職相關宴席上飲酒過量而死亡的事件。

這類頻發的死亡事件,顯然違背了這場在習近平直接領導下開展的教育運動的宗旨,可能讓習近平難堪。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於5月中旬發布了修訂後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

這一版本是在2013年習近平執政初期、作為2012年黨風建設規定的後續措施基礎上進行的修訂和強化。

新規警告全國黨員幹部和公務員,在公務接待中不得鋪張浪費,不得食用高檔菜肴、飲酒、吸煙。公務員普遍將這一警告視為“變相禁酒”。

一些地方單位對此反應過度,甚至禁止幹部在私人場合聚餐,包括周末,隻要有飲酒可能就一律禁止。

在極端情況下,一些餐廳內甚至安裝了監控攝像頭,以便一旦公務員前來消費,便可將其上報相關部門。

還有一起案例中,一名公務員因被與其有業務往來的人員,請吃了一碗便宜的麵條而受到處分。

實際上,公務員如今仿佛處於嚴密監控之下,連外出就餐都成問題。因此,全國許多公務員為了避免受罰,紛紛避開餐館。這直接導致酒類銷售出現極端下滑。

這一版《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修訂,是出於對習近平意願的考量,但並未充分評估對經濟可能帶來的負麵影響。

公眾的不滿隨即爆發,因為這一政策進一步削弱了國內消費。

隨著民怨積聚,一些地方高級官員開始呼籲重新審視“禁酒”措施。於是,習近平當局對這項備受爭議的政策進行了微調。隨後的政策調整通過三大官方媒體渠道發布。

6月17日,人民日報社旗下的人民網發布了一篇評論文章,展現了政策的調整方向。評論標題強調,並非所有吃喝行為都被禁止,真正被禁止的是在公務活動中大吃大喝、飲酒、吸煙。

文章還嚴厲批評了一些地區對規定的過度執行。

6月19日,新華社也發布了評論文章,詳細說明了政策的調整內容;6月20日,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誌的網絡版也刊登了類似內容的報道。

新華社的評論標題強調,應避免在整治違規問題上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求是》的標題則指出,“正常”飲食並不在禁止之列。

在新冠疫情期間,習近平當局無視經濟合理性,實施了異常漫長的封控措施。這些過度防疫措施對中國社會和經濟造成了巨大衝擊。但官方媒體卻保持沉默。直到2022年底,習近平當局才正式終結嚴苛的清零政策。然而彼時經濟已受到嚴重打擊,無法通過簡單手段迅速恢複。

與當初拖延結束不受歡迎的清零政策形成對比,這次針對“禁酒令”的誤讀與過度執行,習近平當局反應迅速,及時踩了刹車。

這一舉動顯示,習近平政權似乎決定將恢複國內消費置於保全麵子的考慮之上。

化解“禁酒風波”的時機,也顯然是有意安排在6月底召開的最新政治局會議之前。

在6月30日的會議上,高層官員決定建立一套新的“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

中央黨建領導小組便屬於這一類機構。

這一決策輕微撼動了習近平長期一手掌控權力的決策體係的根基。

當初的清零政策是在2022年10月黨的二十大召開前推出的,在那次大會上,習近平實現了史無前例的第三個五年任期。毫無疑問,從那時起,習近平政權所處的政治環境,雖然變化有限,但的確已經發生了一些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