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監管的介入,外賣大戰溫度驟降。
7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約談餓了麽、美團、京東三家平台企業,要求相關平台企業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進一步規範促銷行為,理性參與競爭,共同構建消費者、商家、外賣騎手和平台企業等多方共贏的良好生態,促進餐飲服務行業規範健康持續發展。
隨著外賣大戰的愈演愈烈,最為高頻剛需的餐飲領域首當其衝承擔了大量的“炮火”。
從“滿48減28”“滿30減20”,到“0元外賣”“滿18減18”“周末5頓全包”,甚至部分小額訂單出現了零元購。各大平台上充斥著不花錢的奶茶,3塊錢一份的快餐,僅需6塊錢的炸雞大餐……
價格低到咋舌的套餐,眼花繚亂的紅包狂轟濫炸,這讓外賣整體的日訂單量從年初的1億單激增至約2.5億單。這其中,美團單日訂單峰值突破1.5億單,淘寶閃購也一度衝上8000萬單,京東外賣在“618”期間日單量破2500萬。
消費者在狂歡,平台在衝量,而餐飲商家們卻在滴血。
嘉和一品創始人劉京京在微博中表示,“各平台都是百億補貼開戰,但其實最受傷的是商家。顧客享受到的各種滿減、補貼,每10元,平台隻出3元商家要補7元!大頭都是商家出的。上千萬的商家,都淪為了外賣的加工廠,變成三巨頭混戰的子彈。這完全是與堂食的不公平競爭!當顧客習慣了低於成本價用餐,0元配送費,到餐廳吃飯的人隻會越來越少!而當有底線,有品質的餐廳都倒閉了,顧客還能吃到安全的飯菜嗎?”
南城香創始人、董事長汪國玉則表示,雖然外賣大戰帶來了總利潤15%的增長,他卻高興不起來,一是門店太忙了,二是產品價格會持續下降。
基於外賣大戰對餐飲行業帶去的負麵影響,監管部門的約談,或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讓種種亂象得以偃旗息鼓。
就在市場監管總局約談後,各類外賣紅包開始逐步退場——不僅0元奶茶券和低門檻紅包開始逐步下架,部分優惠券也提高了滿減門檻。各大餐飲品牌的訂單量逐漸趨於正常,外賣的等待時間也開始大幅縮短。
不過,這會成為外賣大戰的終點嗎?這或許很難。畢竟,對於外賣平台來說,被政府部門約談,也不是頭一次了。
早在今年5月13日,市場監管總局會同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網信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約談京東、美團、餓了麽等平台企業。要求加強內部管理,合法規範經營,公平有序競爭,共同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切實維護消費者、平台內經營者和外賣騎手的合法權益,促進平台經濟規範健康有序發展。
而此次的約談,則是市場監管總局約談餓了麽、美團、京東三家平台企業,要求進一步規範促銷行為,理性參與競爭,共同構建消費者、商家、外賣騎手和平台企業等多方共贏的良好生態,促進餐飲服務行業規範健康持續發展。
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到,監管部門的關注點從“公平有序競爭”,到“理性參與競爭”。
這背後,也體現了兩輪外賣大戰截然不同的表現形式。今年2月,京東高調進軍外賣。不僅宣布為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所有成本,還在《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中,指責競爭對手強迫兼職騎手不得接京東秒送單,並承諾絕不對騎手搞“二選一”。
對此,美團辟謠稱從未限製騎手多平台接單,並已對傳播謠言者采取法律措施。
也正是這種裹挾著社保話題和就業話題的輿論戰,或成為了外賣平台被首次約談的導火索。
而此次被約談的背後,則體現了監管部門對於內卷式非理性競爭的關注。這其中,餓了麽的角色變化,或許更進一步體現了戰局的變化。
7月2日,完成了“淘寶閃購”入口布局,以及大消費平台架構調整的阿裏,高舉著500億元補貼計劃衝入外賣市場。並計劃在12個月內向商家推出店鋪補貼、商品補貼、配送補貼、免傭減傭等措施。自此開始,每逢周六,美團與阿裏就在外賣與即時零售領域短兵相接,上演“超級星期六”對決。
而京東則完全沒有參與這次外賣補貼活動。
不讓瘋狂的內卷式補貼大戰,攪亂原有的市場生態秩序,是監管部門一直以來的態度。這一紅線的邊界,或許可以從此前對於社區團購的監管方式中,一探究竟。
2020年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裏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拚多多、滴滴等6家互聯網平台企業參加。會議強調,互聯網平台企業要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嚴格遵守“九個不得”。
其中包括,不得通過低價傾銷、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不得違法達成、實施固定價格、限製商品生產或銷售數量、分割市場等任何形式的壟斷協議;不得實施沒有正當理由的掠奪性定價、拒絕交易、搭售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等等。
在該規定發布之前,人民日報便發文稱,“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力的互聯網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的擔當、有更多的追求、有更多作為。別隻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
對於“低價傾銷”的警惕,既是對於行業陷入惡性發展循環的擔憂,也是對就業、巨頭壟斷、民生產業利潤擠壓等問題的警惕,更暗藏著對於互聯網巨頭進一步促進創新,開拓全新領域的期望。
這樣的期許也同樣適用於外賣大戰。7月9日,人民日報在評論文章《筋鬥雲:“外賣大戰”——價格戰沒有贏家,創新才有未來》中認為,外賣市場掀起又一輪補貼大戰,實質仍是變相價格戰。“向下“卷”價格,沒有贏家。向上“卷”創新,才有未來。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給消費者帶來更優質、更具性價比的產品。互聯網企業有創新基因,最應打開眼界,追求更高遠目標。”
不過,雖然監管部門的出手,逐漸為外賣市場的爭奪戰設立了邊界,但想要讓各大平台就此收手,仍然並非易事。
這不僅是對5.45億外賣用戶的爭奪,更是對即時零售業務入場券的爭奪。作為流量紅利幾近殆盡的年代裏,少有的增長機遇,沒有任何一個平台希望落於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