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杭州臭水來源的通報,可信嗎?

杭州臭水來源的通報,可信嗎?

文章來源: 土星球長 於 2025-07-22 19:40:4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杭州臭水來源的通報,可信嗎?

今天下午,餘杭區的第三份通報出來了,初步認定是“特定自然氣候條件下藻類厭氧降解產生的硫醚類物質”導致了自來水氣味異常。

鑒於餘杭水務在此次事件中所表現出的遲緩與懈怠,以及官方公信力的持續走低,很多人並不相信這一說法。但若從客觀的角度來看,該解釋是基本合理的。

所謂“特定自然氣候條件下藻類厭氧降解產生的硫醚類物質”,指的是水體在持續高溫、流速緩慢等多因素作用下會形成富營養化→富營養化導致藻類大量繁殖並死亡→死亡後的藻類堆積在水體底部形成缺氧區→在缺氧環境中,厭氧微生物將藻類殘體分解,產生硫化氫、甲硫醇、二甲基硫等硫醚類氣體。



這些氣體極其刺鼻,每升水中隻需幾十納克(1納克=十億分之一克)就能被人察覺,聞之多為“臭雞蛋”“下水道”或“化糞池”味。

除了氣味符合此次事件中居民們的描述,餘杭最近的天氣——6月中旬到7月中旬的持續高溫,也正好適合藻類的快速繁殖。

實際上,早在2007年,江蘇就發生過類似事件,即轟動全國的“無錫市供水危機”。彼時也是由於太湖嚴重的富營養化以及異常氣候,導致藍藻空前爆發,產生的硫醚類物質讓自來水臭了足足一個星期,直接影響了無錫市300萬人的供水。

既然太湖曾發生過此類事件,作為重要支流的苕溪,出現藻類泛濫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雖然餘杭區的通報能解釋臭味來源,但仍存在諸多疑點。

比如,夏季作為藻類爆發高峰期,理應對水源地藻類繁殖情況做高頻次監測,以起到藻華預警的作用。為何餘杭水務直到居民用水出現臭味後才對水體進行應急檢測?

再比如,雖然藻類產生的硫醚類物質一般毒性不大,但卻會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以至於連洗碗、洗澡都難以正常進行。如此嚴重的臭味直接繞過自來水廠進入用戶家中,是否說明餘杭自來水廠的監測或處理工藝存在明顯短板?

另外,居民過濾自來水所產生的黃褐色物質究竟是什麽?按理說,硫醚類物質作為揮發性氣體,是不會在濾芯、紙巾上堆積成泥狀或絮狀物的,而水源地的泥沙等沉積物也會被自來水廠有效過濾,不太可能直接進入管網。那麽,這些黃褐色物質究竟從何而來?



考慮到餘杭水務通報中的語焉不詳,一個合理的推測是:餘杭水務早在居民之前,至少是差不多時間就發現了水味異常,但他們沒有選擇發出預警,而是悄咪咪對管網與水箱進行衝洗,這導致積累在管網與水箱底部的沉澱物,比如鐵鏽顆粒、生物膜、水垢、有機物等,被帶入了居民家中,也就形成了人們所見的那些黃褐色物質。

如果這個推測成立的話,那餘杭區的管網和儲水設備應該很久都沒好好清洗過了,否則不會形成如此多的沉澱物。據我所知,國內對此的規定是,各類儲水設施的清洗消毒,每半年不得少於一次,市政供水主幹管網,一般每年進行一次常規衝洗,以清除管壁鐵鏽與沉積物。

當然,以上隻是個人推測,真相究竟如何,隻能等待後續更多調查細節的公布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8)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華人女子回國旅遊失蹤,丈夫被判賠2360萬美元
川普要改H-1B製度!"高薪留美 低薪走人"時代將來臨….
太冤!探親老人因這件“小事” 關押一周後遣返回國!
習權力下放三大親信 為晚年“隱形皇帝”統治術鋪路
硬漢布魯斯威利病情惡化 行走困難已喪失語言能力




24小時討論排行

為嚇阻中共犯台出奇招!美眾院無異議通過新法案
愛潑斯坦1993年參加特朗普婚禮照片曝光!特朗普怒斥CNN
華裔女孩回雲南認親 28年前與親生父母在醫院走失
金融時報:國民黨與民意脫節 即將麵臨大罷免
中國正在搶占未來,美國卻陷入焦慮與退縮
ICE移民拘留所慘況曝光:女性在男性注視下如廁…
台灣26日投票“大罷免”,中國因素推波助瀾?
美企稱破解煉金術:以核聚變把水銀變成黃金…
特斯拉全自動駕駛涉宣傳欺詐 加州DMV禁止銷售30天
亨特·拜登:我爸辯論搞砸 是被安眠藥害的
烏軍總司令匯款百萬送父母到莫斯科治病?親屬發聲
美政府員工"赴中探親"遭限製出境!美方正交涉放人
美駐中使館發布一份“傷害性不大 侮辱性極強”圖文警告
日本進口車關稅15%!底特律3大車廠不滿:糟糕的交易
特朗普指奧巴馬涉叛國,呼籲司法部起訴
警察殺黑人女急救員 川普要求判一天 法官判了三年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杭州臭水來源的通報,可信嗎?

土星球長 2025-07-22 19:40:45
杭州臭水來源的通報,可信嗎?

今天下午,餘杭區的第三份通報出來了,初步認定是“特定自然氣候條件下藻類厭氧降解產生的硫醚類物質”導致了自來水氣味異常。

鑒於餘杭水務在此次事件中所表現出的遲緩與懈怠,以及官方公信力的持續走低,很多人並不相信這一說法。但若從客觀的角度來看,該解釋是基本合理的。

所謂“特定自然氣候條件下藻類厭氧降解產生的硫醚類物質”,指的是水體在持續高溫、流速緩慢等多因素作用下會形成富營養化→富營養化導致藻類大量繁殖並死亡→死亡後的藻類堆積在水體底部形成缺氧區→在缺氧環境中,厭氧微生物將藻類殘體分解,產生硫化氫、甲硫醇、二甲基硫等硫醚類氣體。



這些氣體極其刺鼻,每升水中隻需幾十納克(1納克=十億分之一克)就能被人察覺,聞之多為“臭雞蛋”“下水道”或“化糞池”味。

除了氣味符合此次事件中居民們的描述,餘杭最近的天氣——6月中旬到7月中旬的持續高溫,也正好適合藻類的快速繁殖。

實際上,早在2007年,江蘇就發生過類似事件,即轟動全國的“無錫市供水危機”。彼時也是由於太湖嚴重的富營養化以及異常氣候,導致藍藻空前爆發,產生的硫醚類物質讓自來水臭了足足一個星期,直接影響了無錫市300萬人的供水。

既然太湖曾發生過此類事件,作為重要支流的苕溪,出現藻類泛濫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雖然餘杭區的通報能解釋臭味來源,但仍存在諸多疑點。

比如,夏季作為藻類爆發高峰期,理應對水源地藻類繁殖情況做高頻次監測,以起到藻華預警的作用。為何餘杭水務直到居民用水出現臭味後才對水體進行應急檢測?

再比如,雖然藻類產生的硫醚類物質一般毒性不大,但卻會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以至於連洗碗、洗澡都難以正常進行。如此嚴重的臭味直接繞過自來水廠進入用戶家中,是否說明餘杭自來水廠的監測或處理工藝存在明顯短板?

另外,居民過濾自來水所產生的黃褐色物質究竟是什麽?按理說,硫醚類物質作為揮發性氣體,是不會在濾芯、紙巾上堆積成泥狀或絮狀物的,而水源地的泥沙等沉積物也會被自來水廠有效過濾,不太可能直接進入管網。那麽,這些黃褐色物質究竟從何而來?



考慮到餘杭水務通報中的語焉不詳,一個合理的推測是:餘杭水務早在居民之前,至少是差不多時間就發現了水味異常,但他們沒有選擇發出預警,而是悄咪咪對管網與水箱進行衝洗,這導致積累在管網與水箱底部的沉澱物,比如鐵鏽顆粒、生物膜、水垢、有機物等,被帶入了居民家中,也就形成了人們所見的那些黃褐色物質。

如果這個推測成立的話,那餘杭區的管網和儲水設備應該很久都沒好好清洗過了,否則不會形成如此多的沉澱物。據我所知,國內對此的規定是,各類儲水設施的清洗消毒,每半年不得少於一次,市政供水主幹管網,一般每年進行一次常規衝洗,以清除管壁鐵鏽與沉積物。

當然,以上隻是個人推測,真相究竟如何,隻能等待後續更多調查細節的公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