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主辦《參考消息》報道,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西摩·赫什在其“訂閱堆棧”網站博客上發布消息說,美國正在討論在烏克蘭進行一場強製的政權更迭。
西摩·赫什
01
此前西摩·赫什上媒體頭條,還是在他爆料有關“北溪”爆炸凶手問題時。如今,西摩·赫什如此爆料,可信度有多高?笑飲所見,許多人是相信他的!
赫什說,有一名華盛頓官員告訴他,“如果美國總統特朗普下定決心,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將被列入流放名單”。
赫什甚至稱,如果澤連斯基拒絕離開,特朗普政府將通過武力強製他離開!
這就不禁令人想到,烏克蘭的武裝力量究竟是由誰控製的?如果是澤連斯基,或者烏克蘭民選政府控製,則當美方準備流放烏克蘭領導人的時候,是不是作為主權獨立的烏克蘭,該向反抗俄羅斯一樣反抗美國呢?打一仗又如何?
但好像赫什口口聲聲地說,如果特朗普決定流放澤連斯基,則澤連斯基不得反抗。如果反抗,必定采取武力措施!
澤連斯基
而目前的情況,眾所周知,美軍並沒有親自介入烏克蘭危機。如此說來,烏克蘭軍隊難道不聽澤連斯基的,而聽美國調遣,聽特朗普調遣?
赫什是不是說出了什麽驚天秘聞?
02
赫什還稱,現任英國大使、烏克蘭武裝部隊前總司令紮盧日內被視為最有可能接替澤連斯基的人選,這一權力更迭可能在幾個月內發生。
笑飲要說,紮盧日內並不是什麽陌生人物。目前,其擔任烏克蘭駐英國大使一職。也就是說,在與澤連斯基鬧翻以後,澤連斯基也隻得將他外放,而不敢真正拿下他。
在外放以前,紮盧日內擔任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這也是至今為止人們最為熟悉的他曾經擔任的職務。
某種程度上說,紮盧日內與澤連斯基,是誰也不服誰的!
憑什麽服?
兩人背後,有著不同的西方勢力的支持。這一點,毋庸置疑。
2024年2月,當紮盧日內(左)公開質疑烏克蘭總統“動員50萬新兵”的命令時,澤連斯基在深夜緊急簽署解職令,解除了紮盧日內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職務
當然,就澤連斯基來說,原本看似遭到時任美國總統拜登的力挺,實際上也未必。拜登在任的時候,或許也隻是拿澤連斯基當做工具。反正並非全力以赴去支持他對俄采取軍事措施。比如軍援不準用以攻打俄羅斯本土,比如不向烏克蘭提供進攻性武器。如此種種,顯示的不僅僅是其在拱火,也顯示著其在玩火!既不想讓火燒得很大,也不想點不著火。
反正,拜登很是想控製俄烏衝突的火候,希望這場衝突對美國,對北約都有利,又燒不到美國自身。
但顯而易見,在拜登離任後,如今特朗普對澤連斯基已是很不耐煩。
從尚未“二進宮”時在紐約特朗普大廈見澤連斯基;
到上任以後會見澤連斯基,一言不合將之趕出白宮,連午飯都沒給留;
再到教皇葬禮促膝而談;
直到北約峰會看似相談甚暢。
但總體上看,難道不是特朗普在主導美烏交流嗎?
今年在荷蘭舉行的北約峰會期間,特朗普(右1)會晤了澤連斯基(右2)一行
看上去,澤連斯基很謙卑的一副樣子:
既然美方嫌他沒穿西裝而見麵很不禮貌,那就穿上西裝再去見麵嘛!
在處於俄烏衝突狀態之際,澤連斯基能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容易。
03
目前看,俄羅斯方麵聲稱,已經準備好與烏克蘭舉行年內的第三輪談判。按照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的話說,俄羅斯代表團願意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隻要烏克蘭也希望談判繼續,那就沒什麽不可以繼續的。
但笑飲所見,恰恰是美國方麵,特朗普的計劃也許變了!
從尚未第二次出任美國總統時,拍著胸脯宣稱自己一旦再次入主白宮,將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衝突”,到後來聲稱這句話是“開玩笑的”。如今特朗普又宣稱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關係有變,反正對普京一頓批評。
但這並不代表特朗普轉而支持澤連斯基了!恰恰不是這樣!
紮哈羅娃
哪怕美國方麵開始重新對烏克蘭進行軍援,但這“炮仗”弄來顯然不想給澤連斯基放!
還要看到北約內部,歐洲國家的態度也生變。
原本支援烏克蘭比較積極的法國,最近卻首先跳出來說,自己不願意再無償支持烏克蘭。顯然,法國的態度,有點非得與美國唱反調的意思!
意大利也不願意支援烏克蘭了。
這麽整下去,西方援助烏克蘭的格局必然發生重大變化。
可以看到的是,目前烏克蘭國內,反對澤連斯基的,大有人在。
7月14日,澤連斯基宣布,想要任命經濟部長尤利婭·斯維裏堅科為總理,讓現任總理傑尼斯·什梅加爾去擔任國防部長。反正準備大幅改組政府。可見其對內閣不太滿意。
7月17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參加議會全體會議,在回應複員問題時,與烏議員貢恰連科發生爭執。
當天,貢恰連科詢問是否會安排軍事人員複員,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軍人隻有在戰勝敵人後才能回家。
貢恰連科
貢恰連科稱這一言論“可恥”“沒有良心”。澤連斯基則反駁,前線有像你們這樣的人支援時,他們才配得上輪換。
想來,特朗普也看到了這一點。其會認為,烏克蘭人不是那麽需要澤連斯基了。而美國自然無所謂誰來當這個烏克蘭總統。隻要聽話、順從,誰當這個總統,對美國來說都一樣。
當然,這是美國充分不尊重烏克蘭主權的一麵!
所謂“流放澤連斯基”,能流放到哪去?
反正目前我很想知道,阿富汗前總統加尼去哪兒了?自從美軍撤出阿富汗,此人也同時逃離阿富汗以後,再無消息。
目前世界之大,自我隱匿與流放,對某些人來說,是需要衡量的——
到底哪個劃算呢?
目前看,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這場衝突,還沒有立即停火的打算。隻是拿著烏克蘭這一手牌的代理人,或許要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