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的女兒突然坐到李連傑麵前說:“爸爸,我今天有事要交代。
”這位功夫巨星默默打開電腦,開始記錄女兒給自己安排的後事,葬禮不要鮮花、別請賓客、藏品捐給山區學校。
這不是電影劇本,而是發生在李連傑家裏的真實場景。
四年前,李連傑的小女兒Jada站在懸崖邊試圖自殺。 那時她才15歲,重度抑鬱症爆發時對著母親利智嘶吼:“你們當初就不該生下我!
”利智把女兒鎖在臥室,整夜守在門外聽著裏麵砸東西的巨響。
李連傑從慈善活動現場趕回時,看見女兒手腕上未消的血痕。 他想抱一抱孩子,卻被躲開了。
這個在電影裏橫掃千軍的“黃飛鴻”,第一次感到如此無力。
他翻出當年自己自閉症的病曆,想起2004年印度洋海嘯裏嗆著海水托舉女兒求生的時刻,死神明明帶不走他們,現在卻鑽進了女兒的心裏。
“爸爸忙著救別人家的孩子,把自己孩子弄丟了。 ”李連傑在片場道具箱上寫辭職信。
他解散了二十人的保鏢團隊,退掉好萊塢新片的合約。有次在紐約中央公園,抑鬱症發作的Jada突然蹲在鴿群中尖叫,李連傑就跟著跪下,任由鴿子撲滿他花白的頭發。
路過的華人遊客認出了他:“看! 那是《少林寺》的覺遠! ”卻沒人知道影帝膝蓋上粘著的鴿糞和女兒眼淚的鹹味。
李連傑家裏藏著兩本生死筆記。
紅皮的那本寫著利智的要求,死後不用設靈堂,拿舊衣服燒了就行;藍皮的電子文檔存著女兒的心願,骨灰盒要紫檀木的,珠寶留給山區女童念書。有次全家吃炸醬麵時,Jada突然說:“到時候在葬禮放《風居住的街道》吧,鋼琴版比較好聽。
”利智把筷子拍在桌上:“食不言寢不語! ”李連傑趕緊在電腦文檔裏加上一行:BGM-鋼琴曲。
他們家的保險櫃鎖著價值20億的財產文件,鑰匙永遠掛在利智睡衣腰帶上。 這個曾讓賭王何鴻燊癡迷的“亞洲小姐”,婚後切斷所有社交。
香港記者蹲守十年,隻拍到她五次出門。
家裏客廳掛著十字繡《誡子書》,女兒七歲時就被要求背下“靜以修身,儉以養德”。Jada十三歲第一次割腕那天,利智正在檢查她的小提琴音準。
大女兒Jane在哈佛讀經濟時骨折住院,李連傑正在青海陪活佛吃素齋。
護工給他發了三張病床照片,石膏腿懸在半空,床頭櫃放著吃剩的泡麵桶。
他想打視頻電話,女兒設置了免打擾。這個從小被送去學武的“虎爸”,此刻像被點穴般僵在高原的冷風裏,隻能讓助理空運限量版包包作補償。
小女兒Jada現在會在TEDx演講裏自嘲:“抑鬱發作時總聞見鐵鏽味,其實根本沒流血。
”她掀開衣袖露出手臂,那些淺淺的白痕像地圖上的河流。 台下有人舉手提問:“怎麽說服父親接受你立遺囑?
”女孩指向觀眾席最後一排的鴨舌帽男人。李連傑高高舉起平板電腦,屏幕上跳動著七個大字,正在記錄發言要點。
李連傑手機存著2004年海嘯逃生視頻。 畫麵裏海水衝倒聖誕樹時,他正把四歲的Jada舉過頭頂。
這個當過十年全國武術冠軍的男人,此刻踩著拖鞋在洪水中踉蹌。 “當時女兒在笑,以為在玩騎馬遊戲。
”後來他創立壹基金救助了87萬災民,自己卻確診了創傷後應激障礙,每次下雨就夢見女兒沉入黑水。
在浦東機場貴賓廳,粉絲看見李連傑抖著手倒藥片。
那是甲亢的藥,藥瓶上貼著便簽條:“餐後兩粒,忌海鮮”。他拒絕助理幫忙,非要自己擰瓶蓋。藥丸撒落三粒在地毯上,被他不假思索撿起來吞下。
“死不了就繼續活。”他咧嘴笑出滿口烤瓷牙,倒像電影裏悲壯的英雄。
利智的遺囑夾在《金剛經》扉頁裏,旗袍捐給香港非遺館,書信付之一炬。小女兒在平板電腦文檔新增條目,請在我的骨灰盒刻一句歌詞,“我終於失去了你,在擁擠的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