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縣城中產的破產三件套,它排第一

縣城中產的破產三件套,它排第一

文章來源: 鳳凰WEEKLY 於 2025-07-10 19:36:5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對工作在大城市的人來說,回縣城是一場充滿矛盾的社會觀察。

遊子們往往一邊驚歎縣城好友的生活水平出奇之高,兩相對比暗生自卑;另一邊,又難免被老家街頭的縣城盜版宇宙逗笑——在這裏,KFC改成“KEC”,瑞幸變成了“端幸”,真功夫變成“假功夫”,霸王茶姬變成了“霸道茶妃”......

縣城中產的破產三件套,它排第一

但也正是這些盤踞在商業街的店麵、這些眼熟的盜版招牌,吸納著縣城中產多年積攢的海量金錢。

沒錯,可隆、始祖鳥、迪桑特隻是縣城的中產消費。

街邊的加盟鋪麵,才是縣城中產的投資。

隻不過創業路上充滿不確定性,加盟之前總部說好的40萬落地,開業時卻發現實際花銷高達85萬;開業前總部信誓旦旦說過的日營業額過萬,實際日流水可能隻有幾百......

這些損失,全部需要縣城中產自掏腰包。

但即便如此,“所有的消費品都值得重做一遍”,依然是縣城創業的宗旨。過去很多年裏,快招加盟都在瞄準縣城福地,致力於把這裏變成撈金沃土。隻是在無人在意的角落裏:

“加盟創業”的財富神話,正在掏空縣城中產錢包。



加盟店,精準「收割」縣城中產?

快招餐飲連鎖店在下沉市場中的密集程度,足夠讓一個多年沒回過家的遊子懷疑,自己是不是掉進了什麽餐飲平行宇宙。

這些門店從招牌到裝修,都或多或少有些眼熟的元素,但仔細一看又不是那麽回事。

“真功夫”變成“假功夫”,“塔斯汀”旁邊開著稍微帶點東北口音的“塔詩汀”。



KFC改成“KEC”、華萊士爆改“華孝士”的招數已經不算新了。

在縣城街道上,不僅能看到劉文祥的遠房親戚“劉文樣”,還能目睹霸王茶姬孿生姐妹“霸道茶妃”以買一送一形式霸道綻放。



有些商家會利用人的大腦會自動糾錯的功能,極盡可能顛倒字序,反正大家在二三百米開外看到的都是紅色招牌加雪人,藍色門麵加鹿頭。

直到走到跟前迷霧散去,才發現這些茶飲的真身原來是“冰蜜雪城”和“端幸咖啡”。



而且從門臉重磅精裝修的程度來看,店家顯然有一副要在商業版圖上大展宏圖的野心。

但其中大量餐飲笑話的結局,大多都是在開門後不久,就在門口上貼下“旺鋪招租”。

是的,下沉市場有自己的散財流水線。

縣城中產和破產之間,有時隻隔著一家加盟店。



如果仔細觀察家附近的線下門店新開張近況,就能發現有的店鋪從開始裝修到裝修完畢要花上幾個月。

緊接著就是一場鑼鼓喧天的盛大開幕。營業初期,伴隨看似優惠力度很大“買一贈一”“充100得200”“奶茶3.9一杯”的活動。最終在某一天裏毫無征兆地突然倒閉,細算一下前後時間,會發現很多店的營業期還不如裝修的時間長。

同城的海鮮市場上,很快就會有人以極低的價格轉售二手原料和餐飲電子屏。

尤其在縣城,連同很多專業回收二手廚具設備的“餐飲收屍人”麵對批量九成新的冰箱冷櫃,都會感歎“這不上個月剛從我這拉走嗎?”



平均每個季度,都有大批縣城中產主動跳進快招連鎖店的圈套。這些新手老板的創業背景,相似度高達99%。

一、有錢有閑有車有房;

二、有穩定工作、曾有穩定工作或是有不甘於穩定工作的雄心壯誌;

三、手裏有十幾萬到幾十萬的可支配閑錢。

哪怕滿足以上一項條件的縣城中產,日常就總有留意創業機會的習慣。



除此之外,他們大概率還擁有一個顯著的共同點:大抵沒經曆過大挫折的前半生,讓他們相對樂觀,且無比堅信事在人為的力量。

能處於縣城中產的家庭,極大概率會有一個按標準路線按部就班進行、有樣學樣的前半生,常年生長在這種環境中的創業者,無比相信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論,按章辦事依靠大樹,就大概率能做到穩賺不虧。

於是加盟品牌成為很多人的創業首選。

在創業項目同時滿足“0經驗”“易上手”“有品牌背書”要素的可選擇範圍內,早已長滿了快招公司。



快招加盟品牌,顧名思義就是短時間內通過包裝手段打造出的“預製爆款”。

一個常見的品類 + 有點花頭的項目 + IP/代言人加持 = 一個看似千載難逢的創業項目。



〓圖源:已爆雷的茶芝蘭就是很典型的案例組合

縣城中產選擇賽道時,通常會把自己代入消費者的身份。

比如一個潛在創業者平時愛喝奶茶,自然就會被“下一個霸王茶姬”的名頭吸引,相信連自己都會為瓶裝的新中式氣泡奶茶心動,把品牌挪到家門口就一定有受眾。

平時愛吃炸雞,就覺得芝士瀑布一定有賺頭;

自己愛吃螺螄粉,就打算幹家加盟店,占領全城螺螄粉腦袋;

北方小縣城幾乎沒有廣式燒臘,自己要做這不是妥妥打出差異化嗎?

心動緊隨的就是行動,並在部分品牌“包機酒免費考察總部”的誘惑下立刻動身。

殊不知下一步,就已經走進快招品牌的雷區。



快招加盟店

縣城中產的「破產三件套」之一?

“三句話讓人為我花了幾十萬”這種橋段,在縣城確實存在。這三句話分別是:

“三個月回本”;

“月入十萬” ;

“零經驗也能做到”。



很多縣城中產靠快招加盟創業,很像做了一場盛大瑰麗的美夢,直到睡到後半段發現自己醒不過來,才發現是一場恐怖的鬼壓床。

招商,就是整個過程中的造夢大師,從創業者心動起就不會給人醒過來的機會。

加盟快招有自成一套的入坑三部曲。

談及第一步,還要說回到下沉市場大街上常見的眾多山寨餐飲連鎖店。

他們並非一開始就想加盟盜版,而是在一些不講武德的招商遊說下逐步落入的圈套。

每個想加盟蜜雪冰城的創業者,最初通過互聯網聯係到的可能都是自稱“是蜜雪冰城招商的工作人員”。初接觸中,問詢的信息也是加盟一家蜜雪冰城需要多少錢,對麵會用自己的一套說辭將創業者勸退,比如報出個天價加盟費,或者“你所在地已經過於飽和”等理由,再循序漸進地推向真正的目的:

“我們這裏還有一個不錯的新項目。”



入坑第二步,就輪到品牌招商和創業者的真刀真槍博弈。

選址、裝修、物料這三點,不僅能迅速燒幹創業基金,還能伸向一個縣城中產家庭多年攢下的積蓄。

在互聯網鋪天蓋地的快招加盟案例中,“選址老師”被稱為伸向待割韭菜的第一招狠刀。

一個創業者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察覺到租金、店鋪、人流基本是“不可能三角”。

好在總部派來的選址老師看似有獨成一套的戰略方針,能為創業者選定“一個月內必旺”“旁邊寫字樓正陸續入駐”“這裏租金雖然貴,但人流量大你回本也快”“那個地方雖然好,但旁邊也要再開一家奶茶,拚性價比你拚不過他們”的風水寶地。

想打動一個準備創業的餐飲小白也同樣很簡單。

看過幾個地點後,都因位置和租金都不滿意而精神、身體雙雙疲憊的時刻,被選址老師帶到一個粗看還不錯的地點,聽對方拿租金、流水、毛利率上下一加減乘除,聽見保本營業額和回本周期後,餐飲小白心頭大概也隻剩一句:

“時不我待,聽專業人士的,開幹!”



哪怕有能力逃過上一步,還有逐漸加碼的裝修費用黃雀在後。

總部的裝修報價常會在籌備開店過程中一再提高,從幾萬、十幾萬再到幾十萬,最後連同三四台電子顯示屏都要花上兩三萬。

到這一步,已經有人會隱隱察覺到不對。

未來是否能經營成功無法預計,眼前能夠肯定的,是最初承諾的“幾萬輕鬆開店”絕對不可能。但開弓沒有回頭箭,加盟費也付了,商鋪也租了,作為創業者隻能祈禱別再有額外的開銷。



物料層麵還是相似的劇本熟悉的結局。

一旦在哪個環節問詢“買這些有必要嗎?”就會收到“因前期不配合達不到標準,後期營收不理想我們總部不負責”的側麵警告。

一個花了大錢的創業者越到籌備後期,這種喪失自主選擇權的感覺就愈發明顯。除了按照總部要求一筆筆追加掏錢外,沒有其他辦法,一旦中途放棄,就意味著之前的努力都算打了水漂。



熬過以上種種,終於到了開業的時候,快招創業加盟也到達了夢醒的最終章。

到了這一步花了這麽多錢,再沒經驗的創業小白多少也能讀懂一部分市場的信號。大家也就在這個時候開始逐漸發現,自己所加盟的所謂“下一個茶飲頭部”,無論在價格、品牌效應、性價比、品控和風險管理等各個層麵上,都實在沒有一個能打的優勢。

回本遙遙無期,每天隻有幾百甚至幾十的流水,睜眼就麵臨大量經營、人工支出。

草草倒閉抓緊收場,才是結束這場噩夢的唯一途徑。





縣城中產

怎麽就被當成了「完美韭菜」?

在今天的互聯網中,有相當一部分已經被割過一茬的縣城中產,正在各個餐飲直播間積極自救。

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拿著相似的故事劇本,在倒閉的邊緣嚐試亡羊補牢,甚至有很多人麵臨店根本開不起來、剛開起來不到一周就閉店的現實情況。

而快招加盟對創業者們大概率也就隻負責到畫餅這一步。創業失敗後,快招推脫說辭核心基本就是一個概念: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很多人會在連麥中透露,加盟前身邊和網上都有人在努力勸自己慎重考慮,但那時候自己就是鬼打牆一樣聽不進去任何勸阻。把時間倒退到創業前,已經決定幹加盟的縣城中產,無一例外有一腔熱血式的衝勁。

廣泛的失敗案例之下,是精確到個人頭上現實生活,聽不進去勸說的縣城中產,可以大概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永遠愛創業,永遠做著發財夢。

在這之前,已經通過自營美甲、後備廂擺攤、擺攤賣鮮花等微小型創業上小試牛刀過。有人成功,有人吃虧,但無論盈虧大家都能在一點上達成共識:想走長線,更希望少走彎路。

暫時不求賺大錢,但絕不滿足於小打小鬧。



另一種,可能是有閑有錢的縣城職場人,卻有穩定工作無法承載的野心。

或者是全職媽媽終於得了點空閑想以創業形式實現點自我價值。

無論是哪種情況,快招加盟總能在初期對症下藥,幫縣城中產批量圓夢。

招商麵對啟動資金不多的創業者就主打“小本創業”,個人經濟狀況比較吃緊就說“三個月快速回本”;

對於有家庭要兼顧的縣城主婦就可以用上“過了前半年運轉起來就能脫手,精力允許還能開個分店”。

麵對有些拿不定主意且瞻前顧後的創業新手,會在口頭上承諾“隻要不懶就沒風險”。

甚至連同縣城中產在互聯網求教合適的創業項目時,評論區都全是針對創業新手的一場定向狙擊。



相近的斂財手段在小城市創業史中永遠存在,今年流行加盟奶茶、炸雞、輕食、螺螄粉,之前可能流行去外地學幾個月手藝,回來以加盟形式開家鹵味、撈汁小海鮮和炭烤五花肉。

再往前倒退幾年,這些縣城中產可能還是本地第一家泡麵小食堂的原始股東,時間撥回二十年,小時候還最愛在電視上看反複觀看“多功能小吃車”和“水晶泡泡鍋”的加盟廣告,本質上都是換湯不換藥。

哪怕曾經失敗過,人們也會單純覺得是自己沒有選對項目沒有站上風口。

事實上,當一個所謂的“風口”能被你我得知的時候,勇敢衝上去的人大概率也隻會嗆風。



為什麽哪怕接連失敗、虧損和負債,都無法動搖縣城中產創業的熱情?

追根溯源,一切脫離不開下沉市場的社會關係的搭建結構。

在縣城,一個真正的體麵人構成是:

一份體麵工作+一個自創業項目。

到了現在,哪怕沒有旱澇保收的前者,有一份有盼頭的事業“體麵”也算成立。

並非所有創業者都想著直接衝上“財富快車道”,畢竟在小地方拓展新可能和自我價值實現的途徑本身就不多。

近幾年的普遍情況是,縣城中產們的穩定工作一麵上升渠道、工資績效都常年不得寸進,另一麵又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階段,花銷隻有增加很難減少。

“縣城中產”標簽之下的生活,也隻是在縣城中有恰好的存款,以中端收入維持中端消費。

能實現不費力的溫飽,不代表人能夠就此滿足。

既然生活沒法節流,隻能想辦法開源,現實壓力結合對財富自由的憧憬,讓縣城中產在平穩生活中憂患且焦急,大家都想要迫切抓住機會,實現機會,選擇新手創業,自動為快招加盟貢獻錢包。

快招加盟模式,更接近一場海市蜃樓中的金屋,湊得足夠近才能發現已經踩進一片沼澤。但說到底,誤入快招加盟的實質,也隻是:

一場縣城中產想改變生活的嚐試罷了。

眾多縣城中產的創業路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也不過是想要拓展乏味人生中的新可能。

查看評論(4)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國看不下去了! 胡塞接連擊沉2貨輪 耿爽點名停手
賭城拉斯維加斯 這間酒店這個位置會讓你死於非命
馬克龍宣布法英擬擴組5萬人軍隊 或部署烏前線作戰
白宮發川普超人照讚正義化身 迷因爆紅網友評價兩極
歐洲熱死人了,但還是開不起空調

24小時討論排行

印度空難 飛行員詢問同僚“為何切斷發動機燃油供應”
石破茂硬剛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麽籌碼
幼兒園鉛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點
選民已放棄民主黨?民主黨自家民調數據敲響警鍾
華人接管矽穀!Grok4發布會上馬斯克旁邊華人是誰?
因與外國人不正當交往 大連工業大學開除學生學籍
沒想到吧?農村還有800萬億財富在沉默
與王毅麵對麵會晤約1小時,魯比奧:會談富有成效
甘肅血鉛這事又被網友們發現了第二組疑點
WHO呼籲開征“健康稅” 煙酒、含糖飲料一次調漲50%
特斯拉車頂維權女車主二審敗訴,被判賠償17萬
湘潭大學投毒案二審:受害家屬放棄賠償要求從重判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對墨西哥、歐盟收30%關稅
4萬億英偉達:瘋狂印鈔機的瘋狂敘事
民工大爺寫高考作文《我的母親》爆火 千字感動全網
胡錫進:大國悲歌,俄羅斯遭新一輪“眾叛親離”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縣城中產的破產三件套,它排第一

鳳凰WEEKLY 2025-07-10 19:36:58



對工作在大城市的人來說,回縣城是一場充滿矛盾的社會觀察。

遊子們往往一邊驚歎縣城好友的生活水平出奇之高,兩相對比暗生自卑;另一邊,又難免被老家街頭的縣城盜版宇宙逗笑——在這裏,KFC改成“KEC”,瑞幸變成了“端幸”,真功夫變成“假功夫”,霸王茶姬變成了“霸道茶妃”......

縣城中產的破產三件套,它排第一

但也正是這些盤踞在商業街的店麵、這些眼熟的盜版招牌,吸納著縣城中產多年積攢的海量金錢。

沒錯,可隆、始祖鳥、迪桑特隻是縣城的中產消費。

街邊的加盟鋪麵,才是縣城中產的投資。

隻不過創業路上充滿不確定性,加盟之前總部說好的40萬落地,開業時卻發現實際花銷高達85萬;開業前總部信誓旦旦說過的日營業額過萬,實際日流水可能隻有幾百......

這些損失,全部需要縣城中產自掏腰包。

但即便如此,“所有的消費品都值得重做一遍”,依然是縣城創業的宗旨。過去很多年裏,快招加盟都在瞄準縣城福地,致力於把這裏變成撈金沃土。隻是在無人在意的角落裏:

“加盟創業”的財富神話,正在掏空縣城中產錢包。



加盟店,精準「收割」縣城中產?

快招餐飲連鎖店在下沉市場中的密集程度,足夠讓一個多年沒回過家的遊子懷疑,自己是不是掉進了什麽餐飲平行宇宙。

這些門店從招牌到裝修,都或多或少有些眼熟的元素,但仔細一看又不是那麽回事。

“真功夫”變成“假功夫”,“塔斯汀”旁邊開著稍微帶點東北口音的“塔詩汀”。



KFC改成“KEC”、華萊士爆改“華孝士”的招數已經不算新了。

在縣城街道上,不僅能看到劉文祥的遠房親戚“劉文樣”,還能目睹霸王茶姬孿生姐妹“霸道茶妃”以買一送一形式霸道綻放。



有些商家會利用人的大腦會自動糾錯的功能,極盡可能顛倒字序,反正大家在二三百米開外看到的都是紅色招牌加雪人,藍色門麵加鹿頭。

直到走到跟前迷霧散去,才發現這些茶飲的真身原來是“冰蜜雪城”和“端幸咖啡”。



而且從門臉重磅精裝修的程度來看,店家顯然有一副要在商業版圖上大展宏圖的野心。

但其中大量餐飲笑話的結局,大多都是在開門後不久,就在門口上貼下“旺鋪招租”。

是的,下沉市場有自己的散財流水線。

縣城中產和破產之間,有時隻隔著一家加盟店。



如果仔細觀察家附近的線下門店新開張近況,就能發現有的店鋪從開始裝修到裝修完畢要花上幾個月。

緊接著就是一場鑼鼓喧天的盛大開幕。營業初期,伴隨看似優惠力度很大“買一贈一”“充100得200”“奶茶3.9一杯”的活動。最終在某一天裏毫無征兆地突然倒閉,細算一下前後時間,會發現很多店的營業期還不如裝修的時間長。

同城的海鮮市場上,很快就會有人以極低的價格轉售二手原料和餐飲電子屏。

尤其在縣城,連同很多專業回收二手廚具設備的“餐飲收屍人”麵對批量九成新的冰箱冷櫃,都會感歎“這不上個月剛從我這拉走嗎?”



平均每個季度,都有大批縣城中產主動跳進快招連鎖店的圈套。這些新手老板的創業背景,相似度高達99%。

一、有錢有閑有車有房;

二、有穩定工作、曾有穩定工作或是有不甘於穩定工作的雄心壯誌;

三、手裏有十幾萬到幾十萬的可支配閑錢。

哪怕滿足以上一項條件的縣城中產,日常就總有留意創業機會的習慣。



除此之外,他們大概率還擁有一個顯著的共同點:大抵沒經曆過大挫折的前半生,讓他們相對樂觀,且無比堅信事在人為的力量。

能處於縣城中產的家庭,極大概率會有一個按標準路線按部就班進行、有樣學樣的前半生,常年生長在這種環境中的創業者,無比相信任何一個行業都有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論,按章辦事依靠大樹,就大概率能做到穩賺不虧。

於是加盟品牌成為很多人的創業首選。

在創業項目同時滿足“0經驗”“易上手”“有品牌背書”要素的可選擇範圍內,早已長滿了快招公司。



快招加盟品牌,顧名思義就是短時間內通過包裝手段打造出的“預製爆款”。

一個常見的品類 + 有點花頭的項目 + IP/代言人加持 = 一個看似千載難逢的創業項目。



〓圖源:已爆雷的茶芝蘭就是很典型的案例組合

縣城中產選擇賽道時,通常會把自己代入消費者的身份。

比如一個潛在創業者平時愛喝奶茶,自然就會被“下一個霸王茶姬”的名頭吸引,相信連自己都會為瓶裝的新中式氣泡奶茶心動,把品牌挪到家門口就一定有受眾。

平時愛吃炸雞,就覺得芝士瀑布一定有賺頭;

自己愛吃螺螄粉,就打算幹家加盟店,占領全城螺螄粉腦袋;

北方小縣城幾乎沒有廣式燒臘,自己要做這不是妥妥打出差異化嗎?

心動緊隨的就是行動,並在部分品牌“包機酒免費考察總部”的誘惑下立刻動身。

殊不知下一步,就已經走進快招品牌的雷區。



快招加盟店

縣城中產的「破產三件套」之一?

“三句話讓人為我花了幾十萬”這種橋段,在縣城確實存在。這三句話分別是:

“三個月回本”;

“月入十萬” ;

“零經驗也能做到”。



很多縣城中產靠快招加盟創業,很像做了一場盛大瑰麗的美夢,直到睡到後半段發現自己醒不過來,才發現是一場恐怖的鬼壓床。

招商,就是整個過程中的造夢大師,從創業者心動起就不會給人醒過來的機會。

加盟快招有自成一套的入坑三部曲。

談及第一步,還要說回到下沉市場大街上常見的眾多山寨餐飲連鎖店。

他們並非一開始就想加盟盜版,而是在一些不講武德的招商遊說下逐步落入的圈套。

每個想加盟蜜雪冰城的創業者,最初通過互聯網聯係到的可能都是自稱“是蜜雪冰城招商的工作人員”。初接觸中,問詢的信息也是加盟一家蜜雪冰城需要多少錢,對麵會用自己的一套說辭將創業者勸退,比如報出個天價加盟費,或者“你所在地已經過於飽和”等理由,再循序漸進地推向真正的目的:

“我們這裏還有一個不錯的新項目。”



入坑第二步,就輪到品牌招商和創業者的真刀真槍博弈。

選址、裝修、物料這三點,不僅能迅速燒幹創業基金,還能伸向一個縣城中產家庭多年攢下的積蓄。

在互聯網鋪天蓋地的快招加盟案例中,“選址老師”被稱為伸向待割韭菜的第一招狠刀。

一個創業者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察覺到租金、店鋪、人流基本是“不可能三角”。

好在總部派來的選址老師看似有獨成一套的戰略方針,能為創業者選定“一個月內必旺”“旁邊寫字樓正陸續入駐”“這裏租金雖然貴,但人流量大你回本也快”“那個地方雖然好,但旁邊也要再開一家奶茶,拚性價比你拚不過他們”的風水寶地。

想打動一個準備創業的餐飲小白也同樣很簡單。

看過幾個地點後,都因位置和租金都不滿意而精神、身體雙雙疲憊的時刻,被選址老師帶到一個粗看還不錯的地點,聽對方拿租金、流水、毛利率上下一加減乘除,聽見保本營業額和回本周期後,餐飲小白心頭大概也隻剩一句:

“時不我待,聽專業人士的,開幹!”



哪怕有能力逃過上一步,還有逐漸加碼的裝修費用黃雀在後。

總部的裝修報價常會在籌備開店過程中一再提高,從幾萬、十幾萬再到幾十萬,最後連同三四台電子顯示屏都要花上兩三萬。

到這一步,已經有人會隱隱察覺到不對。

未來是否能經營成功無法預計,眼前能夠肯定的,是最初承諾的“幾萬輕鬆開店”絕對不可能。但開弓沒有回頭箭,加盟費也付了,商鋪也租了,作為創業者隻能祈禱別再有額外的開銷。



物料層麵還是相似的劇本熟悉的結局。

一旦在哪個環節問詢“買這些有必要嗎?”就會收到“因前期不配合達不到標準,後期營收不理想我們總部不負責”的側麵警告。

一個花了大錢的創業者越到籌備後期,這種喪失自主選擇權的感覺就愈發明顯。除了按照總部要求一筆筆追加掏錢外,沒有其他辦法,一旦中途放棄,就意味著之前的努力都算打了水漂。



熬過以上種種,終於到了開業的時候,快招創業加盟也到達了夢醒的最終章。

到了這一步花了這麽多錢,再沒經驗的創業小白多少也能讀懂一部分市場的信號。大家也就在這個時候開始逐漸發現,自己所加盟的所謂“下一個茶飲頭部”,無論在價格、品牌效應、性價比、品控和風險管理等各個層麵上,都實在沒有一個能打的優勢。

回本遙遙無期,每天隻有幾百甚至幾十的流水,睜眼就麵臨大量經營、人工支出。

草草倒閉抓緊收場,才是結束這場噩夢的唯一途徑。





縣城中產

怎麽就被當成了「完美韭菜」?

在今天的互聯網中,有相當一部分已經被割過一茬的縣城中產,正在各個餐飲直播間積極自救。

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拿著相似的故事劇本,在倒閉的邊緣嚐試亡羊補牢,甚至有很多人麵臨店根本開不起來、剛開起來不到一周就閉店的現實情況。

而快招加盟對創業者們大概率也就隻負責到畫餅這一步。創業失敗後,快招推脫說辭核心基本就是一個概念: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很多人會在連麥中透露,加盟前身邊和網上都有人在努力勸自己慎重考慮,但那時候自己就是鬼打牆一樣聽不進去任何勸阻。把時間倒退到創業前,已經決定幹加盟的縣城中產,無一例外有一腔熱血式的衝勁。

廣泛的失敗案例之下,是精確到個人頭上現實生活,聽不進去勸說的縣城中產,可以大概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永遠愛創業,永遠做著發財夢。

在這之前,已經通過自營美甲、後備廂擺攤、擺攤賣鮮花等微小型創業上小試牛刀過。有人成功,有人吃虧,但無論盈虧大家都能在一點上達成共識:想走長線,更希望少走彎路。

暫時不求賺大錢,但絕不滿足於小打小鬧。



另一種,可能是有閑有錢的縣城職場人,卻有穩定工作無法承載的野心。

或者是全職媽媽終於得了點空閑想以創業形式實現點自我價值。

無論是哪種情況,快招加盟總能在初期對症下藥,幫縣城中產批量圓夢。

招商麵對啟動資金不多的創業者就主打“小本創業”,個人經濟狀況比較吃緊就說“三個月快速回本”;

對於有家庭要兼顧的縣城主婦就可以用上“過了前半年運轉起來就能脫手,精力允許還能開個分店”。

麵對有些拿不定主意且瞻前顧後的創業新手,會在口頭上承諾“隻要不懶就沒風險”。

甚至連同縣城中產在互聯網求教合適的創業項目時,評論區都全是針對創業新手的一場定向狙擊。



相近的斂財手段在小城市創業史中永遠存在,今年流行加盟奶茶、炸雞、輕食、螺螄粉,之前可能流行去外地學幾個月手藝,回來以加盟形式開家鹵味、撈汁小海鮮和炭烤五花肉。

再往前倒退幾年,這些縣城中產可能還是本地第一家泡麵小食堂的原始股東,時間撥回二十年,小時候還最愛在電視上看反複觀看“多功能小吃車”和“水晶泡泡鍋”的加盟廣告,本質上都是換湯不換藥。

哪怕曾經失敗過,人們也會單純覺得是自己沒有選對項目沒有站上風口。

事實上,當一個所謂的“風口”能被你我得知的時候,勇敢衝上去的人大概率也隻會嗆風。



為什麽哪怕接連失敗、虧損和負債,都無法動搖縣城中產創業的熱情?

追根溯源,一切脫離不開下沉市場的社會關係的搭建結構。

在縣城,一個真正的體麵人構成是:

一份體麵工作+一個自創業項目。

到了現在,哪怕沒有旱澇保收的前者,有一份有盼頭的事業“體麵”也算成立。

並非所有創業者都想著直接衝上“財富快車道”,畢竟在小地方拓展新可能和自我價值實現的途徑本身就不多。

近幾年的普遍情況是,縣城中產們的穩定工作一麵上升渠道、工資績效都常年不得寸進,另一麵又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階段,花銷隻有增加很難減少。

“縣城中產”標簽之下的生活,也隻是在縣城中有恰好的存款,以中端收入維持中端消費。

能實現不費力的溫飽,不代表人能夠就此滿足。

既然生活沒法節流,隻能想辦法開源,現實壓力結合對財富自由的憧憬,讓縣城中產在平穩生活中憂患且焦急,大家都想要迫切抓住機會,實現機會,選擇新手創業,自動為快招加盟貢獻錢包。

快招加盟模式,更接近一場海市蜃樓中的金屋,湊得足夠近才能發現已經踩進一片沼澤。但說到底,誤入快招加盟的實質,也隻是:

一場縣城中產想改變生活的嚐試罷了。

眾多縣城中產的創業路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也不過是想要拓展乏味人生中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