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德國時任總理默克爾到訪白宮,與剛開始第一任期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首次會麵。但在會議之後的拍照環節中,兩人沒有握手,被媒體直呼“大寫的尷尬”。
時隔8年,致仕多年的默克爾舊事重提,將特朗普形容為“博眼球的人”(an attention seeker)。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
EU)報道,當地時間2日晚,默克爾在希臘出席回憶錄《自由》希臘文版推廣活動時,重提那次著名的“握手遭拒”事件。她透露,當時,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晤時拒絕與她握手,卻在鏡頭關閉後的室外主動伸手。
“我當時犯了個錯誤,主動說‘唐納德,我們應該握手’,但被他拒絕,”默克爾回憶道,“他需要這種關注度,這就是他的行事邏輯:通過製造混亂吸引所有人目光。從他處理關稅的方式就能看出這點。”
她指出:“但歸根結底,他必須向美國人交出實際成績,至少得向本國證明自己的能力。”
默克爾7月2日晚在希臘出席新書推廣活動 美媒
針對特朗普政府對歐盟的關稅威脅,默克爾強調,歐洲“必須保持團結、不被嚇倒,應當以對等關稅予以回擊”。她同時稱,這不意味著歐盟要與美國斷絕關係,但必須堅持談判,“即便是美國也無法獨自生存”。
談及美國副總統萬斯所謂“隻有認同美國自由理念才是夥伴”的言論,她警告道:“這種否定規則與監管的論調,實質是對歐洲民主的威脅。”
在回憶錄中,默克爾將特朗普描述為“始終以地產商人思維治國”。她指出:“在他眼中,世界就像待售房產——一塊地皮若他沒搶到,就被別人奪走。所有國家都處於零和競爭中,一國的成功必以他國失敗為代價,他根本不相信合作能帶來共同繁榮。”
2017年3月18日,特朗普在白宮會晤默克爾。這是特朗普第一任期上任後,德美兩國領袖首度會麵。
不料特朗普在記者會上為默克爾送上小尷尬,在拍照時間記者一再提示兩人握手,特朗普就是不伸手。甚至默克爾也輕聲要求握手,特朗普仍巋然不動。
當時,路透社指出,默克爾多次向特朗普方向側身,但特朗普似乎並未“會意”。按德新社的說法,這兩人“尷尬地”並排坐著。而且,就握手拍照一事,默克爾還曾征詢特朗普的意見。
有媒體分析,之所以未能握手合影,或許緣於特朗普在競選期間與德方結下“梁子”。特朗普曾經抨擊默克爾的開放性移民政策,視為她犯下的“災難性錯誤”。特朗普還曾批評競爭對手希拉裏·克林頓想成為“美國版安格拉·默克爾”。而默克爾對特朗普奉行的移民政策等也有諸多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