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985女碩士被同事背刺:過度分享,就是作死

985女碩士被同事背刺:過度分享,就是作死

文章來源: 知音真實故事 於 2025-06-20 10:04:5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親愛的,這裏是知音真實故事·情感欄目。

985研究生畢業的妹子小蘇給我們來信,說到一件細思極恐的事兒。

她的經曆,詮釋了“交淺言深”的危害,一起來看看。

閨蜜·反目

985研究生畢業的小蘇來信,說她畢業後,在一線城市某著名教育機構總部,找了份不錯的工作。

因為剛上班,家境又很普通,為省錢,她就和在同機構不同部門上班的女同事+女老鄉小M,在距離公司不遠的小區,合租了一個小單間。

兩個女孩同齡,在同家公司上班,又天天吃住在一起,漸漸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

性格活潑的小蘇,有著窮人家小孩共同的特質:

有點討好型人格。

尤其是感受到對方的誠意後,她很容易對人掏心掏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就是咱們常說的“沒啥心眼的簡單人”。

小M雖然學校和學曆都沒小蘇好,但性格要沉穩安靜一些,她很會做美食,小蘇跟著小M沒有少蹭好吃的。

懷著“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的真心,小蘇和小M講了很多貼己私密的話。

像原生家庭貧寒,父親患有重病,自己這一路多靠勤工儉學和獎學金才走到今天;

像男朋友是大學學長,現在是另一家著名教育機構的中層,工資是她的3倍還多;

像自己正在完成一個項目,這個項目要是能成功落地,會影響多少客戶帶來多少業績……

每當小蘇分享自己時,小M就笑著露出崇拜之情:“哇,你好棒,你可太厲害了。”

這樣的讚美,讓小蘇對小M更加掏心掏肺。

合租一年多後,小蘇的男朋友攢了一些錢,就在他上班的公司和小蘇上班的公司的中間位置,租了個小公寓,邀請小蘇搬去同住。

小蘇和男朋友同住沒多久,公司準備在業績突出的年輕人中,競聘兩個中層管理者。

小蘇本來是最有希望的那個人,但最後她落選了。

小蘇落選的真相是,有人偷偷跑到領導那裏告狀,說誰都可以委以重任,唯獨小蘇不行。

因為小蘇一旦被提拔,就會給公司帶來大麻煩——

要知道小蘇的男朋友在另一家教育機構,同行都是冤家,小蘇會泄露公司的商業機密。

向領導告狀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小蘇曾經的室友小M。

小M自己其實不參與這次的競聘。

但她還是向領導告狀了。

小M為什麽要向領導告這個狀呢?

因為她學曆不夠硬,資質也一般,她想要今後在公司站穩腳跟,得到領導好感,就要遞交“投名狀”。

小蘇的隱私,就是她換取領導信任的籌碼。

這就是職場:

你把你的同事或老鄉當朋友,關鍵時刻都是他們給你撂磚頭。

但。

這事兒也不能全賴小M。

小蘇也有錯。

小蘇這個孩子犯的最大的錯,就是在過於單純和過度真誠中,犯了“過度分享”的大忌,最終給自己招惹禍端。

為此,我還要講一個男性朋友的故事——

發小 · 報複

我有個男性朋友自己開公司後,本著“苟富貴,莫相忘”的赤誠,他和一小玩到大的發小,還經常一起喝酒。

喝大了後,他口無遮攔,說了自己經商過程中的一些秘密,包括和哪個領導關係不錯,經常請哪些大客戶吃飯喝酒,公司的財務崗都是自己人等。

後來他有個發小迷上賭博,老是向他借錢,他借了好幾次後就不耐煩了,拉黑了發小。

結果,他就被這個發小舉報了,還不是一次舉報,而是很多次,罪名都是莫須有且嚇死人的“官商勾結、偷稅漏稅”。

他費盡周折,才虎口脫險。

從那以後,他記住了一個教訓:

關係再好,也不能過度分享,否則就是引火燒身,引狼入室。

生活中,不少發了財的人,尤其是男人,稍微有些錢後,很容易在發小、同學、同鄉、老鄰居、舊同事麵前過度表達自己,以此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炫耀欲。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等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你當初所有的掏心掏肺,都會換來狼心狗肺。

馬斯克前兩天和特朗普鬧掰,公然發帖說特朗普在“蘿莉島醜聞”名單上,建議彈劾特朗普,也是一個例證。

如膠似漆時,他喊他“總統先生”;翻臉鬧掰後,他喊他“流氓政客”。

諸如此類的鮮活案例,不要太多。

網紅羅大美遇害的真相,不過是他做短視頻發財後,在幾個發小麵前炫耀,那幾個發小心生歹意,綁架羅大美索要200萬贖金後,還是殺了他。

“秘密的蝴蝶效應”是:

人性如此複雜,人性如此險惡,你不經意間分享的個人秘密,很容易在蝴蝶效應的傳播中,成為別人勒住你喉嚨的繩索,或者刺向你的匕首。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謀不可眾,皆為千古智慧。

那,另一個思辨來了:

這樣的世道,這樣的人心,我們就隻能沉默是金、啥都不說了嗎?

碰見同事、朋友、同學、親人,就隻能虛情假意、虛與委蛇了嗎?

不是的。

適度的分享,是人群互助和人性善良的必然。

我們要警惕的是過度分享。

關於如何分享,送給你們三“多”與三“少”——

分享 · 邊界

●第一,多說專業,少說隱私。

我剛上班時,單位裏一位老大姐,給我說過這樣一句話:

聰明的人會因專業贏得尊敬,愚蠢的人才會以隱私博取同情。

同事之間,更是如此:

多說專業領域的公共議題,少說或者不說個人領域的隱私秘密。

專業領域的真誠分享,不僅能讓我們突破個人的桎梏,而且還能讓我們遇到生命中的貴人。

馬雲就是憑借對電子商務深刻洞悉的分享,贏得了孫正義2000萬的首輪投資後,才創造出阿裏巴巴這艘商業巨輪。

專業要多談,因為可以合夥謀利;

隱私要慎說,因為容易授人以柄。

●第二,多談他人,少說自己。

我有個女性朋友,事業做得很好,遇到的貴人也多。

問她人緣好的秘訣,她說了一句話:

多看見別人的需求,少沉浸自己的自戀。

我覺得這句話太有智慧了。

所謂情緒價值,不過是暗合了“每個人都渴望被看見”的人性弱點。

聰明人就是利用這個人心的弱點,傾聽並幫助他人,在廣結善緣中匯聚起強大的能量場。

而很多人總愛沉浸於自己的情緒和怨念裏,像祥林嫂一樣逢人就說,喋喋不休,直至人人躲避不及。

多聽別人表達自我,給予有效支撐;

少對自己過度表達,學會持戒而行。

●第三,多給方法,少給情緒。

人際關係的真相是:

我們都必須回到各自的處境裏,才能談共情和路徑。

碰見朋友遭遇伴侶出軌、同事被領導刁難、家人遇到麻煩,很多人不由分說自我暴露,然後送上一大堆共情:

“你這事兒,我也遇到過,我當時怎麽怎麽,我知道你的兩難和悲傷……”

這樣的情緒,看似真心,實則無用。

很容易讓對方在嚴重共生中,把所有期待都寄托到你身上。

但你和他人的思想、認知、條件和資源都是不一樣的,你能做出的選擇,他們未必能。

一旦你的幫助不如對方所願,對方很容易在畸形共生裏陷入“受助者惡意”,用你之前自我暴露的隱私,再反咬你一口。

幫助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和他一起回到他的處境裏,尋找他能做到的方法。

比如,你當全職太太的閨蜜遭遇老公背叛,來找你傾訴。

你知道她沒法離婚,就不要勸她離婚,也不要和她一起控訴她老公。

而是幫助她攥住家裏的錢袋子,還有找份工作留條後路的未雨綢繆。

世間一切關係,看似困在“情”字的粘稠上,其實都困在做事的“法”上。

不得法的人,說了很多無用話,還在過度分享中搞砸了一切。

得法的人,直擊要害和方法,在邊界清晰中攻下一個個城堡。

最後,和你們分享一句話:

你每天都會成長三次,一次是做好自己的本分,一次是耐心聽別人的分享,一次是把自己的秘密放在心底,再過一遍。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淩晨四點,一家密雲農場被洪水吞噬
全世界稀有的奇觀:在中國,高校不能“隨便進”
李嘉誠甩貨大灣區400套房,一套房價約香港同麵積首付
這案子時隔22年再開庭:嫌疑人從被判無罪到再被起訴
縣委書記和女下屬的“生意經”,送他們進了牢房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拒絕放棄購買俄國原油,特習會還有戲嗎
川普投下震撼彈:印度和俄羅斯一起完蛋
北京養老院31人慘死:暴雨近一周為何不轉移?
推動禁止總統、議員炒股條款 特朗普怒批“二流議員”
川普致信17製藥巨頭:60天拿出方案降價 否則後果自負
川普對等關稅8/1開征! 各國最新稅率一次看
美聯航波音787引擎故障 喊Mayday求救!緊急泄油折返
H20芯片有後門?黃仁勳剛在追單 網信辦約談英偉達
川普猛轟佩洛西投資內幕帝國 回報率華爾街望塵莫及
美國最慘"沉默一代" 81歲周工作17小時 照顧90歲老伴
德奧運雙金傳奇選手登山遇難 遺願是留在自然之中
解除留置後,民營企業家們選擇了跳樓自殺
加拿大表態承認巴勒斯坦,川普:美加貿易談判變困難
日經:解放軍重新開始強調“集體領導” 風向似乎有變
印尼經曆"中國衝擊":大量商品湧入擊垮本土產業
大佬接連墜樓 孫立平:他們為什麽撐不下去了?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985女碩士被同事背刺:過度分享,就是作死

知音真實故事 2025-06-20 10:04:57


親愛的,這裏是知音真實故事·情感欄目。

985研究生畢業的妹子小蘇給我們來信,說到一件細思極恐的事兒。

她的經曆,詮釋了“交淺言深”的危害,一起來看看。

閨蜜·反目

985研究生畢業的小蘇來信,說她畢業後,在一線城市某著名教育機構總部,找了份不錯的工作。

因為剛上班,家境又很普通,為省錢,她就和在同機構不同部門上班的女同事+女老鄉小M,在距離公司不遠的小區,合租了一個小單間。

兩個女孩同齡,在同家公司上班,又天天吃住在一起,漸漸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

性格活潑的小蘇,有著窮人家小孩共同的特質:

有點討好型人格。

尤其是感受到對方的誠意後,她很容易對人掏心掏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就是咱們常說的“沒啥心眼的簡單人”。

小M雖然學校和學曆都沒小蘇好,但性格要沉穩安靜一些,她很會做美食,小蘇跟著小M沒有少蹭好吃的。

懷著“你這個朋友我交定了”的真心,小蘇和小M講了很多貼己私密的話。

像原生家庭貧寒,父親患有重病,自己這一路多靠勤工儉學和獎學金才走到今天;

像男朋友是大學學長,現在是另一家著名教育機構的中層,工資是她的3倍還多;

像自己正在完成一個項目,這個項目要是能成功落地,會影響多少客戶帶來多少業績……

每當小蘇分享自己時,小M就笑著露出崇拜之情:“哇,你好棒,你可太厲害了。”

這樣的讚美,讓小蘇對小M更加掏心掏肺。

合租一年多後,小蘇的男朋友攢了一些錢,就在他上班的公司和小蘇上班的公司的中間位置,租了個小公寓,邀請小蘇搬去同住。

小蘇和男朋友同住沒多久,公司準備在業績突出的年輕人中,競聘兩個中層管理者。

小蘇本來是最有希望的那個人,但最後她落選了。

小蘇落選的真相是,有人偷偷跑到領導那裏告狀,說誰都可以委以重任,唯獨小蘇不行。

因為小蘇一旦被提拔,就會給公司帶來大麻煩——

要知道小蘇的男朋友在另一家教育機構,同行都是冤家,小蘇會泄露公司的商業機密。

向領導告狀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小蘇曾經的室友小M。

小M自己其實不參與這次的競聘。

但她還是向領導告狀了。

小M為什麽要向領導告這個狀呢?

因為她學曆不夠硬,資質也一般,她想要今後在公司站穩腳跟,得到領導好感,就要遞交“投名狀”。

小蘇的隱私,就是她換取領導信任的籌碼。

這就是職場:

你把你的同事或老鄉當朋友,關鍵時刻都是他們給你撂磚頭。

但。

這事兒也不能全賴小M。

小蘇也有錯。

小蘇這個孩子犯的最大的錯,就是在過於單純和過度真誠中,犯了“過度分享”的大忌,最終給自己招惹禍端。

為此,我還要講一個男性朋友的故事——

發小 · 報複

我有個男性朋友自己開公司後,本著“苟富貴,莫相忘”的赤誠,他和一小玩到大的發小,還經常一起喝酒。

喝大了後,他口無遮攔,說了自己經商過程中的一些秘密,包括和哪個領導關係不錯,經常請哪些大客戶吃飯喝酒,公司的財務崗都是自己人等。

後來他有個發小迷上賭博,老是向他借錢,他借了好幾次後就不耐煩了,拉黑了發小。

結果,他就被這個發小舉報了,還不是一次舉報,而是很多次,罪名都是莫須有且嚇死人的“官商勾結、偷稅漏稅”。

他費盡周折,才虎口脫險。

從那以後,他記住了一個教訓:

關係再好,也不能過度分享,否則就是引火燒身,引狼入室。

生活中,不少發了財的人,尤其是男人,稍微有些錢後,很容易在發小、同學、同鄉、老鄰居、舊同事麵前過度表達自己,以此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炫耀欲。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等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你當初所有的掏心掏肺,都會換來狼心狗肺。

馬斯克前兩天和特朗普鬧掰,公然發帖說特朗普在“蘿莉島醜聞”名單上,建議彈劾特朗普,也是一個例證。

如膠似漆時,他喊他“總統先生”;翻臉鬧掰後,他喊他“流氓政客”。

諸如此類的鮮活案例,不要太多。

網紅羅大美遇害的真相,不過是他做短視頻發財後,在幾個發小麵前炫耀,那幾個發小心生歹意,綁架羅大美索要200萬贖金後,還是殺了他。

“秘密的蝴蝶效應”是:

人性如此複雜,人性如此險惡,你不經意間分享的個人秘密,很容易在蝴蝶效應的傳播中,成為別人勒住你喉嚨的繩索,或者刺向你的匕首。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謀不可眾,皆為千古智慧。

那,另一個思辨來了:

這樣的世道,這樣的人心,我們就隻能沉默是金、啥都不說了嗎?

碰見同事、朋友、同學、親人,就隻能虛情假意、虛與委蛇了嗎?

不是的。

適度的分享,是人群互助和人性善良的必然。

我們要警惕的是過度分享。

關於如何分享,送給你們三“多”與三“少”——

分享 · 邊界

●第一,多說專業,少說隱私。

我剛上班時,單位裏一位老大姐,給我說過這樣一句話:

聰明的人會因專業贏得尊敬,愚蠢的人才會以隱私博取同情。

同事之間,更是如此:

多說專業領域的公共議題,少說或者不說個人領域的隱私秘密。

專業領域的真誠分享,不僅能讓我們突破個人的桎梏,而且還能讓我們遇到生命中的貴人。

馬雲就是憑借對電子商務深刻洞悉的分享,贏得了孫正義2000萬的首輪投資後,才創造出阿裏巴巴這艘商業巨輪。

專業要多談,因為可以合夥謀利;

隱私要慎說,因為容易授人以柄。

●第二,多談他人,少說自己。

我有個女性朋友,事業做得很好,遇到的貴人也多。

問她人緣好的秘訣,她說了一句話:

多看見別人的需求,少沉浸自己的自戀。

我覺得這句話太有智慧了。

所謂情緒價值,不過是暗合了“每個人都渴望被看見”的人性弱點。

聰明人就是利用這個人心的弱點,傾聽並幫助他人,在廣結善緣中匯聚起強大的能量場。

而很多人總愛沉浸於自己的情緒和怨念裏,像祥林嫂一樣逢人就說,喋喋不休,直至人人躲避不及。

多聽別人表達自我,給予有效支撐;

少對自己過度表達,學會持戒而行。

●第三,多給方法,少給情緒。

人際關係的真相是:

我們都必須回到各自的處境裏,才能談共情和路徑。

碰見朋友遭遇伴侶出軌、同事被領導刁難、家人遇到麻煩,很多人不由分說自我暴露,然後送上一大堆共情:

“你這事兒,我也遇到過,我當時怎麽怎麽,我知道你的兩難和悲傷……”

這樣的情緒,看似真心,實則無用。

很容易讓對方在嚴重共生中,把所有期待都寄托到你身上。

但你和他人的思想、認知、條件和資源都是不一樣的,你能做出的選擇,他們未必能。

一旦你的幫助不如對方所願,對方很容易在畸形共生裏陷入“受助者惡意”,用你之前自我暴露的隱私,再反咬你一口。

幫助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和他一起回到他的處境裏,尋找他能做到的方法。

比如,你當全職太太的閨蜜遭遇老公背叛,來找你傾訴。

你知道她沒法離婚,就不要勸她離婚,也不要和她一起控訴她老公。

而是幫助她攥住家裏的錢袋子,還有找份工作留條後路的未雨綢繆。

世間一切關係,看似困在“情”字的粘稠上,其實都困在做事的“法”上。

不得法的人,說了很多無用話,還在過度分享中搞砸了一切。

得法的人,直擊要害和方法,在邊界清晰中攻下一個個城堡。

最後,和你們分享一句話:

你每天都會成長三次,一次是做好自己的本分,一次是耐心聽別人的分享,一次是把自己的秘密放在心底,再過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