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惡棍”網紅館長,為何成為萬人追捧的人氣王?
代軍哥哥
2025-06-15 07:50:49
近日,台灣網紅 “館長”
陳之漢的大陸之行引發了廣泛關注,火爆兩岸。他以獨特的視角和真實的感受,為兩岸民眾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麵的交流盛宴。那麽,這位曾經的
“惡棍” 網紅,究竟是如何成為萬人追捧的人氣王的呢?
陳之漢出生於 1979
年,成長於單親家庭,自幼便飽嚐生活的艱辛,常常遭受他人的白眼與同學的欺負。為了保護自己,他不得不偽裝出一副凶狠的模樣,用囂張的外表武裝自己,以此嚇退霸淩者。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招逐漸失去了效果。於是,陳之漢將目光投向了健身和格鬥領域。憑借著自身的天賦和不懈的努力,他在這條道路上迅速崛起,甚至手下曾有百名小弟聽其差遣。
陳之漢在 20 歲時成為了中國台灣海軍陸戰隊的職業軍人,擔任 66 旅中士副排長。退役後,他憑借在健身領域的深厚造詣,經營起一家名為
“成吉思汗” 的健身俱樂部,因其獨特的領導風格和專業的健身指導,被大家尊稱為
“館長”。在經營健身房的過程中,陳之漢發現通過社交媒體直播分享健身知識,既能幫助更多人了解健身,又能增加健身房的知名度。於是,他開始在臉書、YouTube
等平台上定期直播,詳細講解健身技巧、飲食搭配以及自己的健身心得。其專業的講解和真誠的態度,吸引了不少健身愛好者的關注。
真正讓陳之漢走紅的,是他那直爽敢言、罵人不留餘地的個性。在直播中,他不僅分享健身內容,還毫不避諱地談論對各種社會時事的看法。無論是對政治人物的直言批評,還是為弱勢群體的勇敢發聲,他都展現出一種真實不做作的態度。這種與眾不同的直播風格,迅速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許多網友被他的坦率所吸引,“館長”
的稱號也因此不脛而走,粉絲數量呈爆發式增長。
陳之漢在網絡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的觀點和言論常常能引發廣泛的討論。他與不少台灣政治人物都有往來,在與這些政治人物的互動中,陳之漢依然保持著自己的直率風格,無論是支持還是批評,都表達得十分直接,這也讓他在台灣社會中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焦點人物。
在早年,受一些因素的影響,陳之漢的立場較為親綠,甚至曾高喊 “抗中保台”
的口號。然而,隨著對社會現實的深入觀察以及自身經曆的改變,他開始逐漸反思。特別是在 2020 年 8 月 28
日,陳之漢在走出健身房門口時,遭到不明人士襲擊,連中三槍。這次生死考驗成為了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事後,他對事件進行了深入思考,種種跡象讓他懷疑幕後黑手與民進黨有關,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這一事件讓他對民進黨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此後,他開始公開批評民進黨當局的司法不公、政策雙標等問題,立場發生了明顯的轉變。
近年來,陳之漢對大陸的態度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曾經,他受到一些錯誤輿論的引導,對大陸存在諸多誤解。但隨著信息的逐漸開放以及與大陸相關人士的交流增多,他對大陸的好奇日益增長。當綠營政客聲稱
“大陸花錢找網紅統戰”
時,陳之漢為了探尋真相,決定親自前往大陸一探究竟,並在直播中拍桌表示要全程開播,將自己在大陸的所見所聞真實地呈現給台灣民眾。
2025 年 6 月 10
日,陳之漢開啟了他的大陸之旅。抵達上海後,他的行程充滿了對台灣地區流傳的一些關於大陸的謠言的回應。搭乘磁懸浮列車時,他實測
431km/h
的時速,並特意拍攝商務座可調節椅背,向台灣民眾展示大陸先進的交通設施;夜遊外灘時,鏡頭掃過便利店的二維碼支付,讓台灣民眾了解大陸便捷的移動支付方式;甚至主動詢問路人
“你們真餐餐吃榨菜嗎”,用實際行動打破那些荒謬的傳言。
在上海的一家燒烤店內,陳之漢進行了一場特別的直播。他將方便麵、榨菜、茶葉蛋一字排開,背景是喧鬧的食客和滋滋作響的烤串,用這種直觀的方式向台灣民眾展示大陸普通民眾的生活場景,撕開了民進黨當局精心編織的信息繭房。他的直播吸引了大量台灣民眾的觀看,同時也受到了大陸網民的熱烈歡迎。在就餐期間,無數大陸網民給他
“快遞” 禮物,在場網民紛紛與他合影,現場氣氛熱鬧非凡。
陳之漢在大陸的行程並非一帆風順。在杭州旅遊直播時,曾遭遇突發狀況。一名激進男子蹲守在飯店門口鬧事,對他進行辱罵。但現場的粉絲小姐姐們紛紛站出來,大喊
“他不是”,眾多粉絲極力保護陳之漢,並將該男子按下。麵對這樣的場麵,陳之漢表現得十分鎮定,他表示自己早已預料到可能會出現類似情況,但依然堅持將自己在大陸的真實經曆分享給大家。
除了在網絡上引發轟動,陳之漢的大陸行也受到了兩岸媒體的廣泛關注。許多媒體紛紛報道他在大陸的行程,以及他對大陸的新認識和新感受。他的觀點和言論在兩岸社會中引發了新一輪的討論,不少人認為他的轉變具有積極意義,為兩岸交流帶來了新的契機。
陳之漢的大陸行不僅讓台灣民眾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大陸,也讓大陸民眾對這位台灣網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轉變和行動,得到了兩岸許多民眾的認可和支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人在麵對事實時的反思與成長,也看到了兩岸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像陳之漢這樣的人,通過親身經曆,打破隔閡,促進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