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女子在三亞被咬傷身亡 暴露當地應急醫療薄弱環節

女子在三亞被咬傷身亡 暴露當地應急醫療薄弱環節

文章來源: 法治日報 於 2025-06-04 06:58:2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6月3日晚,海南省三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情況通報,通報“一遊客在三亞被不明物咬傷,自行前往醫院就診,先後經三亞中心醫院和某戰區醫院救治無效後死亡”一事。

6月2日淩晨0時許遊客付淇某某步行回酒店途中被不明物咬傷並流血,回酒店簡單消毒並處理傷口後,打的士於01:05到達三亞中心醫院,自述因“不明生物咬傷後惡心嘔吐右下肢麻木1小時”來院就診,後轉至某戰區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

對此,三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調查組,於6月3日淩晨02:26組織三亞中心醫院、某戰區醫院相關負責人及市應急、公安、文旅等部門與患者家屬進行了當麵溝通交流。

目前,調查組已將涉及的兩家醫院相關病曆資料進行封存,並聯合省級專家組正加緊開展調查處理和逝者善後、家屬安撫等工作。

兩個針眼大小的點狀傷口,四小時輾轉兩家醫院,一個27歲生命的消逝,暴露出“熱帶旅遊天堂”——三亞市的蛇蟲防治漏洞。

當前,三亞正值夏季高溫強降雨交替季節,濕熱環境使蛇蟲活動進入活躍期。有農技專家曾指出,這種氣候條件“極易發生病蟲害”,同樣為蛇類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環境。

此前,三亞灣、大東海等三亞市濱海區域,不明蟲類叮咬問題長期困擾居民遊客。曾有人反映被叮咬後出現奇癢無比的紅點,疤痕甚至“兩個月不見消除”。

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皮膚科專家確認,這類丘疹性蕁麻疹主要由臭蟲、跳蚤、蚊蟲、蟎等昆蟲叮咬引起,常見於“植被茂密的綠地”。這與付淇某某遭遇襲擊的綠化帶環境特征高度吻合。

盡管專家建議民眾在植被茂密區域穿長衣長褲、避免皮膚暴露,但旅遊城市特性導致遊客防範意識普遍不足。付淇某某與男友初到三亞當晚即遭遇不幸,凸顯了旅遊安全警示的缺位。

付淇某某的悲劇,也暴露了應急醫療體係的薄弱環節。首診醫院雖被明確告知可能遭蛇咬,醫護人員仍耗時三小時左右才做出毒蛇傷情判斷並建議轉院。據蛇類研究專家指出:“神經毒類蛇咬傷,搶救黃金期都很短。”

早在2024年1月,海南省政協委員劉澤林在海南兩會上表示,海南有74種蛇類,其中27種是毒蛇。在熱帶旅遊城市三亞,蛇蟲活動頻繁並非偶然。劉澤林提出了《關於建立全省統一的蛇咬傷規範救治網絡的建議》。

海南省衛健委2024年印發《關於加強蛇傷規範救治網絡建設工作的通知》和《蛇咬傷診療規範》,對海南省8家蛇傷救治中心授牌,並公布全省27家醫院配備了抗蛇毒血清(包括三亞3所醫院:三亞市中醫院、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南部戰區海軍第二醫院)。

但政策落地效果存疑。由於法規執行缺乏剛性約束,或導致救治網絡建設進展緩慢。為此,構建有效的蟲蛇防治法治體係需多維度推進:

完善預防警示製度。旅遊景區應依法設立清晰的風險警示標識,尤其在蛇類活躍區域。酒店、民宿、飯店等作為旅遊服務提供者,應當盡到安全保障義務。

建立資源保障機製。針對抗蛇毒血清短缺問題,可探索區域性集中儲備模式,由省級財政支持保障基礎儲備量。同時建立血清應急調配機製,確保救命藥物在關鍵時刻可用。在血清生產環節,應通過稅收優惠、生產補貼等政策工具激勵企業保障基本生產。

構建標準化救治網絡。推動蛇傷救治中心認證製度,推動醫院配備抗蛇毒血清全覆蓋,確保每家中心、每個醫院具備標準化救治能力。

強化應急教育體係。將蟲蛇防範知識納入旅遊安全宣傳體係,通過酒店入住提示、景區公告、交通站點視頻等多渠道普及。

三亞市政府在事發後迅速成立調查組,封存兩家醫院病曆資料,組織多部門與家屬溝通,展現了積極的危機應對態度。但常態化法治建設比危機應對更為重要。

法律專家表示,地方政府應製定《公共場所蛇蟲防治管理辦法》,明確景區、酒店等場所的定期防治責任。建立蟲蛇傷害監測報告製度,實現風險預警與資源調配的科學化。同時完善醫療急救規範,立法明確首診醫院的評估轉診義務和時限要求。

付淇某某回酒店300米的道路,成了永遠無法走完的距離。付淇某某的遭遇不是孤例,類似風險長期存在。

三亞年接待遊客超千萬,付淇某某遇襲事件暴露了“旅遊經濟與公共安全的失衡”,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三亞加快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的步伐。

蛇蟲防治的法治化建設莫讓生命等待。當又一個旅遊旺季來臨,三亞各網紅海灘上將再次遊人如織,而隻有完善的法律責任體係和高效的應急醫療網絡,用法治思維構建預防、救治、補償一體化長效機製,才能真正保障遊客安全行走在充滿熱帶風情的夜晚。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李承鵬:塔西佗,服不服及杭州糞水的《時間撿屎》
華女18歲懷孕偷渡美國 21年後“功成名就”卻遭驅逐
司法部5月告知川普 他反複出現在愛潑斯坦文件中…
中國疫情“基孔肯雅熱”是什麽?世衛專家警告…
德媒:特朗普成功挑撥離間了歐中的關係




24小時討論排行

東北大學6名大學生“溺亡”,讓人後背發涼
紐約時報:從邊境小城滿洲裏看中國如何支撐俄羅斯經濟
特朗普誇耀施壓使日本讓步,追加采購美國數十億軍火
內蒙古6大學生參觀礦場 全部溺亡 掀網絡熱議
觀察:特朗普強硬的關稅策略正在取得成效
半年不到,DeepSeek已跌落神壇?用戶都去哪了?
自來水臭了一天,居民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杜建英被曝另有丈夫且從未離婚 私生子身份恐成疑
糞水+鉛中毒發酵 央視急播:美國近半自來水有毒
為了逃避高額學貸 美國年輕人紛紛開始跑路海外了
學者開投票 中國網友竟一麵倒挺民進黨 原因毛骨悚然
奧巴馬抨擊特朗普關於2016年大選"叛國"的説法"荒謬"
華人地下夜總會被突襲 涉毒品性交易 多名無證移民被捕!
愛潑斯坦案令特朗普很憤怒 “第一次看到白宮癱瘓了”
華爾街日報:為什麽股票在上漲?沒人知道
誰也沒想到,特朗普竟會栽在一個死去6年的人手上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女子在三亞被咬傷身亡 暴露當地應急醫療薄弱環節

法治日報 2025-06-04 06:58:24

6月3日晚,海南省三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情況通報,通報“一遊客在三亞被不明物咬傷,自行前往醫院就診,先後經三亞中心醫院和某戰區醫院救治無效後死亡”一事。

6月2日淩晨0時許遊客付淇某某步行回酒店途中被不明物咬傷並流血,回酒店簡單消毒並處理傷口後,打的士於01:05到達三亞中心醫院,自述因“不明生物咬傷後惡心嘔吐右下肢麻木1小時”來院就診,後轉至某戰區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

對此,三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調查組,於6月3日淩晨02:26組織三亞中心醫院、某戰區醫院相關負責人及市應急、公安、文旅等部門與患者家屬進行了當麵溝通交流。

目前,調查組已將涉及的兩家醫院相關病曆資料進行封存,並聯合省級專家組正加緊開展調查處理和逝者善後、家屬安撫等工作。

兩個針眼大小的點狀傷口,四小時輾轉兩家醫院,一個27歲生命的消逝,暴露出“熱帶旅遊天堂”——三亞市的蛇蟲防治漏洞。

當前,三亞正值夏季高溫強降雨交替季節,濕熱環境使蛇蟲活動進入活躍期。有農技專家曾指出,這種氣候條件“極易發生病蟲害”,同樣為蛇類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環境。

此前,三亞灣、大東海等三亞市濱海區域,不明蟲類叮咬問題長期困擾居民遊客。曾有人反映被叮咬後出現奇癢無比的紅點,疤痕甚至“兩個月不見消除”。

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皮膚科專家確認,這類丘疹性蕁麻疹主要由臭蟲、跳蚤、蚊蟲、蟎等昆蟲叮咬引起,常見於“植被茂密的綠地”。這與付淇某某遭遇襲擊的綠化帶環境特征高度吻合。

盡管專家建議民眾在植被茂密區域穿長衣長褲、避免皮膚暴露,但旅遊城市特性導致遊客防範意識普遍不足。付淇某某與男友初到三亞當晚即遭遇不幸,凸顯了旅遊安全警示的缺位。

付淇某某的悲劇,也暴露了應急醫療體係的薄弱環節。首診醫院雖被明確告知可能遭蛇咬,醫護人員仍耗時三小時左右才做出毒蛇傷情判斷並建議轉院。據蛇類研究專家指出:“神經毒類蛇咬傷,搶救黃金期都很短。”

早在2024年1月,海南省政協委員劉澤林在海南兩會上表示,海南有74種蛇類,其中27種是毒蛇。在熱帶旅遊城市三亞,蛇蟲活動頻繁並非偶然。劉澤林提出了《關於建立全省統一的蛇咬傷規範救治網絡的建議》。

海南省衛健委2024年印發《關於加強蛇傷規範救治網絡建設工作的通知》和《蛇咬傷診療規範》,對海南省8家蛇傷救治中心授牌,並公布全省27家醫院配備了抗蛇毒血清(包括三亞3所醫院:三亞市中醫院、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南部戰區海軍第二醫院)。

但政策落地效果存疑。由於法規執行缺乏剛性約束,或導致救治網絡建設進展緩慢。為此,構建有效的蟲蛇防治法治體係需多維度推進:

完善預防警示製度。旅遊景區應依法設立清晰的風險警示標識,尤其在蛇類活躍區域。酒店、民宿、飯店等作為旅遊服務提供者,應當盡到安全保障義務。

建立資源保障機製。針對抗蛇毒血清短缺問題,可探索區域性集中儲備模式,由省級財政支持保障基礎儲備量。同時建立血清應急調配機製,確保救命藥物在關鍵時刻可用。在血清生產環節,應通過稅收優惠、生產補貼等政策工具激勵企業保障基本生產。

構建標準化救治網絡。推動蛇傷救治中心認證製度,推動醫院配備抗蛇毒血清全覆蓋,確保每家中心、每個醫院具備標準化救治能力。

強化應急教育體係。將蟲蛇防範知識納入旅遊安全宣傳體係,通過酒店入住提示、景區公告、交通站點視頻等多渠道普及。

三亞市政府在事發後迅速成立調查組,封存兩家醫院病曆資料,組織多部門與家屬溝通,展現了積極的危機應對態度。但常態化法治建設比危機應對更為重要。

法律專家表示,地方政府應製定《公共場所蛇蟲防治管理辦法》,明確景區、酒店等場所的定期防治責任。建立蟲蛇傷害監測報告製度,實現風險預警與資源調配的科學化。同時完善醫療急救規範,立法明確首診醫院的評估轉診義務和時限要求。

付淇某某回酒店300米的道路,成了永遠無法走完的距離。付淇某某的遭遇不是孤例,類似風險長期存在。

三亞年接待遊客超千萬,付淇某某遇襲事件暴露了“旅遊經濟與公共安全的失衡”,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三亞加快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的步伐。

蛇蟲防治的法治化建設莫讓生命等待。當又一個旅遊旺季來臨,三亞各網紅海灘上將再次遊人如織,而隻有完善的法律責任體係和高效的應急醫療網絡,用法治思維構建預防、救治、補償一體化長效機製,才能真正保障遊客安全行走在充滿熱帶風情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