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4000多萬負債,讓我下決心回國接家裏箱包廠

4000多萬負債,讓我下決心回國接家裏箱包廠

文章來源: 中國企業家報 於 2025-05-24 10:18:5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這3年多,我無數次想放棄,卻又無數次把自己‘哄好’,繼續堅持下去。”

在“繼承家業Vlog”的第二期視頻中,沈若伊第一次用手機記下了自己哭的鏡頭。

那天,作為要繼承家業的二代,她興致勃勃地去給媽媽的直播間提建議,但被潑了“你不打糧食,就不要來指導我”的冷水。

這句話在沈若伊聽起來倍感刺耳,言外之意——自己所爭取的流量沒有任何變現,做不出業績,別講話。沈若伊又爭辯了幾句,但得到的依然是媽媽的反駁。

離開辦公室後,她越想越難受,忍不住掉下眼淚,自己一個人默默哭了一會兒後,又突然想到同事曾提醒自己,傷心也不能獨自消化傷心,記錄下來,也許這段故事之後可以作為素材放在視頻中講講,於是沈若伊隻能邊哭邊架起手機。

傷心也不能“白傷心”,這可能就是流量當道時,一個要接班的廠二代所必須的自我修養。

沈若伊是浙江卡拉揚集團的“接班人”。卡拉揚由其母親張新華和父親沈自洪在1996年創立於浙江省海寧市,是一家集設計、生產、銷售一體化的集團型箱包企業,旗下擁有箱包品牌卡拉羊、獨白等。在2020年之前,卡拉揚線下業務營收占比達78%,巔峰期旗下有3000多家店鋪。

2020年之後,麵對線下銷售縮水的態勢,卡拉揚果斷調整經營策略,核心產品品類轉換為學生書包,重心轉移至線上渠道。2023年,集團年產值達6.3億元,2024年年產值同比增長35%。

2019年,在現實的驅動下,沈若伊逐步進入父母一手創立起來的卡拉羊品牌,從0開始,曾在多個部門學習。現在擔任卡拉羊的品牌傳播經理。

她坦言,在公司工作的3年多時間裏,與資深員工的磨合、與父母的衝突時刻,都令自己無數次想放棄接班。

但在這3年時間裏,她曾打造了一個“芝士箱”,賣了超3500萬元GMV(商品交易總額),她一手策劃的“廠二代”IP賬號也實現了破圈,曾在全網實現超1億的播放量。近期,沈若伊負責的副線品牌“獨白”上線第一場直播,單場售出超5500單。

這些正反饋,對於走在從0到1路上的沈若伊來說,必要且重要,是鼓勵其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作為家中長女,接班已是一件板上釘釘之事,現在的沈若伊也更堅定地相信,未來自己能扛起父母打下的基業。

以下為沈若伊的自述(有刪減):

長女的“驅動力”從我記事起,父母就已經開始創業了,經常早出晚歸,很少管我,更多的時候是爺爺奶奶陪著我。

即便是同一個屋簷下,我和他們也很難見麵,即便見到了,父母經常是處於吵架的狀態。

現在的我可能會理解他們創業初期的爭論,本質上是為了使公司越做越好。但小時候的我,卻因此非常沒有安全感。我還記得那個時候父母吵架時,我經常一邊裝睡,一邊擔心我們家會不會因為父母做箱包而破裂。

種種事跡,都在我心裏埋下了種子,讓我覺得接班做箱包太辛苦了,家人也不適合共事。因此,很長一段時間,我在心理上非常抗拒接班這件事情。

直到2014年,我18歲時,媽媽生下了雙胞胎妹妹,我從家裏的獨生女變成了長女。不知道為何,我逐漸感受到一種從孩子向大人過渡的轉變,肩上有了責任。

在心態轉變的基礎上,2016年公司遭遇了一次重大打擊。當時,因為擔保的問題,公司一下子有了4000多萬元負債,賬麵上僅剩300多萬元,這件事重創了我所有的家人,包括我自己。後來我才知道,當時,父母也是咬著牙支持我把書讀完了。

如果接班有個進度條的話,

這件事情發生後,我心裏已70%接受回國要接班的現實了。

我必須要承擔起父母一手打下的事業。我在大學裏主修的是時尚設計,卡拉揚主營的箱包業務也與時尚設計相關。於是,剛畢業時,我首先想到的是先在外麵積累經驗,再將大公司的時尚設計技能帶回家族企業。

但我真的太天真了。畢業後,我一直未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我媽聽說後,就讓我回家上班。她說,每個月給你開5500元工資。就這樣,隔天我就“進廠”了。

初期,我以輪崗的形式嚐試了市場部、攝影組、天貓運營、商品部等多個部門。在商品部的一年多時間裏,我還參加了與華為合作開發智能書包、行李箱的項目,其間還“半工半讀”完成碩士學業。2023年年底,拿到碩士學位的我,正式加入了卡拉揚。

“101次”想放棄接班但真正的接班生活,和我想象中的差異實在是太大了。

在我的賬號下方,有很多網友會認為,老板是發號施令者,隻需說出指令,下屬便去執行。起初,我也是這麽認為的,但很快就被“打臉”了。

去年年初,我被安排在直播間擔任助播崗位,同時兼任我媽也就是總經理的小助理。她說,既然已給我設了總經理助理的職位,那我的思考和行為就應與她保持一致,考慮她所關注的事情。

在一次直播後,她派我給團隊複盤,我沒多想就直接過去了。我本身就是個內向的人,語氣客氣地請大家各自分析直播的優缺點,但大家隻是微笑著不置可否,隨後便散開了,沒有一個人理我。

我很尷尬地對我媽說,我去嚐試幫你複盤了,但他們都走了。她說,看吧,當老板沒那麽簡單,即便我給了你總經理助理的頭銜,但你還是做不成複盤這件小事。

那天,她第一次向我解釋為什麽許多人會認為她變得嘮叨了。

她告訴我,若想帶領團隊做好一件事,必須反複強調事情的目的、好處和後果,大家才會理解並行動。簡單的一次指令,達不到任何效果。

這件事也點醒了我。我提出建議時,大家表麵應和,實則內心不認可,甚至嘲諷“她懂什麽”,本質上是不認可我這個“二代”拿著老板賦予的身份或頭銜就來下命令的行為。

真正想獲得團隊成員的服從,隻有做出成績這一條路。

不僅是團隊成員不認可,對於沒有成績的二代,就連父母的耐心也是有限度的。有段時間,我覺得現有的直播視覺效果不夠多樣,於是提出想打造一個新的直播間的想法。恰好,我媽計劃在5樓重新裝修三個高檔直播間,我便趁機給她提了建議。

其實,當時我媽對新直播間的設計已有了想法,但她還是把我叫了過去。於是,我提出將其中一個直播間打造成偏法式居家風格,因為行李箱和女包的真實使用場景多在家庭,而不是工廠或專櫃,這樣更有代入感。

聽我說完後,她非常生氣地否決了,並說我不打糧食,就不要來指導她。言外之意是,我的流量沒有變現,沒有做出業績,就不要指導她做事。

從媽媽口中說出的這些話,令我非常傷心。那一瞬間,我覺得我正在做的事情是不被理解,不被認可的,品牌傳播經理的崗位沒有任何意義。

我試圖向媽媽解釋我的想法,她依然否決,不給我任何機會。從她辦公室出來後,我沒忍住就哭了。

後來我把這段素材放進了視頻中,發布後,很多人質疑我到底是真哭還是假哭。眼淚當然是真的,但是我很難去跟網友解釋不被理解背後的委屈。

自省已成為我每天的必修課,但仍要遭受來自外界的接二連三的打擊與否定,特別是和父母的衝突,真的很傷感情。包括自媒體的工作,即使我每天都在竭盡全力修改,但數據仍可能不佳,負麵反饋也是常有的事情。以上種種,讓我突然覺得接班工作毫無意義。

那次爭吵後,我第“101”次萌生了放棄接班的念頭,但後來我邊哭邊安慰自己,像過去一樣把自己哄好,繼續手頭的工作。到了第二天,生活、工作、接班一切都如過去那樣按部就班。

其實,接班3年多以來,我無數次想放棄,但卻又無數次把自己“哄好”,繼續堅持下去,有時候我也會問自己,不然還能怎麽辦呢?

接班後更理解父母像我父母那輩的企業家,他們白手起家創立企業,往往有著他們那個時期的獨特印記。

比如,我父母堅信吃苦耐勞精神,這種精神和文化慢慢也成為我媽身上鮮明的個人魅力,她本人也成為公司核心精神的代表,不停地在用實際行動影響團隊。

前幾年,我媽提出公司要開展短視頻和直播帶貨業務,這個建議卻遭遇了巨大的反對聲浪。很多員工會覺得自己不是主播也無才藝,為什麽要去做這樣的事情。為了打消團隊的顧慮,她隻能親自下場直播,將這一業務做成功,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證明可行性,員工們才願意跟隨她的步伐,共同推動公司向前發展。

“企二代”接班,要扮演的其實也是凝聚精氣神、為團隊“打樣”的角色。因為一件事,隻有你先做好了,別人才會理解,並跟著你一起前進。

這個想法也逐步在實際的接班中,得到了驗證。

最近,我們開設了一個副線品牌“獨白”,並推出了一款女包,它在首場直播中就售出了5500個,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舞。這讓我意識到,自己長期積累的流量終於有了轉化的可能性,不再僅是一個抽象的數字。

這些正反饋,也讓我得到了更多的認可。我感受最明顯的是大家開始重視我的建議,比如當大家在談論產品如何改進時,也會詢問我的意見,也讓我參與直播選款工作,我在團隊中的話語權有所提升了。

越深入公司業務,我越理解創業時期的父母,甚至更像他們了。我從剛開始接班時的朝九晚五“打工人”、公司螺絲釘的心態,漸漸變成管理者心態,我能感受到公司、團隊對我有了更高的期待值。

我也變得更努力了,工作成了肌肉記憶,經常兩眼一睜就是幹,每天都要計算每一分錢是否都花在了刀刃上,周末偶爾休息一下,我內心還會隱隱有些負罪感,特別是當想到我休息時父母還在辛苦工作,我就會問自己憑什麽休息。

如果滿分是100分的話,我會給我這3年半的接班工作打60分。一方麵,我已經克服了很多困難,對公司的業務模型有了初步了解,但未來還有很多空白的部分等待著我去攻克。

我現在主理的女包品牌“獨白”,未來肯定是公司的一個重點業務,因為在我看來,中國市場缺少兼具優質產品、有調性傳達和合理價格的女包品牌,這一領域大有可為,於我而言,也是一個值得抓住的機會。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一個更強勢大國正在崛起,不是中國,更不是印度
清華博士後之殤:以死明誌背後的驚人真相
美股急升,美國國際貿易法院阻止對等關稅生效
奧巴馬家外兩位女特工內鬥,執勤醜聞引風波
哈佛之後是加州大學?特朗普政府又要下手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白宮:美國需要水電工,而不是哈佛LGBTQ碩士
“川普永遠會退縮”成流行語 川普:那是談判技巧
美國將撤銷“中國學生”簽證 中網嚇壞:人生變一團亂
美國暫停飛機引擎技術出口 中國C919馬上被卡脖子
萬斯大罵:人工智能是“共產主義技術”
“與中共有關聯”?盧比奧:開始撤銷中國學生簽證
承認500美軍在台灣 美前將領國會籲 : 翻倍到千人
馬斯克與特朗普決裂內幕:火星計劃重啟 是關鍵?
“失望”馬斯克離開特朗普政府 媒體稱當天兩人未交談
卡塔爾堅持:要寫清楚飛機是特朗普政府主動要的
英媒披露普京結束衝突條件:書麵承諾停止北約東擴
實拍:女人販子光天化日當街搶孩子 家長急追…(視)
川普關稅遭封殺!CNN曝關鍵一擊出自這家小公司
轟轟烈烈上任 冷冷清清離開 馬斯克告別 特朗普無回應
解放日關稅 芬太尼關稅歸零 川普“因禍得福”下台階?
川普最大司法挫敗!關鍵是“緊急狀態”引發的爭議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4000多萬負債,讓我下決心回國接家裏箱包廠

中國企業家報 2025-05-24 10:18:51


“這3年多,我無數次想放棄,卻又無數次把自己‘哄好’,繼續堅持下去。”

在“繼承家業Vlog”的第二期視頻中,沈若伊第一次用手機記下了自己哭的鏡頭。

那天,作為要繼承家業的二代,她興致勃勃地去給媽媽的直播間提建議,但被潑了“你不打糧食,就不要來指導我”的冷水。

這句話在沈若伊聽起來倍感刺耳,言外之意——自己所爭取的流量沒有任何變現,做不出業績,別講話。沈若伊又爭辯了幾句,但得到的依然是媽媽的反駁。

離開辦公室後,她越想越難受,忍不住掉下眼淚,自己一個人默默哭了一會兒後,又突然想到同事曾提醒自己,傷心也不能獨自消化傷心,記錄下來,也許這段故事之後可以作為素材放在視頻中講講,於是沈若伊隻能邊哭邊架起手機。

傷心也不能“白傷心”,這可能就是流量當道時,一個要接班的廠二代所必須的自我修養。

沈若伊是浙江卡拉揚集團的“接班人”。卡拉揚由其母親張新華和父親沈自洪在1996年創立於浙江省海寧市,是一家集設計、生產、銷售一體化的集團型箱包企業,旗下擁有箱包品牌卡拉羊、獨白等。在2020年之前,卡拉揚線下業務營收占比達78%,巔峰期旗下有3000多家店鋪。

2020年之後,麵對線下銷售縮水的態勢,卡拉揚果斷調整經營策略,核心產品品類轉換為學生書包,重心轉移至線上渠道。2023年,集團年產值達6.3億元,2024年年產值同比增長35%。

2019年,在現實的驅動下,沈若伊逐步進入父母一手創立起來的卡拉羊品牌,從0開始,曾在多個部門學習。現在擔任卡拉羊的品牌傳播經理。

她坦言,在公司工作的3年多時間裏,與資深員工的磨合、與父母的衝突時刻,都令自己無數次想放棄接班。

但在這3年時間裏,她曾打造了一個“芝士箱”,賣了超3500萬元GMV(商品交易總額),她一手策劃的“廠二代”IP賬號也實現了破圈,曾在全網實現超1億的播放量。近期,沈若伊負責的副線品牌“獨白”上線第一場直播,單場售出超5500單。

這些正反饋,對於走在從0到1路上的沈若伊來說,必要且重要,是鼓勵其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作為家中長女,接班已是一件板上釘釘之事,現在的沈若伊也更堅定地相信,未來自己能扛起父母打下的基業。

以下為沈若伊的自述(有刪減):

長女的“驅動力”從我記事起,父母就已經開始創業了,經常早出晚歸,很少管我,更多的時候是爺爺奶奶陪著我。

即便是同一個屋簷下,我和他們也很難見麵,即便見到了,父母經常是處於吵架的狀態。

現在的我可能會理解他們創業初期的爭論,本質上是為了使公司越做越好。但小時候的我,卻因此非常沒有安全感。我還記得那個時候父母吵架時,我經常一邊裝睡,一邊擔心我們家會不會因為父母做箱包而破裂。

種種事跡,都在我心裏埋下了種子,讓我覺得接班做箱包太辛苦了,家人也不適合共事。因此,很長一段時間,我在心理上非常抗拒接班這件事情。

直到2014年,我18歲時,媽媽生下了雙胞胎妹妹,我從家裏的獨生女變成了長女。不知道為何,我逐漸感受到一種從孩子向大人過渡的轉變,肩上有了責任。

在心態轉變的基礎上,2016年公司遭遇了一次重大打擊。當時,因為擔保的問題,公司一下子有了4000多萬元負債,賬麵上僅剩300多萬元,這件事重創了我所有的家人,包括我自己。後來我才知道,當時,父母也是咬著牙支持我把書讀完了。

如果接班有個進度條的話,

這件事情發生後,我心裏已70%接受回國要接班的現實了。

我必須要承擔起父母一手打下的事業。我在大學裏主修的是時尚設計,卡拉揚主營的箱包業務也與時尚設計相關。於是,剛畢業時,我首先想到的是先在外麵積累經驗,再將大公司的時尚設計技能帶回家族企業。

但我真的太天真了。畢業後,我一直未能找到合適的工作。我媽聽說後,就讓我回家上班。她說,每個月給你開5500元工資。就這樣,隔天我就“進廠”了。

初期,我以輪崗的形式嚐試了市場部、攝影組、天貓運營、商品部等多個部門。在商品部的一年多時間裏,我還參加了與華為合作開發智能書包、行李箱的項目,其間還“半工半讀”完成碩士學業。2023年年底,拿到碩士學位的我,正式加入了卡拉揚。

“101次”想放棄接班但真正的接班生活,和我想象中的差異實在是太大了。

在我的賬號下方,有很多網友會認為,老板是發號施令者,隻需說出指令,下屬便去執行。起初,我也是這麽認為的,但很快就被“打臉”了。

去年年初,我被安排在直播間擔任助播崗位,同時兼任我媽也就是總經理的小助理。她說,既然已給我設了總經理助理的職位,那我的思考和行為就應與她保持一致,考慮她所關注的事情。

在一次直播後,她派我給團隊複盤,我沒多想就直接過去了。我本身就是個內向的人,語氣客氣地請大家各自分析直播的優缺點,但大家隻是微笑著不置可否,隨後便散開了,沒有一個人理我。

我很尷尬地對我媽說,我去嚐試幫你複盤了,但他們都走了。她說,看吧,當老板沒那麽簡單,即便我給了你總經理助理的頭銜,但你還是做不成複盤這件小事。

那天,她第一次向我解釋為什麽許多人會認為她變得嘮叨了。

她告訴我,若想帶領團隊做好一件事,必須反複強調事情的目的、好處和後果,大家才會理解並行動。簡單的一次指令,達不到任何效果。

這件事也點醒了我。我提出建議時,大家表麵應和,實則內心不認可,甚至嘲諷“她懂什麽”,本質上是不認可我這個“二代”拿著老板賦予的身份或頭銜就來下命令的行為。

真正想獲得團隊成員的服從,隻有做出成績這一條路。

不僅是團隊成員不認可,對於沒有成績的二代,就連父母的耐心也是有限度的。有段時間,我覺得現有的直播視覺效果不夠多樣,於是提出想打造一個新的直播間的想法。恰好,我媽計劃在5樓重新裝修三個高檔直播間,我便趁機給她提了建議。

其實,當時我媽對新直播間的設計已有了想法,但她還是把我叫了過去。於是,我提出將其中一個直播間打造成偏法式居家風格,因為行李箱和女包的真實使用場景多在家庭,而不是工廠或專櫃,這樣更有代入感。

聽我說完後,她非常生氣地否決了,並說我不打糧食,就不要來指導她。言外之意是,我的流量沒有變現,沒有做出業績,就不要指導她做事。

從媽媽口中說出的這些話,令我非常傷心。那一瞬間,我覺得我正在做的事情是不被理解,不被認可的,品牌傳播經理的崗位沒有任何意義。

我試圖向媽媽解釋我的想法,她依然否決,不給我任何機會。從她辦公室出來後,我沒忍住就哭了。

後來我把這段素材放進了視頻中,發布後,很多人質疑我到底是真哭還是假哭。眼淚當然是真的,但是我很難去跟網友解釋不被理解背後的委屈。

自省已成為我每天的必修課,但仍要遭受來自外界的接二連三的打擊與否定,特別是和父母的衝突,真的很傷感情。包括自媒體的工作,即使我每天都在竭盡全力修改,但數據仍可能不佳,負麵反饋也是常有的事情。以上種種,讓我突然覺得接班工作毫無意義。

那次爭吵後,我第“101”次萌生了放棄接班的念頭,但後來我邊哭邊安慰自己,像過去一樣把自己哄好,繼續手頭的工作。到了第二天,生活、工作、接班一切都如過去那樣按部就班。

其實,接班3年多以來,我無數次想放棄,但卻又無數次把自己“哄好”,繼續堅持下去,有時候我也會問自己,不然還能怎麽辦呢?

接班後更理解父母像我父母那輩的企業家,他們白手起家創立企業,往往有著他們那個時期的獨特印記。

比如,我父母堅信吃苦耐勞精神,這種精神和文化慢慢也成為我媽身上鮮明的個人魅力,她本人也成為公司核心精神的代表,不停地在用實際行動影響團隊。

前幾年,我媽提出公司要開展短視頻和直播帶貨業務,這個建議卻遭遇了巨大的反對聲浪。很多員工會覺得自己不是主播也無才藝,為什麽要去做這樣的事情。為了打消團隊的顧慮,她隻能親自下場直播,將這一業務做成功,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證明可行性,員工們才願意跟隨她的步伐,共同推動公司向前發展。

“企二代”接班,要扮演的其實也是凝聚精氣神、為團隊“打樣”的角色。因為一件事,隻有你先做好了,別人才會理解,並跟著你一起前進。

這個想法也逐步在實際的接班中,得到了驗證。

最近,我們開設了一個副線品牌“獨白”,並推出了一款女包,它在首場直播中就售出了5500個,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舞。這讓我意識到,自己長期積累的流量終於有了轉化的可能性,不再僅是一個抽象的數字。

這些正反饋,也讓我得到了更多的認可。我感受最明顯的是大家開始重視我的建議,比如當大家在談論產品如何改進時,也會詢問我的意見,也讓我參與直播選款工作,我在團隊中的話語權有所提升了。

越深入公司業務,我越理解創業時期的父母,甚至更像他們了。我從剛開始接班時的朝九晚五“打工人”、公司螺絲釘的心態,漸漸變成管理者心態,我能感受到公司、團隊對我有了更高的期待值。

我也變得更努力了,工作成了肌肉記憶,經常兩眼一睜就是幹,每天都要計算每一分錢是否都花在了刀刃上,周末偶爾休息一下,我內心還會隱隱有些負罪感,特別是當想到我休息時父母還在辛苦工作,我就會問自己憑什麽休息。

如果滿分是100分的話,我會給我這3年半的接班工作打60分。一方麵,我已經克服了很多困難,對公司的業務模型有了初步了解,但未來還有很多空白的部分等待著我去攻克。

我現在主理的女包品牌“獨白”,未來肯定是公司的一個重點業務,因為在我看來,中國市場缺少兼具優質產品、有調性傳達和合理價格的女包品牌,這一領域大有可為,於我而言,也是一個值得抓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