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印度反對派發動逼宮莫迪,重提1962年中印之戰

印度反對派發動逼宮莫迪,重提1962年中印之戰

文章來源: 慶彬有理 於 2025-05-24 08:08:4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印巴邊境衝突看似告一段落,印度這邊卻還不消停。莫迪政府在包裝勝利的同時,並沒能完全化解國內爭議。

以國大黨為代表的反對派借此發起“逼宮”,對莫迪現在的“怯戰”言行表現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認為他的表現並沒有體現出印度在南亞大陸的強國地位,反而是“喪權辱國”。

印度反對派發動逼宮莫迪,重提1962年中印之戰

【國大黨對莫迪“怯戰”表現得很不齒】

我們也知道,印度為了包裝勝利,先是在國內召開了為期10天的慶祝活動,還向70多個國家通報了印度在印巴衝突中取得的“重大戰果”,唯獨沒有邀請中國。

不僅如此,接下來莫迪政府還打算派出跨黨派代表團,到其他國家去宣傳。

國大黨對這種做法十分不齒,抨擊為“沒有意義的政治表演”,他們也不可能讓莫迪政府靠這場衝突給自己攬工。

國大黨切入的角度是,既然莫迪政府宣稱取得了大勝,那還和鄰國談什麽停火,乘勝追擊,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才是正確做法。

結果莫迪是怎麽做的?印巴才打了幾天,就和巴基斯坦握手言和,恢複停火不說,還要從前線撤軍,這種情況,還怎麽有資格宣傳勝利?

這種話術,其實就跟國大黨當初質疑中印實控線達成解決方案差不多,隻不過措辭更為直白。

現在國大黨懷疑,莫迪是因為接受了“第三方調解”,才表現得如此怯戰。

而這個第三方,不是中國就是美國。巴基斯坦這段時間,沒少感謝中國在印巴衝突中“主持公道”,為雙方停火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至於美國那邊,也在蹭熱度,特朗普甚至說,是自己促成了印巴停火。

巴基斯坦同樣對這一聲明表示歡迎,反而莫迪政府立刻駁斥,稱根本沒有這一回事,強調停火協議是印巴之間直接達成的,跟美國無關。

靠民粹起家的莫迪政府,實在是不希望看見,在自己處理與鄰國爭端的時候,有第三方出來搶風頭。

不過輿論戰就是這麽不講道理,莫迪政府再怎麽澄清,也不妨礙反對派質疑他為何在衝突中表現得“反常”。

巴基斯坦那邊已經開始論功行賞,陸軍參謀長穆尼爾上將因為成功指揮軍隊,挫敗了印軍的跨境襲擊圖謀,被晉升為司令。

空軍的戰績更加亮眼,打到印度對空戰損失諱莫如深,現任空軍參謀長本來明年就要退休,如今任期破例延長。

反觀印度這邊,除了“慶祝活動”和派代表團之外,沒有一點實際性動作。也難怪國大黨覺得莫迪在這場衝突裏表現得“不爭氣”。

辛格等國大黨領導層,還搬出1962年中國對印自衛反擊戰的舊事,稱中印戰事爆發之後,印度時任總理尼赫魯的表現,值得莫迪學習和借鑒。

不過我們都知道,那場衝突是印度挑釁在先,結果兵敗如山倒,尼赫魯戰前信心滿滿,很快就在一連串的敗仗前認清現實,在1964年就鬱鬱而終。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對1962年的那場衝突,印度同樣包裝成一場勝利,手法和新一輪印巴衝突期間,莫迪政府采取的措施如出一轍。

國大黨專門提到把60年前的往事拿出來炒冷飯,不排除也是對莫迪政府之前處理中印爭端的表現感到失望,想讓莫迪向尼赫魯看齊,把中國這個鄰國也得罪一下。

至於中印峰會的成果能否保留,就不是國大黨這個在野黨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辛格等人要的,是扯下莫迪在印巴衝突的遮羞布,後果用不著他們來顧忌。

偏偏國大黨舉的例子,是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從我們的角度看,一點說服力都沒有,反而從另一個角度證明,莫迪為什麽要選擇與鄰國降級衝突。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印度與鄰國大打出手,都絕非明智之舉。

印度與中國就實控線問題達成解決方案,再到印巴衝突幾天後迅速達成停火,莫迪政府的考量都沒怎麽變過:一旦局勢升級,印度的經濟戰略會被軍事衝突拖垮,苦心營造的國際人設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打回原形”,就和當年的尼赫魯一樣。

印巴各自宣稱大勝,印度選擇自欺欺人,反而能夠微妙地保持地緣安全平衡。如果都像國大黨那樣喊打喊殺,那麽局麵很容易一發不可收拾。

這也暴露了印度政治的一個核心矛盾,莫迪靠民粹成功上台,證明這條路線很吃香,也給自己挖了坑,國大黨為了與之競爭,就必須在同一領域表現得更加極端。

雙方圍繞誰更民粹爭相開展政治表演,表現出來的就是,誰不夠強硬,就無法討選民的歡心,最後對內外政策形成掣肘。印人黨作為執政黨,多少還試圖尋找平衡,國大黨當了十年的反對派,早已經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查看評論(13)

24小時熱點排行

哈佛外籍生禁令"掃到比利時公主",王室回應了
長城汽車魏建軍警告:中國汽車產業"恒大"已經出現
百強縣政府大院太“寒磣”,打了窮縣大基建的臉
通過數據分析,網友們發現全國地鐵公司負債已超4萬億
買賣股票時機"恰到好處",美政界多人涉嫌內幕交易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與哈佛大學激戰正酣,世界多地開始"搶人"
美交通部長簽令:卡車司機不會說英語立刻停職!
台灣國防部長:相信美國對中國犯台企圖仍具威懾
iPhone將漲破3500?分析師示警"美國製造"代價超驚人
哈佛以色列籍猶太學生:感覺我們被當做棋子了
美國的股市,日本的債市,中國的樓市
悉尼華女”被少年圍毆案 警逮7人稱無證據與種族有關
政府效率部迎變局 馬斯克是“功成身退”還是被“清君側”?
興奮劑"自由"?特朗普兒子投資,美將舉辦"鼓勵嗑藥"運動會
印度反對派發動逼宮莫迪,重提1962年中印之戰
特朗普支持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
中國三屆奧運金牌得主因興奮劑檢測呈陽性被禁賽
2起737Max空難346死!波音與美司法部達協議"免刑事起訴"
史無前例的“校園餐”反腐,來了
坐地鐵的工人:泥塵滿身,何以安坐?
奧運冠軍呂小軍,禁賽四年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印度反對派發動逼宮莫迪,重提1962年中印之戰

慶彬有理 2025-05-24 08:08:45

印巴邊境衝突看似告一段落,印度這邊卻還不消停。莫迪政府在包裝勝利的同時,並沒能完全化解國內爭議。

以國大黨為代表的反對派借此發起“逼宮”,對莫迪現在的“怯戰”言行表現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認為他的表現並沒有體現出印度在南亞大陸的強國地位,反而是“喪權辱國”。

印度反對派發動逼宮莫迪,重提1962年中印之戰

【國大黨對莫迪“怯戰”表現得很不齒】

我們也知道,印度為了包裝勝利,先是在國內召開了為期10天的慶祝活動,還向70多個國家通報了印度在印巴衝突中取得的“重大戰果”,唯獨沒有邀請中國。

不僅如此,接下來莫迪政府還打算派出跨黨派代表團,到其他國家去宣傳。

國大黨對這種做法十分不齒,抨擊為“沒有意義的政治表演”,他們也不可能讓莫迪政府靠這場衝突給自己攬工。

國大黨切入的角度是,既然莫迪政府宣稱取得了大勝,那還和鄰國談什麽停火,乘勝追擊,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才是正確做法。

結果莫迪是怎麽做的?印巴才打了幾天,就和巴基斯坦握手言和,恢複停火不說,還要從前線撤軍,這種情況,還怎麽有資格宣傳勝利?

這種話術,其實就跟國大黨當初質疑中印實控線達成解決方案差不多,隻不過措辭更為直白。

現在國大黨懷疑,莫迪是因為接受了“第三方調解”,才表現得如此怯戰。

而這個第三方,不是中國就是美國。巴基斯坦這段時間,沒少感謝中國在印巴衝突中“主持公道”,為雙方停火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至於美國那邊,也在蹭熱度,特朗普甚至說,是自己促成了印巴停火。

巴基斯坦同樣對這一聲明表示歡迎,反而莫迪政府立刻駁斥,稱根本沒有這一回事,強調停火協議是印巴之間直接達成的,跟美國無關。

靠民粹起家的莫迪政府,實在是不希望看見,在自己處理與鄰國爭端的時候,有第三方出來搶風頭。

不過輿論戰就是這麽不講道理,莫迪政府再怎麽澄清,也不妨礙反對派質疑他為何在衝突中表現得“反常”。

巴基斯坦那邊已經開始論功行賞,陸軍參謀長穆尼爾上將因為成功指揮軍隊,挫敗了印軍的跨境襲擊圖謀,被晉升為司令。

空軍的戰績更加亮眼,打到印度對空戰損失諱莫如深,現任空軍參謀長本來明年就要退休,如今任期破例延長。

反觀印度這邊,除了“慶祝活動”和派代表團之外,沒有一點實際性動作。也難怪國大黨覺得莫迪在這場衝突裏表現得“不爭氣”。

辛格等國大黨領導層,還搬出1962年中國對印自衛反擊戰的舊事,稱中印戰事爆發之後,印度時任總理尼赫魯的表現,值得莫迪學習和借鑒。

不過我們都知道,那場衝突是印度挑釁在先,結果兵敗如山倒,尼赫魯戰前信心滿滿,很快就在一連串的敗仗前認清現實,在1964年就鬱鬱而終。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對1962年的那場衝突,印度同樣包裝成一場勝利,手法和新一輪印巴衝突期間,莫迪政府采取的措施如出一轍。

國大黨專門提到把60年前的往事拿出來炒冷飯,不排除也是對莫迪政府之前處理中印爭端的表現感到失望,想讓莫迪向尼赫魯看齊,把中國這個鄰國也得罪一下。

至於中印峰會的成果能否保留,就不是國大黨這個在野黨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辛格等人要的,是扯下莫迪在印巴衝突的遮羞布,後果用不著他們來顧忌。

偏偏國大黨舉的例子,是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從我們的角度看,一點說服力都沒有,反而從另一個角度證明,莫迪為什麽要選擇與鄰國降級衝突。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印度與鄰國大打出手,都絕非明智之舉。

印度與中國就實控線問題達成解決方案,再到印巴衝突幾天後迅速達成停火,莫迪政府的考量都沒怎麽變過:一旦局勢升級,印度的經濟戰略會被軍事衝突拖垮,苦心營造的國際人設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打回原形”,就和當年的尼赫魯一樣。

印巴各自宣稱大勝,印度選擇自欺欺人,反而能夠微妙地保持地緣安全平衡。如果都像國大黨那樣喊打喊殺,那麽局麵很容易一發不可收拾。

這也暴露了印度政治的一個核心矛盾,莫迪靠民粹成功上台,證明這條路線很吃香,也給自己挖了坑,國大黨為了與之競爭,就必須在同一領域表現得更加極端。

雙方圍繞誰更民粹爭相開展政治表演,表現出來的就是,誰不夠強硬,就無法討選民的歡心,最後對內外政策形成掣肘。印人黨作為執政黨,多少還試圖尋找平衡,國大黨當了十年的反對派,早已經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