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美議員組團赴加拿大求“複合”:咱有共同敵人中國啊

美議員組團赴加拿大求“複合”:咱有共同敵人中國啊

文章來源: 國際觀察 於 2025-05-24 07:08:2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Thanks for stopping by ... BUT

The guy you really need to talk to lives at 1600 Pennsylvania Avenue NW, Washington DC

“Five U.S. senators will be in Ottawa Friday for meetings with the Liberal government, including Prime Minister Mark Carney.”#USPoli #cdnpoli pic.twitter.com/7ds1NTq6PQ

— Kevin McConville (@Sensfan001Kevin) May 23, 2025
美政府換屆以來與加拿大關係風波不斷。當地時間5月23日,由4名美國民主黨議員和1名共和黨議員組成代表團造訪渥太華,試圖化解因特朗普的經濟施壓和政治言論引發的緊張局勢。

這些政客們也紛紛各顯“神通”,有人試圖用兩國互助的過往打動對方,有人勸加拿大人忘記不快朝前看,甚至拿共同應對中國等所謂“共同威脅”說事。

據《紐約時報》5月23日報道,美國兩黨議員代表團此訪旨在穩定與加拿大的關係,代表團成員佩戴了美加國旗胸針和紅白友誼手環,與加拿大總理卡尼等高級官員會麵。

“我們深知加拿大對美國各州的重要性,也深知美加關係對兩國的重要性。”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首席民主黨議員、新罕布什爾州參議員珍妮·沙欣(Jeanne Shaheen)說,“我們希望此次會晤能推動積極的討論,確保近幾個月關係中出現的裂痕得以修複,讓我們共同向前邁進。”

除沙欣外,代表團成員還包括弗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蒂姆·凱恩(Tim Kaine)、明尼蘇達州民主黨參議員艾米·克洛布徹(Amy Klobuchar)、佛蒙特州民主黨參議員彼得·韋爾奇(Peter Welch),以及唯一一名共和黨議員、北達科他州參議員凱文·克拉默(Kevin Cramer)。

報道指出,沙欣口中的“裂痕”包括特朗普推行的關稅政策,以及他多次暗示加拿大應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言論——這起初被認為是特朗普的一種幽默或非傳統的談判策略,如今已被廣泛視為對加拿大主權的侮辱和傷害。

“確實存在裂痕,我們都清楚這一點,”韋爾奇說,“我們的目標是讓我們合作共贏,正如從前一樣。”

代表團成員還稱,他們希望聚焦美加如何共同應對共同挑戰。

“無論他過去使用何種策略或手段,我認為現在都已成為過去,” 克拉默在談及特朗普時表示,“我們正向前看,修複這些問題。”

克拉默還挑唆稱,許多人認為美國成了加拿大的對手,但相反,兩國關注真正的“威脅”:中國。

“我相信,我們可以圍繞共同的對手團結起來,整合供應鏈、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應對中國,正是修複關係的重大機遇。”

至於特朗普的吞並威脅,克拉默笑稱:“我們根本不想要第51州——不過如果阿爾伯塔省加入,就能為共和黨增加兩個參議院席位。”

克洛布徹使出了“回憶殺”,她強調美加曾在艱難時刻相互支持,例如在“9.11”事件中,加拿大消防員和急救人員趕赴紐約市協助救援和恢複工作。

“他們是我們的朋友、盟友和夥伴。在我們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等重大挑戰時,我們應該走得更近,而非更遠。”她說。

美國參議員們認為,加強兩國關係刻不容緩。凱恩透露,弗吉尼亞州依賴對加貿易的企業主近期主動要求組團赴加洽談。“從沒有企業集體提出訪加請求,說明我們可能把這段親密關係視為理所當然。”

麵對美國議員們拋出的橄欖枝,加拿大方麵給足了麵子。

加拿大最大貿易團體之一、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協會主席弗拉維奧·沃爾佩(Flavio Volpe)參與了會晤,他表示,雙方和解語氣真誠且具戰略考量:“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雙方在保持獨立性的同時采取和解措辭,短期內解決雙邊問題的共同意願日益增強。”

但美加究竟何時能“破鏡重圓”,還要打個大大的問號。畢竟美國人的傲慢與偏見,可不是一番“甜言蜜語”所能抹去的。

就在本月初美加領導人會晤前夕,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公開表示,他並不看好美國與加拿大能達成協議。在他嘴裏,加拿大都成了“基本上靠美國養活的社會主義政權”。

“他們有他們的社會主義政權,而且基本上是靠美國養活,”他說,“我的意思是,(特朗普)總統一直在指出這一點。我們為什麽要在加拿大生產汽車呢?我們為什麽要在加拿大拍攝電影呢?得了吧。”

至於美政客想拿對付中國來團結加拿大,加媒已經開始反思過去的對華政策了。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早前注意到,在加美關係惡化、氣候目標緊迫以及中國對加拿大實施反製關稅的當下,對華關稅政策顯得愈發不合時宜。

“這是項愚蠢政策,我們當時隻為(對美國)表忠心而跟風行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氣候變化的政治學教授傑西卡·格林(Jessica Green)指出,“時局已變……這項政策顯得更加愚蠢了。”

“加拿大去年失去了自主思考能力,”加拿大城市交通研究與創新聯盟CEO約瑟帕·佩特魯尼克(Josip Petrunic)批評道,“我們在貿易政策上存在思維惰性,總以為隔壁那位是可靠的夥伴。”

查看評論(18)

24小時熱點排行

奧運冠軍呂小軍,禁賽四年
特朗普與哈佛大學激戰正酣,世界多地開始"搶人"
美國的股市,日本的債市,中國的樓市
中國三屆奧運金牌得主因興奮劑檢測呈陽性被禁賽
直擊特朗普時代白宮大裁員 場麵混亂 有人當場哭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交通部長簽令:卡車司機不會說英語立刻停職!
哈佛以色列籍猶太學生:感覺我們被當做棋子了
悉尼華女”被少年圍毆案 警逮7人稱無證據與種族有關
政府效率部迎變局 馬斯克是“功成身退”還是被“清君側”?
興奮劑"自由"?特朗普兒子投資,美將舉辦"鼓勵嗑藥"運動會
印度反對派發動逼宮莫迪,重提1962年中印之戰
台灣國防部長:相信美國對中國犯台企圖仍具威懾
特朗普支持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
法新社:特朗普在削弱美國“軟實力”
看不起印度,是危險的誤判
2起737Max空難346死!波音與美司法部達協議"免刑事起訴"
高中生與教授父親共同署名發表3篇SCI論文 多方回應
拔官傳言不斷!董軍現身 “高調會晤”泰軍最高司令
史無前例的“校園餐”反腐,來了
川普突威脅重課歐盟50%關稅,導火線曝光
通過數據分析,網友們發現全國地鐵公司負債已超4萬億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美議員組團赴加拿大求“複合”:咱有共同敵人中國啊

國際觀察 2025-05-24 07:08:24

Thanks for stopping by ... BUT

The guy you really need to talk to lives at 1600 Pennsylvania Avenue NW, Washington DC

“Five U.S. senators will be in Ottawa Friday for meetings with the Liberal government, including Prime Minister Mark Carney.”#USPoli #cdnpoli pic.twitter.com/7ds1NTq6PQ

— Kevin McConville (@Sensfan001Kevin) May 23, 2025
美政府換屆以來與加拿大關係風波不斷。當地時間5月23日,由4名美國民主黨議員和1名共和黨議員組成代表團造訪渥太華,試圖化解因特朗普的經濟施壓和政治言論引發的緊張局勢。

這些政客們也紛紛各顯“神通”,有人試圖用兩國互助的過往打動對方,有人勸加拿大人忘記不快朝前看,甚至拿共同應對中國等所謂“共同威脅”說事。

據《紐約時報》5月23日報道,美國兩黨議員代表團此訪旨在穩定與加拿大的關係,代表團成員佩戴了美加國旗胸針和紅白友誼手環,與加拿大總理卡尼等高級官員會麵。

“我們深知加拿大對美國各州的重要性,也深知美加關係對兩國的重要性。”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首席民主黨議員、新罕布什爾州參議員珍妮·沙欣(Jeanne Shaheen)說,“我們希望此次會晤能推動積極的討論,確保近幾個月關係中出現的裂痕得以修複,讓我們共同向前邁進。”

除沙欣外,代表團成員還包括弗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蒂姆·凱恩(Tim Kaine)、明尼蘇達州民主黨參議員艾米·克洛布徹(Amy Klobuchar)、佛蒙特州民主黨參議員彼得·韋爾奇(Peter Welch),以及唯一一名共和黨議員、北達科他州參議員凱文·克拉默(Kevin Cramer)。

報道指出,沙欣口中的“裂痕”包括特朗普推行的關稅政策,以及他多次暗示加拿大應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言論——這起初被認為是特朗普的一種幽默或非傳統的談判策略,如今已被廣泛視為對加拿大主權的侮辱和傷害。

“確實存在裂痕,我們都清楚這一點,”韋爾奇說,“我們的目標是讓我們合作共贏,正如從前一樣。”

代表團成員還稱,他們希望聚焦美加如何共同應對共同挑戰。

“無論他過去使用何種策略或手段,我認為現在都已成為過去,” 克拉默在談及特朗普時表示,“我們正向前看,修複這些問題。”

克拉默還挑唆稱,許多人認為美國成了加拿大的對手,但相反,兩國關注真正的“威脅”:中國。

“我相信,我們可以圍繞共同的對手團結起來,整合供應鏈、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應對中國,正是修複關係的重大機遇。”

至於特朗普的吞並威脅,克拉默笑稱:“我們根本不想要第51州——不過如果阿爾伯塔省加入,就能為共和黨增加兩個參議院席位。”

克洛布徹使出了“回憶殺”,她強調美加曾在艱難時刻相互支持,例如在“9.11”事件中,加拿大消防員和急救人員趕赴紐約市協助救援和恢複工作。

“他們是我們的朋友、盟友和夥伴。在我們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等重大挑戰時,我們應該走得更近,而非更遠。”她說。

美國參議員們認為,加強兩國關係刻不容緩。凱恩透露,弗吉尼亞州依賴對加貿易的企業主近期主動要求組團赴加洽談。“從沒有企業集體提出訪加請求,說明我們可能把這段親密關係視為理所當然。”

麵對美國議員們拋出的橄欖枝,加拿大方麵給足了麵子。

加拿大最大貿易團體之一、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協會主席弗拉維奧·沃爾佩(Flavio Volpe)參與了會晤,他表示,雙方和解語氣真誠且具戰略考量:“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雙方在保持獨立性的同時采取和解措辭,短期內解決雙邊問題的共同意願日益增強。”

但美加究竟何時能“破鏡重圓”,還要打個大大的問號。畢竟美國人的傲慢與偏見,可不是一番“甜言蜜語”所能抹去的。

就在本月初美加領導人會晤前夕,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公開表示,他並不看好美國與加拿大能達成協議。在他嘴裏,加拿大都成了“基本上靠美國養活的社會主義政權”。

“他們有他們的社會主義政權,而且基本上是靠美國養活,”他說,“我的意思是,(特朗普)總統一直在指出這一點。我們為什麽要在加拿大生產汽車呢?我們為什麽要在加拿大拍攝電影呢?得了吧。”

至於美政客想拿對付中國來團結加拿大,加媒已經開始反思過去的對華政策了。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早前注意到,在加美關係惡化、氣候目標緊迫以及中國對加拿大實施反製關稅的當下,對華關稅政策顯得愈發不合時宜。

“這是項愚蠢政策,我們當時隻為(對美國)表忠心而跟風行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氣候變化的政治學教授傑西卡·格林(Jessica Green)指出,“時局已變……這項政策顯得更加愚蠢了。”

“加拿大去年失去了自主思考能力,”加拿大城市交通研究與創新聯盟CEO約瑟帕·佩特魯尼克(Josip Petrunic)批評道,“我們在貿易政策上存在思維惰性,總以為隔壁那位是可靠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