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紐約時報:特朗普對巴拿馬運河的危險癡迷

紐約時報:特朗普對巴拿馬運河的危險癡迷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 於 2025-05-23 20:05:4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紐約時報:特朗普對巴拿馬運河的危險癡迷

巴拿馬城

拉丁美洲有一個國家,麵積還不及一個南卡羅來納州,但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卻依賴於它,那就是巴拿馬。

每年,價值2700億美元的美國集裝箱運輸量的40%要通過巴拿馬運河。世界上大約5%的海運貿易也是如此。如果中國和台灣之間爆發衝突,美國海軍將不得不通過運河迅速將潛艇和其他軍艦轉移到太平洋。

去年12月以來,特朗普總統在演講、采訪和Truth Social中多次提到巴拿馬,多次威脅要“收回”1914年至1999年由美國控製的巴拿馬運河。自從提出這些擴張主義要求開始以來,他從巴拿馬保守派總統何塞·勞爾·穆裏諾那裏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讓步,包括開始談判補償美國海軍船隻使用運河的費用、允許美國軍事人員輪轉部署到全國各地由巴拿馬控製的基地。(美國最後一個永久性軍事基地於1999年關閉,也就是美國入侵巴拿馬10年後。)

特朗普的一些要求旨在威懾中國,自2017年巴拿馬與台灣斷交以來,中國在巴拿馬獲得了商業影響力。國務卿魯比奧今年2月訪問巴拿馬時對穆利諾說,中國對運河的影響可能違反了美國與巴拿馬簽訂的一項條約。在與魯比奧交談後,穆利諾表示巴拿馬將退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國稱此舉源於美國的“脅迫”。在特朗普指責中國幹涉運河之後,巴拿馬還審計了中國控製的兩個運河邊港口。



特朗普擔心中國在巴拿馬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並非沒有道理,拜登政府也對巴拿馬保持高度警惕。但目前尚不清楚巴拿馬將從這些讓步中得到什麽回報(如果有的話)。這讓許多已經對政府和國家政治階層感到憤怒的巴拿馬人更加憤怒。

特朗普的最新要求——穆利諾目前已經拒絕——是讓美國商船免費通過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是國家自豪感的象征,也是巴拿馬政府每年約7%至10%的財政預算的來源。學生、工會、環保人士和原住民活動人士在全國各地舉行示威活動,反對政府的政策,不管合理與否,人們普遍的看法是,穆利諾是在向特朗普的壓力屈服,而不是在捍衛巴拿馬的主權。

通過迫使穆利諾一再讓步,特朗普正在削弱一個盟友,導致一個不確定的未來——一個政治、經濟和社會不穩定的巴拿馬會讓美國擔憂,特朗普可能並非有意這樣做,或者他還沒意識到這一點。如果巴拿馬運河岌岌可危,可能會導致一場災難。



巴拿馬運河大西洋一側的阿瓜克拉拉船閘。

作為一個在拉丁美洲各地生活過的寫作和研究者,我從來沒有把巴拿馬列入可能崩潰的國家名單。從1970年到2019年,按人均計算,巴拿馬的經濟增長速度位居世界第16位。在那些年裏,貧困大大減少了。過去十年中,拉丁美洲的經濟年均增長緩慢,僅為0.9%;大約在同一時期,巴拿馬的年均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是這一水平的四倍多。這要歸功於金融、建築、私人投資的繁榮以及巴拿馬對運河的專業管理——1999年美國移交控製權後,巴拿馬對運河進行了現代化、擴建和去政治化的管理。巴拿馬和美國的企業都是受益者,尤其是美國的能源出口商,在運河運力加倍後,他們得以向亞洲輸送更多的液化天然氣。

但在巴拿馬國內,所有這些增長所帶來的利益分配極不均衡。21世紀的前20年,巴拿馬政府在公共教育上的支出占GDP的比例通常低於拉丁美洲的平均水平。根據2022年的數據,學生在標準化考試中的表現比許多該地區的同齡人要差。2023年的一項人口普查報告顯示,在巴拿馬的旱季,整整四分之一的家庭仍然無法獲得一天24小時的飲用水供應。同樣在2023年,巴拿馬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的人獲得了該國一半以上的收入。與此同時,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隻得到3.5%。在拉丁美洲,巴拿馬人是對民主、政黨和公共服務最不滿的國家之一。

2023年10月,這種不滿情緒爆發了。因為一份銅礦開采合同,工會、公立學校教師和抗議者將主要道路關閉了25天,這是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群眾動員。抗議活動的核心是人們普遍認為,政府習慣性地偏袒不透明的私人和外國利益,而不是普通民眾。抗議活動中至少有四人死亡,給巴拿馬造成的損失相當於前一年GDP的2.3%。



現在,同樣的不滿可能會蔓延——這一次,不僅是因為腐敗和不平等等國內不滿,還因為人們感覺穆裏諾把討好特朗普置於巴拿馬利益之上。1月,51%的巴拿馬人認為穆裏諾政府做得很好,但到3月,隻有26%的人這麽認為。幾周前我訪問巴拿馬時,不滿是顯而易見的。“像2023年那樣的抗議活動可能會因為一次嚴重的不公正行為而重新點燃,”律師、學者阿隆索·伊盧利卡告訴我。

3月,穆裏諾通過了一項有爭議的法律,增加雇員對現金即將枯竭的公共養老金體係的繳款。4月23日,幾個公立學校教師工會和一個大型建築工人工會開始罷工,抗議養老金改革、重開一個有爭議的銅礦的舉措,以及穆利諾與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達成的協議,該協議允許美國軍事人員在運河周圍的基地輪轉駐紮。

兩位曾是對手的總統候選人同公民社會領袖一起召開新聞發布會,譴責與美國的協議。今年5月,在穆裏諾暗示該國最大的公立大學是恐怖分子的巢穴之後,數以千計的巴拿馬人在學生的帶領下走上街頭,這似乎是這波騷亂中規模最大的示威活動。

現在,穆裏諾麵臨著來自私營部門的呼籲,要求他控製街道,清除抗議者設置的路障,這些路障已使博卡斯德爾托羅省陷入癱瘓。他承諾,“無論付出什麽代價,一定不會讓這個國家陷入停擺。”但如果抗議活動升級,政府進一步被削弱,穆裏諾在解決美國對中國或運河供水的擔憂方麵就不會那麽成功了。氣候變化和幹旱對運河供水的影響已經導致通過運河的運輸量時有下降,並提高了美國出口商的成本。

如果特朗普及其政府繼續公開努力爭取新的讓步,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削弱穆裏諾政府。周三,美國駐巴拿馬大使訪問了巴拿馬運河,並在X上發帖說,他將努力確保美國政府船隻免費通行。更低調的外交手段將更有效地推進美國的利益,風險也更低。

不幸的是,特朗普已經認識到,“奪回運河”這樣的威脅,如果是針對巴拿馬這樣的小國而非加拿大或丹麥,實際上是可以奏效的——盡管公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正隨著每一次要挾的升級而不斷加深。



如果特朗普想要完全奪回運河,進入美國領土擴張的新時代,一個不穩定的巴拿馬政府會對他有利。如果真的著手收回運河——使用關稅、製裁或其他手段迫使巴拿馬政府政府交出運河——將點燃這個國家的怒火。對巴拿馬、美國和世界來說,這可能才是最大的風險。

查看評論(3)

24小時熱點排行

特朗普與哈佛大學激戰正酣,世界多地開始"搶人"
中國三屆奧運金牌得主因興奮劑檢測呈陽性被禁賽
直擊特朗普時代白宮大裁員 場麵混亂 有人當場哭了
高中生與教授父親共同署名發表3篇SCI論文 多方回應
全紅嬋退賽,陳芋汐攜手新搭檔出戰雙人10米跳台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交通部長簽令:卡車司機不會說英語立刻停職!
哈佛以色列籍猶太學生:感覺我們被當做棋子了
美國的股市,日本的債市,中國的樓市
悉尼華女”被少年圍毆案 警逮7人稱無證據與種族有關
維吾爾族人被迫加工漁產品,全球海鮮供應鏈遭汙染
哈佛是如何得罪的特朗普:七年怨恨,終得清算!
政府效率部迎變局 馬斯克是“功成身退”還是被“清君側”?
興奮劑"自由"?特朗普兒子投資,美將舉辦"鼓勵嗑藥"運動會
印度反對派發動逼宮莫迪,重提1962年中印之戰
川普突威脅重課歐盟50%關稅,導火線曝光
台灣國防部長:相信美國對中國犯台企圖仍具威懾
法新社:特朗普在削弱美國“軟實力”
看不起印度,是危險的誤判
2起737Max空難346死!波音與美司法部達協議"免刑事起訴"
特朗普支持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
拔官傳言不斷!董軍現身 “高調會晤”泰軍最高司令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紐約時報:特朗普對巴拿馬運河的危險癡迷

紐約時報 2025-05-23 20:05:45
紐約時報:特朗普對巴拿馬運河的危險癡迷

巴拿馬城

拉丁美洲有一個國家,麵積還不及一個南卡羅來納州,但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卻依賴於它,那就是巴拿馬。

每年,價值2700億美元的美國集裝箱運輸量的40%要通過巴拿馬運河。世界上大約5%的海運貿易也是如此。如果中國和台灣之間爆發衝突,美國海軍將不得不通過運河迅速將潛艇和其他軍艦轉移到太平洋。

去年12月以來,特朗普總統在演講、采訪和Truth Social中多次提到巴拿馬,多次威脅要“收回”1914年至1999年由美國控製的巴拿馬運河。自從提出這些擴張主義要求開始以來,他從巴拿馬保守派總統何塞·勞爾·穆裏諾那裏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讓步,包括開始談判補償美國海軍船隻使用運河的費用、允許美國軍事人員輪轉部署到全國各地由巴拿馬控製的基地。(美國最後一個永久性軍事基地於1999年關閉,也就是美國入侵巴拿馬10年後。)

特朗普的一些要求旨在威懾中國,自2017年巴拿馬與台灣斷交以來,中國在巴拿馬獲得了商業影響力。國務卿魯比奧今年2月訪問巴拿馬時對穆利諾說,中國對運河的影響可能違反了美國與巴拿馬簽訂的一項條約。在與魯比奧交談後,穆利諾表示巴拿馬將退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國稱此舉源於美國的“脅迫”。在特朗普指責中國幹涉運河之後,巴拿馬還審計了中國控製的兩個運河邊港口。



特朗普擔心中國在巴拿馬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並非沒有道理,拜登政府也對巴拿馬保持高度警惕。但目前尚不清楚巴拿馬將從這些讓步中得到什麽回報(如果有的話)。這讓許多已經對政府和國家政治階層感到憤怒的巴拿馬人更加憤怒。

特朗普的最新要求——穆利諾目前已經拒絕——是讓美國商船免費通過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是國家自豪感的象征,也是巴拿馬政府每年約7%至10%的財政預算的來源。學生、工會、環保人士和原住民活動人士在全國各地舉行示威活動,反對政府的政策,不管合理與否,人們普遍的看法是,穆利諾是在向特朗普的壓力屈服,而不是在捍衛巴拿馬的主權。

通過迫使穆利諾一再讓步,特朗普正在削弱一個盟友,導致一個不確定的未來——一個政治、經濟和社會不穩定的巴拿馬會讓美國擔憂,特朗普可能並非有意這樣做,或者他還沒意識到這一點。如果巴拿馬運河岌岌可危,可能會導致一場災難。



巴拿馬運河大西洋一側的阿瓜克拉拉船閘。

作為一個在拉丁美洲各地生活過的寫作和研究者,我從來沒有把巴拿馬列入可能崩潰的國家名單。從1970年到2019年,按人均計算,巴拿馬的經濟增長速度位居世界第16位。在那些年裏,貧困大大減少了。過去十年中,拉丁美洲的經濟年均增長緩慢,僅為0.9%;大約在同一時期,巴拿馬的年均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是這一水平的四倍多。這要歸功於金融、建築、私人投資的繁榮以及巴拿馬對運河的專業管理——1999年美國移交控製權後,巴拿馬對運河進行了現代化、擴建和去政治化的管理。巴拿馬和美國的企業都是受益者,尤其是美國的能源出口商,在運河運力加倍後,他們得以向亞洲輸送更多的液化天然氣。

但在巴拿馬國內,所有這些增長所帶來的利益分配極不均衡。21世紀的前20年,巴拿馬政府在公共教育上的支出占GDP的比例通常低於拉丁美洲的平均水平。根據2022年的數據,學生在標準化考試中的表現比許多該地區的同齡人要差。2023年的一項人口普查報告顯示,在巴拿馬的旱季,整整四分之一的家庭仍然無法獲得一天24小時的飲用水供應。同樣在2023年,巴拿馬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的人獲得了該國一半以上的收入。與此同時,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隻得到3.5%。在拉丁美洲,巴拿馬人是對民主、政黨和公共服務最不滿的國家之一。

2023年10月,這種不滿情緒爆發了。因為一份銅礦開采合同,工會、公立學校教師和抗議者將主要道路關閉了25天,這是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群眾動員。抗議活動的核心是人們普遍認為,政府習慣性地偏袒不透明的私人和外國利益,而不是普通民眾。抗議活動中至少有四人死亡,給巴拿馬造成的損失相當於前一年GDP的2.3%。



現在,同樣的不滿可能會蔓延——這一次,不僅是因為腐敗和不平等等國內不滿,還因為人們感覺穆裏諾把討好特朗普置於巴拿馬利益之上。1月,51%的巴拿馬人認為穆裏諾政府做得很好,但到3月,隻有26%的人這麽認為。幾周前我訪問巴拿馬時,不滿是顯而易見的。“像2023年那樣的抗議活動可能會因為一次嚴重的不公正行為而重新點燃,”律師、學者阿隆索·伊盧利卡告訴我。

3月,穆裏諾通過了一項有爭議的法律,增加雇員對現金即將枯竭的公共養老金體係的繳款。4月23日,幾個公立學校教師工會和一個大型建築工人工會開始罷工,抗議養老金改革、重開一個有爭議的銅礦的舉措,以及穆利諾與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達成的協議,該協議允許美國軍事人員在運河周圍的基地輪轉駐紮。

兩位曾是對手的總統候選人同公民社會領袖一起召開新聞發布會,譴責與美國的協議。今年5月,在穆裏諾暗示該國最大的公立大學是恐怖分子的巢穴之後,數以千計的巴拿馬人在學生的帶領下走上街頭,這似乎是這波騷亂中規模最大的示威活動。

現在,穆裏諾麵臨著來自私營部門的呼籲,要求他控製街道,清除抗議者設置的路障,這些路障已使博卡斯德爾托羅省陷入癱瘓。他承諾,“無論付出什麽代價,一定不會讓這個國家陷入停擺。”但如果抗議活動升級,政府進一步被削弱,穆裏諾在解決美國對中國或運河供水的擔憂方麵就不會那麽成功了。氣候變化和幹旱對運河供水的影響已經導致通過運河的運輸量時有下降,並提高了美國出口商的成本。

如果特朗普及其政府繼續公開努力爭取新的讓步,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削弱穆裏諾政府。周三,美國駐巴拿馬大使訪問了巴拿馬運河,並在X上發帖說,他將努力確保美國政府船隻免費通行。更低調的外交手段將更有效地推進美國的利益,風險也更低。

不幸的是,特朗普已經認識到,“奪回運河”這樣的威脅,如果是針對巴拿馬這樣的小國而非加拿大或丹麥,實際上是可以奏效的——盡管公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正隨著每一次要挾的升級而不斷加深。



如果特朗普想要完全奪回運河,進入美國領土擴張的新時代,一個不穩定的巴拿馬政府會對他有利。如果真的著手收回運河——使用關稅、製裁或其他手段迫使巴拿馬政府政府交出運河——將點燃這個國家的怒火。對巴拿馬、美國和世界來說,這可能才是最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