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核酸大王變追債狂人,張核子起訴多地衛健局

核酸大王變追債狂人,張核子起訴多地衛健局

文章來源: 鳳凰網財經 於 2025-05-19 18:13:1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直接起訴衛健局要賬!時隔多年,昔日“核酸大王”張核子被再次推上輿論風口。

自去年開始,張核子麾下深圳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以“服務合同糾紛”為由,劍指莆田市、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等多地衛生健康管理局,追討檢測款。

向核酸檢測企業要居高不下的應收賬款,是當今類似第三方檢驗所如金域、迪安等遇到的第一大難題。但是,直接起訴衛健局似乎隻有張核子一人。此次核子華曦起訴的多為三四線城市衛健部門,案由均為"服務合同糾紛"。這場訴訟風暴,不僅撕開了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盤根錯節的回款困局,更將資本與公共利益博弈的暗瘡暴露在聚光燈下。

針對張核子起訴多地衛健局一事,一位深圳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的員工對鳳凰網《公司研究院》指出:“具體情況並不清楚。”另一位疫情期間曾在深圳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工作過的員工則表示:“疫情期間該實驗室為很多衛生健康管理局做了檢測,應該是要錢沒要回來,具體情況不了解。”

據黑池財經報道,一家衛健局工作人員表示,確實係核酸檢測費所導致的糾紛,已經和解,金額不大,“具體金額不便透露。”

01 華曦醫學實驗室曾因核酸檢測問題多次被處罰

幾年前,張核子憑借創辦的核子基因公司,在新冠疫情中構建起覆蓋全國的“核酸檢測帝國”。愛企查顯示,深圳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成立於2015年7月,正是由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以下簡稱“核子基因”),其法定代表人為張核子。

深圳市商業聯合會微信公眾號曾在2022年3月發布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核子基因主動承擔防疫職責,作為深圳第一家通過審批的核酸檢測機構,是深圳市疫情防控的最大服務商。

其曾參與支援深圳、武漢、北京、張家界、大連、南京等全國大部分突發性疫情的抗疫工作。有信息顯示,華曦實驗室曾參與抗疫工作,包括在武漢地區提供核酸檢測服務。張核子的核酸公司,也在數不盡的核酸檢測人次中,賺得盆滿缽滿。

一根棉簽攪動天下諸喉,使得有人利令智昏,有人顛倒陰陽。張核子曾掀起核酸“風暴”。2022年底,因核酸結果造假事件,張核子就被推上過風口浪尖。

2022年11月,蘭州市七裏河區在轉運一批陽性感染者的時候發現:個別待轉運群眾健康碼居然顯示“核酸結果呈陰性”。11月25日蘭州市衛健委發布了通報稱:“蘭州核子華曦實驗室工作人員誤將個別核酸檢測異常人員名單信息錄入陰性人員信息包中上傳至工作係統,使個別待轉運人員健康碼顯示核酸檢測陰性。”

無獨有偶,核子華曦相關的實驗室被罰不止於此次。據不完全梳理,2020年以來,邢台、長沙、蘭州、深圳等多地核子華曦相關的實驗室均被當地開出罰單,涉及原因包括涉嫌謊報檢測結果、對工作人員管理不嚴格、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等。2021年1月,濟南華曦醫學檢驗有限公司因“謊報隆堯縣核酸檢測結果”被通報,導致當地新增確診病例。同年5月,杭州核子華曦因消毒流程不規範被警告處罰。

與處罰相比,張核子的商業版圖也暗藏風險。愛企查App顯示,張核子名下關聯16家企業,涉及基因科技、醫學檢驗等領域,目前其中5家為開業狀態,包括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核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長沙核子華曦醫學檢驗有限公司等。在上述為開業狀態的企業中,張核子擔任2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5家企業任監事、執行董事等高管職務,並持有1家企業股份。

風險信息顯示,2月10日,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張核子因在一勞動爭議案件中,公司未按期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被限製高消費。

02 從“核酸大王”到“討債狂人”

回顧張核子的人生軌跡是棄醫從警後再創業。張核子出生在湖南永州的一個普通人家。其父是一位中學物理老師,給他取這個名字是想讓孩子成為科學家。他還有兩個弟弟,分別是張電子和張原子。張核子與妻子巴穎是同校不同屆的校友,兩人共同創業。

中國醫科大學碩士畢業的張核子,早年以高新技術人才身份參與籌建深圳市公安局DNA鑒定中心,從此端上了鐵飯碗,而巴穎則任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可是張核子並不滿足,先是創辦別墅裝飾公司,賺了第一桶金之後2012年創立核子基因後,主要做輔助司法案件破案、親子鑒定、遺傳病篩查、兒童天賦篩查等各類基因檢測。

也許是疫情給予了張核子機會。當第一份核酸樣本在生物安全櫃裏顯影時,這個曾在司法鑒定領域鬱鬱不得誌的男人,突然嗅到了命運的轉折點。核子基因在疫情期間覆蓋45個城市,自稱累計檢測超7億人次,被稱為“核酸大王”。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後,核子華曦實驗室通過“直營+加盟”模式迅速擴張,年利潤宣稱可達500萬元的“地級市獨家代理”模式更引發行業側目。這種“低投入高杠杆”的模式,配合疫情期間核酸檢測的剛需,讓核子基因在兩年間吸納了2300多名加盟商。

觀察者網報道,據估算,在 2020 - 2022 年核酸檢測業務高峰期,核子基因的營收可能高達數億元,利潤十分可觀。僅在 2021 年,核子基因旗下部分實驗室的月檢測量就突破了千萬人次,按照當時的檢測價格計算,月營收可達數千萬元。

詭異的是,核子基因旗下的核酸檢測公司多次鬧出“烏龍”或結果出錯,卻依然能在各地高歌猛進。到2022年高峰時,核子係已在全國45城開設565個檢測點,累計檢測7億人次。然而,快速擴張是把雙刃劍。這樣一家關聯機構遍布全國的核酸檢測機構,如今卻成為全民口誅筆伐的對象。不斷累積的是暗礁——蘭州衛健委通報的“核酸造假”事件、網友扒出的“疫情跟著核子開到哪就爆到哪”的時間線,以及張核子本人因合同糾紛被法院限製高消費。

張核子也說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之一,是“讓基因技術滲透到老百姓的生活中,讓人類的壽命延長10歲以上”,“在全國布局100家實驗室,10000家核子基因健康中心”。

隻是疫情後,張核子企業的業務量銳減,公司資金鏈吃緊。2025年初,張核子及核子基因因20萬元勞動爭議被法院限製高消費,名下多家公司已注銷。2024年3月,張核子發布視頻宣布入駐抖音,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目前粉絲數超過5萬人。此外,核子基因在疫情後已嚐試轉向房地產、預製菜等領域,但此次訴訟又讓人們想起了他的“核酸標簽”。

踩著疫情紅利最後的尾巴,不少核酸檢測公司加快了IPO上市步伐,但是因“從嚴審核”至今核子基因未上市成功。從裝飾公司老板到核酸檢測巨頭,張核子的商業路徑始終伴隨著資本狂歡與監管爭議。當“核酸造富”時代過去,曾經的“核酸大王”徒留悲傷,走上了討債路。

查看評論(4)

24小時熱點排行

存款利率全麵下跌,年輕人開始流行攢“新三金”
奧運冠軍呂小軍,禁賽四年
特朗普與哈佛大學激戰正酣,世界多地開始"搶人"
史無前例的“校園餐”反腐,來了
美國的股市,日本的債市,中國的樓市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交通部長簽令:卡車司機不會說英語立刻停職!
台灣國防部長:相信美國對中國犯台企圖仍具威懾
哈佛以色列籍猶太學生:感覺我們被當做棋子了
哈佛外籍生禁令"掃到比利時公主",王室回應了
通過數據分析,網友們發現全國地鐵公司負債已超4萬億
悉尼華女”被少年圍毆案 警逮7人稱無證據與種族有關
iPhone將漲破3500?分析師示警"美國製造"代價超驚人
政府效率部迎變局 馬斯克是“功成身退”還是被“清君側”?
興奮劑"自由"?特朗普兒子投資,美將舉辦"鼓勵嗑藥"運動會
印度反對派發動逼宮莫迪,重提1962年中印之戰
特朗普支持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
2起737Max空難346死!波音與美司法部達協議"免刑事起訴"
中國三屆奧運金牌得主因興奮劑檢測呈陽性被禁賽
長城汽車魏建軍警告:中國汽車產業"恒大"已經出現
法新社:特朗普在削弱美國“軟實力”
高中生與教授父親共同署名發表3篇SCI論文 多方回應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核酸大王變追債狂人,張核子起訴多地衛健局

鳳凰網財經 2025-05-19 18:13:17



直接起訴衛健局要賬!時隔多年,昔日“核酸大王”張核子被再次推上輿論風口。

自去年開始,張核子麾下深圳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以“服務合同糾紛”為由,劍指莆田市、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等多地衛生健康管理局,追討檢測款。

向核酸檢測企業要居高不下的應收賬款,是當今類似第三方檢驗所如金域、迪安等遇到的第一大難題。但是,直接起訴衛健局似乎隻有張核子一人。此次核子華曦起訴的多為三四線城市衛健部門,案由均為"服務合同糾紛"。這場訴訟風暴,不僅撕開了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盤根錯節的回款困局,更將資本與公共利益博弈的暗瘡暴露在聚光燈下。

針對張核子起訴多地衛健局一事,一位深圳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的員工對鳳凰網《公司研究院》指出:“具體情況並不清楚。”另一位疫情期間曾在深圳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工作過的員工則表示:“疫情期間該實驗室為很多衛生健康管理局做了檢測,應該是要錢沒要回來,具體情況不了解。”

據黑池財經報道,一家衛健局工作人員表示,確實係核酸檢測費所導致的糾紛,已經和解,金額不大,“具體金額不便透露。”

01 華曦醫學實驗室曾因核酸檢測問題多次被處罰

幾年前,張核子憑借創辦的核子基因公司,在新冠疫情中構建起覆蓋全國的“核酸檢測帝國”。愛企查顯示,深圳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實驗室成立於2015年7月,正是由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以下簡稱“核子基因”),其法定代表人為張核子。

深圳市商業聯合會微信公眾號曾在2022年3月發布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核子基因主動承擔防疫職責,作為深圳第一家通過審批的核酸檢測機構,是深圳市疫情防控的最大服務商。

其曾參與支援深圳、武漢、北京、張家界、大連、南京等全國大部分突發性疫情的抗疫工作。有信息顯示,華曦實驗室曾參與抗疫工作,包括在武漢地區提供核酸檢測服務。張核子的核酸公司,也在數不盡的核酸檢測人次中,賺得盆滿缽滿。

一根棉簽攪動天下諸喉,使得有人利令智昏,有人顛倒陰陽。張核子曾掀起核酸“風暴”。2022年底,因核酸結果造假事件,張核子就被推上過風口浪尖。

2022年11月,蘭州市七裏河區在轉運一批陽性感染者的時候發現:個別待轉運群眾健康碼居然顯示“核酸結果呈陰性”。11月25日蘭州市衛健委發布了通報稱:“蘭州核子華曦實驗室工作人員誤將個別核酸檢測異常人員名單信息錄入陰性人員信息包中上傳至工作係統,使個別待轉運人員健康碼顯示核酸檢測陰性。”

無獨有偶,核子華曦相關的實驗室被罰不止於此次。據不完全梳理,2020年以來,邢台、長沙、蘭州、深圳等多地核子華曦相關的實驗室均被當地開出罰單,涉及原因包括涉嫌謊報檢測結果、對工作人員管理不嚴格、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等。2021年1月,濟南華曦醫學檢驗有限公司因“謊報隆堯縣核酸檢測結果”被通報,導致當地新增確診病例。同年5月,杭州核子華曦因消毒流程不規範被警告處罰。

與處罰相比,張核子的商業版圖也暗藏風險。愛企查App顯示,張核子名下關聯16家企業,涉及基因科技、醫學檢驗等領域,目前其中5家為開業狀態,包括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核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長沙核子華曦醫學檢驗有限公司等。在上述為開業狀態的企業中,張核子擔任2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5家企業任監事、執行董事等高管職務,並持有1家企業股份。

風險信息顯示,2月10日,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張核子因在一勞動爭議案件中,公司未按期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被限製高消費。

02 從“核酸大王”到“討債狂人”

回顧張核子的人生軌跡是棄醫從警後再創業。張核子出生在湖南永州的一個普通人家。其父是一位中學物理老師,給他取這個名字是想讓孩子成為科學家。他還有兩個弟弟,分別是張電子和張原子。張核子與妻子巴穎是同校不同屆的校友,兩人共同創業。

中國醫科大學碩士畢業的張核子,早年以高新技術人才身份參與籌建深圳市公安局DNA鑒定中心,從此端上了鐵飯碗,而巴穎則任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主治醫師。可是張核子並不滿足,先是創辦別墅裝飾公司,賺了第一桶金之後2012年創立核子基因後,主要做輔助司法案件破案、親子鑒定、遺傳病篩查、兒童天賦篩查等各類基因檢測。

也許是疫情給予了張核子機會。當第一份核酸樣本在生物安全櫃裏顯影時,這個曾在司法鑒定領域鬱鬱不得誌的男人,突然嗅到了命運的轉折點。核子基因在疫情期間覆蓋45個城市,自稱累計檢測超7億人次,被稱為“核酸大王”。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後,核子華曦實驗室通過“直營+加盟”模式迅速擴張,年利潤宣稱可達500萬元的“地級市獨家代理”模式更引發行業側目。這種“低投入高杠杆”的模式,配合疫情期間核酸檢測的剛需,讓核子基因在兩年間吸納了2300多名加盟商。

觀察者網報道,據估算,在 2020 - 2022 年核酸檢測業務高峰期,核子基因的營收可能高達數億元,利潤十分可觀。僅在 2021 年,核子基因旗下部分實驗室的月檢測量就突破了千萬人次,按照當時的檢測價格計算,月營收可達數千萬元。

詭異的是,核子基因旗下的核酸檢測公司多次鬧出“烏龍”或結果出錯,卻依然能在各地高歌猛進。到2022年高峰時,核子係已在全國45城開設565個檢測點,累計檢測7億人次。然而,快速擴張是把雙刃劍。這樣一家關聯機構遍布全國的核酸檢測機構,如今卻成為全民口誅筆伐的對象。不斷累積的是暗礁——蘭州衛健委通報的“核酸造假”事件、網友扒出的“疫情跟著核子開到哪就爆到哪”的時間線,以及張核子本人因合同糾紛被法院限製高消費。

張核子也說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之一,是“讓基因技術滲透到老百姓的生活中,讓人類的壽命延長10歲以上”,“在全國布局100家實驗室,10000家核子基因健康中心”。

隻是疫情後,張核子企業的業務量銳減,公司資金鏈吃緊。2025年初,張核子及核子基因因20萬元勞動爭議被法院限製高消費,名下多家公司已注銷。2024年3月,張核子發布視頻宣布入駐抖音,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目前粉絲數超過5萬人。此外,核子基因在疫情後已嚐試轉向房地產、預製菜等領域,但此次訴訟又讓人們想起了他的“核酸標簽”。

踩著疫情紅利最後的尾巴,不少核酸檢測公司加快了IPO上市步伐,但是因“從嚴審核”至今核子基因未上市成功。從裝飾公司老板到核酸檢測巨頭,張核子的商業路徑始終伴隨著資本狂歡與監管爭議。當“核酸造富”時代過去,曾經的“核酸大王”徒留悲傷,走上了討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