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5月14日報道,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輝瑞門”訴訟中敗訴。歐盟法院14日裁定,歐盟委員會在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期拒絕公布馮德萊恩與輝瑞CEO之間的通信記錄,但歐盟委員會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來證明這一做法的合理性。
“輝瑞門”事件涉及歐盟在2021年與美國醫藥巨頭輝瑞公司達成的新冠疫苗交易。根據雙方敲定的合同,歐盟承諾購買多達18億劑輝瑞新冠疫苗。美國《紐約時報》後來爆料稱,在談判過程中,馮德萊恩曾私下通過短信與輝瑞CEO阿爾伯特·布拉進行交流。
《紐約時報》曾要求歐盟委員會公布馮德萊恩與布拉之間的通信記錄,但遭到歐盟委員會拒絕。歐盟委員會稱,馮德萊恩沒有保留這些短信,相關記錄也不符合歐盟申請信息自由的條件。2022年,《紐約時報》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強製披露這些短信。
當地時間5月14日,歐盟普通法院作出裁決,支持《紐約時報》對歐盟委員會提出的質疑,認定歐盟委員會沒有作出合理的解釋。
“委員會未能以合理的方式說明,為什麽它認為在采購新冠疫苗期間的短信交流不包含重要信息……必須確保這些信息得到保留,”法院在一份聲明中說,“委員會不能隻聲稱沒有保留所要求的記錄,還必須提供可信的解釋,向公眾和法院說明為什麽找不到記錄。”
對於這一裁決,歐盟委員會回應稱:“對委員會和馮德萊恩主席來說,透明度一直是最重要的。我們將繼續嚴格遵守現有的堅實法律框架,以履行我們的義務。”歐盟委員會表示,將“仔細研究普通法院的裁決”並決定下一步行動,包括提供更加詳細的解釋。
《紐約時報》則對裁決結果表示讚賞,該報在一份聲明中說:“今天的裁決是歐盟透明度和問責機製的一次勝利,這發出了強有力的信息,即短信記錄並非不受公眾監督。”
輝瑞公司沒有麵臨任何不當行為指控,但拒絕就裁決結果發表評論。
“政客新聞網”歐洲版認為,爭議的關鍵在於,短信是否應該被歸類為文檔,從而在透明度框架下對外公布。雖然許多活動人士表示,在涉及政策製定時,短信應該和其他官方溝通渠道一樣處理,但歐盟委員會並不認可這一觀點。
荷蘭的歐洲議會議員拉克爾·加西亞·埃米達-範德瓦勒(Raquel García Hermida-van der
Walle)認為,歐盟委員會的行為是“對透明度的打擊”,“人們隻是想知道,決策是如何作出的,即使它是通過短信完成的。”
“政客新聞網”評論稱,裁決結果可能對歐盟的透明度和問責機製產生巨大影響,並對馮德萊恩的聲譽造成重大打擊。彭博社也指出,盡管歐盟委員會可以就裁決結果向歐盟法院提出上訴,但這將使馮德萊恩陷入尷尬境地,同時影響歐盟行政部門處理短信的方式。
在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期,歐盟不遺餘力地搶購輝瑞等醫藥公司研製的新冠疫苗。然而,采購疫苗數量過多使歐盟遭受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大量疫苗最終被白白浪費。“政客新聞網”2023年12月曾報道稱,歐盟國家至少銷毀了2.15億劑疫苗,價值超過4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