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內娛成了“塌房元年”,一點風吹草動醞釀一起塌方事件。
這次,輪到曾黎了。
粉絲送的禮物被倒賣,經確認公司是內部工作人員個人行為,曾黎本人不知情。
公司的問題,卻讓粉絲手寫致歉信。
工作室被指傲慢公關態度,失去人心。
曾黎本人對此隻表示“不介入爭端”。
“感恩相遇,緣分已盡,祝你平安幸福”
這位粉絲帶著祝福脫粉。
追星女孩的遭遇像是一塊石頭掉入水中,激起一陣狂瀾。
跟很多明星的惡劣塌房事件不同,有人認為曾黎本不該在這樣的事情上失去人心,隨便拉出一兩個工作人員出來給一個交代,平息眾怒即可。
出問題盡量減少藝人處在輿論漩渦的解決問題是娛樂圈公關常態,隻要給一個合理的說法,一些小事完全可以避免。
但是工作室的疏忽,導致女藝人淪陷輿論風波。
曾黎一路走來星途坎坷,熬到中年才踏出一條上行路,在一群中年演員中占據一些人氣。
此次事件失了觀眾緣,不禁令人為之唏噓。
曾黎從小被送進少年宮學習,父母支持走藝術道路,很小的時候就深造各項技能。
她很聰明,有學習天賦,在少年宮的學習進行形體、聲樂和舞蹈全麵學習。
外在形象和內在藝術修養得到專業訓練為後來的演藝生涯打下紮實基礎。
前期的天賦好底子和後天修煉,她後來加入紅領巾歌舞團,同時開始學習藝術體操。
嗓音條件優異,因此在中國戲曲學院附屬中等戲曲學校在各省內選擇京劇苗子的時候被選中。
學有所成後被分配到湖北省京劇團工作。
一路走來順風順水,但因為對更大的舞台有期待,京劇團的演出較少,她選擇繼續求學,進入了中央戲劇學院。
高校知名度高,進入學校的學生都是百裏挑一的學生,各方麵能力具備。
劇組主動走上門的很多,也有一些人看到機會主動自薦,一邊學習一邊接戲。
同班同學大學期間開始提前闖事業,踏足娛樂圈發展,很快就因為一部電影或電視劇走進觀眾視野而火了起來。
同學吃到演員的紅利,周圍的人蠢蠢欲動,紛紛為畢業後做準備,尋找自己的出路。
曾黎卻很沉得住氣,聽從老師的話,走自己的路。
抱著與其在社會上拍一些所謂的爛戲,不如在學校踏踏實實學習鑽研的心態,四年校園時光裏她都沒拍過一部戲。
畢業後,24歲開始接到人生中的第一部劇《本家兄弟》。
2003年,《男才女貌》在央視熱播,涵蓋全國範圍內的播出覆蓋率,讓各地觀眾有第一印象。
劇中的女主角其實是林心如,曾黎的女二號顏如玉雖然令人討厭的角色,外貌辨識度卻讓她劇中的形象停留得更久。
顏如玉,人如其名的美麗蓋過林心如,即便是個不討喜“反派”,一張臉卻能讓劇迷少一分針對 多一分驚歎。
曾黎最深入人心的角色是《新聊齋誌異之畫皮》中的?梅三娘?,柳葉般彎曲的眉毛,烈焰紅唇和媚眼如絲,曼妙身姿下是無盡的風情萬種。
絕色佳人的形象和慘遭渣男背叛迫害的可憐身世,梅三娘成為聊齋係列的意難平之一。
“顏值即正義”這句話對她而言,不止在電視劇裏起作用,現實生活同樣有效。
肉眼可見的天賦資本是人群中最突出的膚白貌美長相,清純靚麗,不施粉黛即可回眸百媚生。
老天爺追著喂飯的標誌性的美,讓她不論駕馭什麽類型角色都足具成為人群中一眼便能挑出來的“美人”。
少年時期有一段時間,曾黎走中性風格,一頭烏黑的短發,幹淨利落,濃眉大眼襯五官深邃,飽滿的蘋果肌滿滿的膠原蛋白,側頭微笑,少年的青春感撲麵而來。
她的美是經過無數人認證過的出眾顏值。
跟章子怡、秦海璐、胡靜等一眾美女同一個班,各個是出了名的有顏又有才華的女神。
但論比拚顏值這一塊,連老師都說她的漂亮是最突出的特點。
劉燁曾說她是他們班條件最好的。
保劍鋒曾大讚她是中戲在兩百年的歲月裏最好看的美。
袁泉因為她的美貌感到自卑?。
秦海璐說她是學校公認最漂亮的人,回頭率很高。
看了曾黎的身高顏值和氣質,確認他們所說的話不單純是客套和捧殺,一張臉具備皮相美和骨相美。
挑選演員追求上鏡美,一副好的皮囊總會有不一樣的驚喜收獲。
隻可惜,她的這份美在青年時期隻是短暫地被稱讚了,還沒有憑借顏值在演藝道路上殺出一條路來。
當初老師預料她將來可能是最紅青衣的預言並未實現。
當同班同學各自走上人生巔峰,或是成為國際巨星,或是成為豪門闊太,或是在影視圈大殺四方之時,她在內娛還處在未被真正被發現的狀態。
首先是拍的戲不多,其次是作配襯托主角,最後是沒有存在感和熱度。
其實這也與她的個人職業規劃有關。
被問到大學期間沒有接拍過任何戲有沒有後悔,她說沒有後悔過,相信同人不同命,老天爺會厚待每個人。
還曾表示沒有什麽太大的欲望,不想擠破腦袋爭搶。
還在中戲上學的時候,有劇組找她拍戲,結果沒去,後來劇火了,其他人都在為她惋惜失去了一個好機會,她卻佛係地說“沒準我演了也火不了呢?”
劉燁也曾在采訪中說過:“曾黎的條件是我們班公認最好的,但她好像一直沒有那麽大的欲望。”
曾黎本人也曾表示享受快速拍完一部劇,在不同的劇組工作,關注角色的多樣性等個人追求。
平淡地看待被超越,沒有成為觀眾心目中的大明星這件事。
追求不同,造就的結果也不同。
到達一定年齡階段,年少成名的已經名利雙收,站在各自的領域迎接新的發展進程,此時的她還在各大劇作配。
與趙露思在《星漢燦爛》搭檔“母女”而開始在網絡平台吸引來粉絲關注和喜愛。
三十幾歲的年紀依舊保持天然美,也正是顏值又讓她再次成為聚焦點,抗老的臉蛋,時隔多年還沒褪去排前的位置。
顏值抗打,觀眾緣不錯,口碑好,因此迎來事業第二春,分別在《與鳳行》《玉骨遙》《偷偷藏不住》等頂流領銜的影視劇出沒。
強流量助推下,可以引發的共同話題探討多了起來,人氣越來越旺。
可以說是迎來事業第一春,做到了靠配角出圈了。
此外,在短視頻平台的抽象人設以詼諧的形象收獲一大波粉絲。
比如突然穿著正裝,戴著墨鏡,擺動社會搖的舞姿,浮誇的動作和表情與淑女形成了強烈的極端反差。
又比如刻意堆疊衣服扮土風格跳舞。
美女演員玩抽象,與看到的形象的反差展現出無懈可擊皮囊下的有趣靈魂。
他也會追逐網絡熱點,捕捉流量熱度。
比如金宣虎的笑容模仿和最近的“明星版魔鏡啊魔鏡”變臉。
顏值保養和精神氣活力滿滿的狀態,偶爾會不吝向觀眾傳授美容養顏的方法。
親民的接地氣讓一張看起來觸不可及的臉呈現的距離縮短,粉絲因為其的溫柔優雅和貼心溫暖感動。
沒有偶像包袱,娛樂圈和短視頻的雙重流量積累,觀眾緣一路飆升。
人氣提升的同時,粉絲量暴增,她也因此在粉圈有了流量演員的待遇,線下粉絲見麵會和製作的各種物料宣傳。
但是承受這份支持和喜愛的同時,意味著也要承擔維持人設的風險。
俘獲人心是漫長的剝開自我,向外傳輸好感的過程,用顏值和搞笑優勢引起注意力,用真誠打動人,才被喜歡了。
堅強獨立的事業型女神,以及不會因為是內娛明星而擺高自身位置的親切接地氣人設卻忽然因為一件小事出現裂縫。
曾經用來玩抽象的“我不是中戲兩百年美女”的簡介成為熱度反噬的吐槽點。
一直以來被稱讚外形,自身實力發揮卻鮮少被提及,如今同樣在連鎖反應負麵影響被以致命性質疑否定靠實力翻紅。
作為公眾人物,言行舉止被大眾“監控”,觀眾賦予什麽樣稱讚和好感,全憑藝人展現出來的那一麵而口口相傳。
高效傳播的效應,其實有很多人藝人是被推著成為某一類理想偶像,雲亦雲的光環效應,導致一群人接受和過度解讀那一份美好。
這也就造就了隻要接收到的信息一旦脫離理想化主動給予的印象分,會出現自動降分的現象,一部分人的從眾效應會形成攻擊力,失去全麵準確分析判斷理智。
到了這種程度,工作室的問題還是演員的問題,顯然已經沒有那麽重要了,人們看到的事實隻是鐵粉追星卻被當槍使的結果。
一個藝人成名向來比塌房來得艱辛,此類案例屢屢出現,老演員還是小鮮肉都逃不過。
好的營銷和包裝迎合不如做好領域之事,無需刻意,其他的任憑外界風浪起起伏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