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發文表示自己在乘坐高鐵列車時,使用便攜式二氧化碳檢測儀實測發現,車廂內CO₂濃度一度飆升超5000ppm,引發公眾對高鐵通風係統有效性的廣泛關注和質疑。
這位網友發文稱,在短短不到三小時的高鐵旅程中,CO₂濃度從初始的1000ppm不斷攀升,最高達到了5584ppm。
首先,ppm(parts per
million)指的是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1000ppm即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了0.1%。
大家可能對這個數值沒什麽概念,在開闊空間,二氧化碳濃度一般隻有幾百ppm。
根據《中國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製規範》,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應維持在1000ppm以下,以確保舒適和安全。
超過2000ppm後,短期可能導致頭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心率加快、呼吸不暢,甚至認知功能顯著下降(如決策能力下降44%-94%)。長期暴露可能導致慢性疲勞、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以及酸堿平衡紊亂(如呼吸性酸中毒)。
而5000ppm則是多國工作場所的CO₂濃度上限,長期暴露可能引發呼吸困難、頭暈、心悸等症狀。
在2023年實施的「GB/T 18883-202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規定1小時均值≤0.1%(1000ppm)
「GB/T 17729-2023長途客車內空氣質量要求及檢測方法」規定≤0.1%(1000ppm)。
該網友在幾天之後再次坐上高鐵,又開始了新一輪測試。
剛上車的時候,ppm指數不到1000。
在運行一段時間後,數值也是很快逼近到5000ppm,並長期維持在該數值,與此同時,車內非常安靜……
從該博主的日常動態看,從事的是AI工作。
檢測空氣濃度隻是個人興趣,因此,也可能存在一些不嚴謹的地方。
對於這幾次測試,有的網友表示十分擔憂。
也有一些覺得該博主的做法不夠專業,設備也有問題。
在前兩天該事件已經引起一定關注後,目前鐵路官方仍未對這一問題作出回應。
你對這件事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