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今年已派一係列高級官員訪問中國,這是為緩和英中關係而精心策劃的魅力攻勢的一部分。世界秩序已被特朗普總統領導下的美國顛覆,中國在這一新格局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但英國議會上周末通過緊急立法接管了一家中資控股的英國鋼鐵廠,在所有這些外交活動中顯得極不協調。而且,在特朗普的關稅引發有關保護主義的擔憂、開始瓦解世界各地的貿易協議的時候,此舉可能會讓人們對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改善對華關係的努力產生更深層次的疑問。
該鋼鐵廠位於林肯郡的斯肯索普鎮,擁有這家鋼鐵廠的中資公司打算關閉最後兩座高爐,這可能會導致工廠關門,英國議會用緊急立法阻止了中資公司的計劃。鋼鐵廠關門將造成2700個工作崗位消失,讓英國不得不依賴其他國家獲取一種被其視為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大宗商品。
英國政府與該中資公司的談判毫無結果,它拒絕了英國政府為維持鋼鐵廠運行提供的補貼,引發了人們對其誠意的質疑,甚至出現了有關中國所有者蓄意破壞的傳言。雖然英國官員對此予以否認,但人們正在提出問題:是否應該允許其他中國公司投資英國敏感行業。
“我們必須明確哪些行業我們能真正推動合作,哪些行業,坦率地說,我們不能(允許合作),”英國商務大臣喬納森·雷諾茲周日對天空新聞說。“就我個人而言,我不會讓一家中國公司進入我們的鋼鐵行業。”
雷諾茲說,中國敬業集團已拒絕為鋼鐵廠訂購關鍵原材料,他們知道這樣做將導致鋼鐵廠關門,這是英國最後一家生產用於建築項目的粗鋼的大型鋼鐵廠。
英國政府周一表示有信心讓高爐繼續運行,政府已通過兩艘載有鐵礦石和焦煤的船隻獲得了維持運行所需的原材料。但政府手中的這家公司據說每天虧損70萬英鎊(約合680萬人民幣)。
中國已在周一警告英國不要將有關工廠的爭端政治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英國政府應“避免將經貿合作政治化和泛安全化,以免影響中國企業赴英正常投資合作的信心”。
對斯塔默的政府來說,這場爭端發生在一個尷尬的時刻。此前,斯塔默的政府已著手改善英中關係,近年來,由於中國政府鎮壓香港的做法,以及對盜取數千萬人投票記錄的中國網絡攻擊的指控,兩國關係出現了裂痕。
盡管在中國的人權問題或中國可能構成的安全威脅上存在顧慮,但英國政府把改善與中國的貿易關係視為推動英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也是對衝特朗普政府保護主義政策的一種手段。
“問題在於,部長們是願意正視問題的本質,還是為了避免在動蕩的時候加劇英中緊張關係而選擇將其淡化,”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主任曾銳生說。“我覺得,部長們最終將選擇後者的可能性最大。”
英國財政大臣雷切爾·裏夫斯已為尋求中國投資於今年1月訪問了北京。雖然她隻帶回來了六億英鎊(約合58億人民幣)的投資承諾,並因此受到嘲諷,但這仍是政府新做法的一個明顯標誌。
上周,英國國防參謀長、武裝部隊最高將領托尼·拉達金海軍上將訪問了北京,為加強兩軍之間的溝通與中國官員舉行了會談。他還在北京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發表演講。
這些訪問不禁讓人想起戴維·卡梅倫時代,這名保守黨首相曾宣稱英中兩國的經濟關係進入了“黃金時代”。卡梅倫曾在2015年請來訪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一家16世紀的酒吧喝啤酒。到2020年時,兩國關係出現了惡化,首相鮑裏斯·約翰遜將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排除在了英國的5G網絡之外。
盡管在雙方交流有所增加的情況下,兩國關係仍存在一些波折。香港官員上周拒絕了英國議會的自由民主黨議員韋拉·霍布豪斯入境。她是曾批評香港的言論自由受到威脅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成員。中國采取這一行動時,英國貿易大臣道格拉斯·亞曆山大正在訪問香港。
“我覺得政府將把其視為一種麻煩,”盧克·德·普爾福德在談到有關鋼鐵廠的爭端時說,他是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的執行主任。“財政部長期以來一直存在一種教條式的觀念,那就是認為中國會拯救英國經濟。”
但英國政府還麵臨著另一個棘手的決定:是否批準中國在倫敦的金融區附近建設規模龐大的新使館計劃。當地居民和其他批評者對此表示反對,稱新使館離主要的銀行和經紀公司太近,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