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冠軍當總理,他親自送一碗美國“閉門羹”
環球人物雜誌
2025-04-15 19:35:50
他從羽毛球冠軍成為總理。
為了把格陵蘭島據為己有,美國政府有了最新行動——
當地時間4月10日,美國軍方解除了格陵蘭島美軍皮圖菲克太空基地指揮官蘇珊·邁爾斯上校的職務。
此前,邁爾斯寫的一封電子郵件被公開。郵件中,她公開質疑萬斯訪問該基地時的說法——“丹麥政府未能保護格陵蘭島免受其他國家的非常咄咄逼人的入侵”。
邁爾斯在郵件中表示:“我不認為自己了解當前的政治,但我所知道的是,萬斯討論的美國政府的擔憂並不反映基地的情況。”相當於明確表態,她並不支持美國政府針對格陵蘭島的“軍事占領”計劃。
·邁爾斯(左)負責接待萬斯的到訪。
五角大樓發言人肖恩·帕內爾在社交平台X上寫道:“國防部不會容忍破壞指揮係統或顛覆特朗普總統議程的行動。”
排除了邁爾斯這個“內部障礙”,美國政府如果要對格陵蘭島展開下一步行動,可能要麵對更“難啃”的骨頭——格陵蘭島自治政府新任總理尼爾森。
因為他不僅恰好是在萬斯訪問美軍基地那天上任的,還在當天就讓萬斯吃了“閉門羹”。
這個隻有33歲的年輕人,讓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他的身上。
·尼爾森。(資料圖片)
隻許萬斯停留3小時
根據北歐傳說,公元982年,一個被叫作“紅發埃裏克”的諾曼人從歐洲北部流落到一個巨大的島上,發現當地都是因紐特人。為了讓更多人對這裏產生興趣,他給該島起名格陵蘭,意為“綠色的土地”。
此後,一批又一批的殖民者來到島上,其中一些定居於此,與當地人融合,繁衍生息。在這1000多年裏,這座小島上的居民似乎從未像今天這樣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當地時間3月28日,格陵蘭島自治議會宣布組成新一屆自治政府,第一大黨丹麥民主黨主席延斯—弗雷德裏克·尼爾森出任新一屆自治政府總理。
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外界高度關注。這不僅因為尼爾森是個“90後”,更因為他上任的時間如此特殊——格陵蘭島正頻繁受到美國政府的“收島”威脅。
·當地時間3月28日,尼爾森出席組建格陵蘭島新一屆自治政府的聯合執政協議宣布會。
“收島”風波要從特朗普上任前說起。2024年底,剛剛贏得大選的特朗普在不同場合公開表示“美國應買下格陵蘭島”,國際輿論為之嘩然。
格陵蘭島位於北美洲東北方向,距離美國本土2000公裏,總麵積約216萬平方公裏,是世界第一大島,現有居民約5.6萬人。
它是丹麥的自治領地,擁有高度自治權。對於特朗普的“收島”言論,當地絕大多數居民表示堅決反對。
時任自治政府總理穆特·埃格德發表聲明稱:“格陵蘭島是非賣品,並將永遠是非賣品。”
丹麥首相梅特·弗雷澤裏克森也多次表示,格陵蘭島屬於丹麥的事實不會改變。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也毫不留情地批評特朗普的此番言論。
在一眾反對聲中,特朗普並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
當地時間1月7日,在佛羅裏達州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特朗普搖晃著腦袋,露出他標誌性的抿嘴笑,稱“不排除動用軍事手段”獲取對格陵蘭島的控製權。
就在同一天,特朗普的兒子小唐納德抵達格陵蘭島,開啟所謂“旅行訪問”,還在當地發放印有“讓格陵蘭島再次偉大”的鴨舌帽。
·特朗普的兒子小唐納德(右二)抵達格陵蘭島。
格陵蘭島自治政府隨後發表聲明,稱小唐納德的訪問是以私人身份展開的,當地官員不會與他會麵。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尼爾森走馬上任。
此前,尼爾森就多次公開喊話,稱“美國不會得到格陵蘭島”。麵對特朗普“不排除動用軍事手段”的威脅,他呼籲格陵蘭島人保持冷靜與團結。
就在尼爾森上任當天,萬斯來了。
萬斯到訪了位於該島的美軍基地並發表演講,指責丹麥“無力保護格陵蘭島”,暗示美國能提供“更強大的保護傘”。
·萬斯(右三)與妻子烏莎(左二)等到訪位於格陵蘭島的美軍基地。
尼爾森立即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再次表示“格陵蘭島不出售”,並取消了原定與萬斯的會麵,僅允許萬斯一行在美軍基地短暫停留3個小時。
格陵蘭島的居民也紛紛用行動表態。萬斯到訪期間,他的隨行人員挨家挨戶敲門,詢問當地居民是否願意讓萬斯的妻子烏莎到家中拜訪,結果全吃了閉門羹。還有居民上街抗議,發放印有“讓美國人滾出去”的鴨舌帽。
被懟數次後,特朗普政府依然擺出一副勢在必得的姿態。這讓一些網友感到困惑:格陵蘭島跟2000公裏之外的美國有什麽關係?
美國的“百年覬覦”
追溯曆史,因紐特人是格陵蘭島上最早的居民。隨著北歐殖民者的到來,1261年,該島成為挪威的殖民地。
14世紀末,丹麥與挪威結成聯盟,格陵蘭島轉由丹麥和挪威共治。1841年丹麥和挪威分治後,該島成為丹麥的殖民地,最終在1979年獲得內部自治權。
美國對格陵蘭島可謂覬覦已久。
早在1867年,美國從沙俄手中買下阿拉斯加時,就曾考慮一並購買鄰近的格陵蘭島,但由於內部意見不一致而放棄。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入侵丹麥後,美國曾短暫地控製該島,並修建了一些軍事設施。
二戰結束時,美國希望購買格陵蘭島,但沒有成功。1951年,美國與丹麥簽署防務協議,在格陵蘭島建立了軍事基地,使其成為美軍在地球最北端的前哨。
·1959年,美方軍事人員在位於格陵蘭島的美軍科學研究基地。
特朗普堅持“收島”的原因何在?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學者孫成昊對《環球人物》記者表示:“在美國政府看來,格陵蘭島的價值主要有兩方麵。一方麵是地緣政治上的,該島位於從歐洲到北美的關鍵航線上,美國若成功控製該島,便能監控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整個歐洲。”
“另一方麵則在於其戰略資源。”孫成昊說。位於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島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稀土等,這些都是美國發展軍工、新能源等產業所必需的自然資源。
對於美國的野心,尼爾森非常清楚。他表示,格陵蘭島的資源開發必須服務於格陵蘭島人的利益。尼爾森還提到美軍在格陵蘭島遺留核廢料、強製搬遷原住民的“前科”,稱“美國從未真正尊重過這片土地”。
羽毛球冠軍從政
尼爾森是土生土長的格陵蘭島人,從小喜歡打羽毛球。從2012年到2021年,他多次在格陵蘭島運動會上奪得羽毛球比賽冠軍。
·尼爾森(右二)參加國際比賽時,與中國羽毛球奧運冠軍諶龍(右一)合影。
2014年,尼爾森進入格陵蘭大學社會學專業就讀,畢業後在房地產行業工作過一段時間,自2018年起開始參與政治活動。
尼爾森外形健碩硬朗,這讓他容易獲得關注。再加上敏捷的思維和清晰的談吐,他在政壇的發展十分順利。
2020年5月,尼爾森被格陵蘭島自治政府任命為工業和礦產部部長。不到兩周,他又當選丹麥民主黨主席。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道,近幾十年來,格陵蘭島居民要求從丹麥獨立的呼聲日益高漲。尼爾森本人也對此十分支持,但他認為必須“務實和負責任地追求獨立”。
尼爾森說,格陵蘭島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賴丹麥的經濟支持,特別是在當前國際環境下,需要與丹麥維持緊密的關係。
“無論丹麥還是格陵蘭島,都已經意識到必須考慮自身防務安全。”孫成昊說,“事實上,在美國宣布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後,防務自主就成為歐洲的共識。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歐洲國家暫時還無法擺脫對美國的軍事依賴。歐洲要真正實現防務自主,還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
“因此,麵對美國的極限施壓,包括丹麥在內的許多歐洲國家的回敬姿態是比較堅決甚至強硬的,但一旦回到現實中,他們又習慣性地將美國視為同盟。當下國際局勢的持續變化,則會讓歐洲國家思考的天平向著如何防範美國風險傾斜。”
3月底,剛剛上任的尼爾森再一次強調:“我們永遠不會成為美國人。”但他也坦承,格陵蘭島希望與美國開展貿易,在國家安全事務方麵發展夥伴關係。
“我想,尼爾森能在原則性與務實性之間做好平衡,這也是他當選總理的重要原因。”孫成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