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戰俘出席了由烏克蘭安全局舉辦的新聞發布會,向記者講述了俄羅斯如何招募外國人參軍,以及他們被俘的經曆。
戰俘表示,俄羅斯通過中介招募外國人加入軍隊。他們一開始被許諾的是與軍事無關的工作。例如,其中一位戰俘原本以為自己會從事康複相關的工作,但結果卻變成了軍人。
張表示:“我一開始拒絕參與戰鬥,但最終還是被送到了前線。”
王稱,在簽訂與俄軍的合同時,相關信息被刻意隱瞞,並未告知具體職責和報酬。他原本被承諾的是建築工的工作。
張指出:“所有的東西都是俄文的,我們隻能靠手勢溝通,對方通過動作指示我們該做什麽。我收到了一張卡,裏麵存入了200萬盧布,但我根本無法使用。俄羅斯人會定期取走這張卡去加油、購買充電寶等物品。”
戰俘還透露,俄羅斯在他們國家媒體和社交網絡上積極傳播宣傳內容。據他們稱,在自己國家國內普遍宣傳對俄羅斯的“信任態度”。
一位戰俘表示:“所有信息都是關於俄羅斯的勝利。在我國的社交平台上,可以看到穿軍裝的人以及相關廣告。在我國,當兵被視為一種榮譽,因此有些人可能會想去其他國家服役。”
王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他於2月5日抵達俄羅斯莫斯科,2月25日與俄軍簽訂了合同,隨後被送往羅斯托夫,並於4月1日被派往頓涅茨克地區前線。
張於2024年12月24日抵達俄羅斯,12月28日便以俄軍合同兵身份被送往羅斯托夫。2月初,他被部署到被占領的頓涅茨克,並在多個前線區域活動,最終於4月5日在頓涅茨克方向被烏軍俘虜。
兩名戰俘都表示自己“沒有殺害過”烏克蘭士兵,因為他們上前線的時間並不長。
他們都表示希望通過交換返回家園。王透露,他的家人並不知道他被俘的情況。他還提到,俄方教官和指揮官從未向他們說明如果被俘該如何應對。
張指出,他們回國後可能會麵臨“因參與外國戰爭而受到的懲罰”,但他們仍希望能夠回家。
此外,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4月14日的晚間講話中指出,早在34天前,烏克蘭就積極回應了美國提出的全麵且無條件停火的建議。
他說:“從那時起,俄羅斯一直公然拒絕停火。普京專注於繼續戰爭。俄羅斯的國家宣傳機器正在向其觀眾灌輸一種觀點,即外交不會帶來任何結果。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隻有一個——他們在莫斯科沒有感受到恐懼。如果對俄羅斯的壓力不夠強大,他們就會繼續做他們習慣的事——繼續發動戰爭。
我們所有人都希望戰爭結束。和平是必要的,而且必須是持久的。正因為如此,烏克蘭始終在所有可能帶來安全與恢複和平的合作框架中,與夥伴們進行建設性合作。
我們不僅準備迅速實現和平——烏克蘭從未想過要經曆哪怕一秒鍾的戰爭。而當這場戰爭結束時,全世界都會清楚地知道:這是因為俄羅斯作為侵略一方被迫接受了和平。這場侵略始於2014年,已經持續了11年。所有人都必須明白,不能再讓這場戰爭繼續拖延多年。”
據ArmyInform報道,澤連斯基指出,僅在4月,俄羅斯就發射了約60枚導彈、1400架攻擊型無人機以及2800枚航空製導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