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Sky villa公寓援救現場
在許多緬甸本地人講述中,曼德勒Sky villa公寓裏裝著的,是一種“比較富裕的生活”。
震前一個月,16歲的張根榮第一次來到Sky
villa頂樓的露天酒吧,燈光亮起時,他覺得整個曼德勒城都“很有氛圍”;震前十天,一對表姐妹搬進了Sky villa
D棟的505房間,她們想在24小時供電的空調房裏,熬過這個40度的夏天,完成在緬甸的直播工作;而地震前一天,從緬北戰事逃到曼德勒的劉溫敏,剛剛交了960萬緬幣,為他接下來半年的棲身之所買了單。
但所有計劃,都隨著這座公寓的坍塌被打破,在疊片式、下沉式的坍塌中,有人躲過一劫,有人失去了聯係,有人被截肢後抬了出來。
在抬人過程中,一位緬甸消防員因為缺氧出現昏厥
曾經“一房難求”
4月4日,距離緬甸7.9級地震已過去7天,根據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前一天公布的數字,地震已造成3085人死亡,4715人受傷,另有341失蹤。作為此次強震的重災區,曼德勒Sky
villa公寓單個地點的傷亡人數,目前仍未可知,公寓外的挖掘工作還在繼續。
至今,緬甸iMyanmar House網站頁麵上,還掛著Sky villa公寓的租房信息。據當地人介紹,Sky
villa在曼德勒屬於中高端公寓,入住者多為家境富裕的緬甸本地人、來做玉石生意的中國人和其他外國人。一套5樓的兩室兩衛一廚一廳帶裝修的公寓,一月租金為150萬緬幣,約合人民幣5200元。
這個價位的房子有時也“一房難求”。
劉溫敏是一位緬甸籍華人,15歲前在緬甸長大,後來去中國讀書,2018年大學畢業後回到緬甸。一年前,由於緬北戰事,他從家鄉臘秀逃到了這個華人居多的城市開始生活。由於逃難者很多,他感覺在曼德勒找一個穩定的住所並不容易。
在綜合比較後,他覺得Sky
villa公寓相對來說性價比還算高,加上電、水、物業,160萬緬幣一個月,且24小時供電。最終他租下了這個公寓D幢高層的一個房間。
Sky
villa共有A、B、C、D四幢樓,其中A、B幢房間麵積較大,住在那裏的大多是富人。C幢麵積較小,作為公寓出租。D幢是酒店式公寓。四棟公寓最小戶型1150平方英尺,約為107平米;最大麵積1550平方英尺,約為144平米。
劉溫敏所住的D幢裏居住者70%為華人,20%為緬甸人,其餘是來自各個國家的國際學校的老師。
小玲和小美是表姐妹,她們從中國到這裏做玉石直播帶貨生意。地震發生的十天前,姐妹倆剛剛搬進了Sky
villa公寓D幢,原因很簡單,這個季節緬甸的白天將近40度,而這間公寓供電充足,可以24小時開空調。
Sky
villa公寓所處地理位置較好,生活也很方便。公寓附近有曼德勒市第一中學、仰光中央鐵路、城市超市、皇宮、曼德勒山、固都陶佛塔。公寓早期廣告單上的宣傳語是:我們正在放棄擁有一個家的夢想(We
are giving up the dream of owning an actual home)。
根據官網的宣傳,Sky
villa公寓擁有奢華屋頂泳池、全設備健身房、雙層停車場、兩台24小時電梯、衛星電視、24小時自來水供應、24小時電源與發電機、中央垃圾處理係統等。
此外,公寓頂樓還有一個在當地頗有名氣的露天酒吧Saybar。就在一個月前,16歲的緬甸華裔張根榮跟隨朋友來到酒吧“打卡”,他搭乘電梯直接上了頂層,“上麵沒有屋簷,可以看得很遠”。
在張根榮看來,酒吧的消費在當地已經算是很高,在售酒品價格在人民幣200元到600元之間。張根榮對Sky
villa的印象是裝修不錯,夜幕降臨霓燈亮起時,站在頂層眺望曼德勒城,“很有氛圍”。
中國公羊救援隊在現場進行消殺
第二夜的救援
然而這一切,都在強震中瞬間支離破碎。
3月28日14點20分地震發生時,劉溫敏正在去往郊外工廠上班的路上。汽車在高速路上強烈的震動,他趕緊靠邊停下。沒過多久,有朋友發消息問他“Sky
villa公寓怎麽樣了?”,同時發來的還有兩張照片,一張是傾斜的樓體,一張是坍塌的廢墟,曾經11層的高樓,現在房頂就趴在地麵上。
劉溫敏第二天才好不容易趕回公寓,出現在他眼前的,除了A幢,另外三幢已全部倒塌。
他和隔壁鄰居震後就失去了聯係。他們並不太熟,隻是偶爾會在樓道裏遇見,但劉溫敏知道,鄰居也是逃難來的臘秀人。
在現場打聽鄰居的下落時,他遇到了樓下停車場的工作人員,劉溫敏之前有給他小費的習慣。對方看到他沒事,熱淚盈眶,和他擁抱在一起,那位工作人員哭著說“住戶們都出不來了”。
劉溫敏曾嚐試繞到D幢的後麵,尋找他所在房間的位置,看到的也是一片廢墟,“疊片式坍塌了”,找不到任何自己的東西。他在廢墟前徘徊,身邊是被困者家屬們的哀嚎,“比起他們,我已經是一個幸運兒了”。
張根榮騎摩托車趕到Sky villa公寓時,也被眼前的狼藉震驚,一點也找不到天空酒吧的痕跡。
16歲的張根榮還是一名學生,生活在曼德勒下轄的一座山城——彬烏倫,從他家騎車需要一個半小時。3月29日,他跟父母撒謊說出去一下,便自作主張衝下山,前往震後的曼德勒,“我在網上看到大量求助信息,感覺曼德勒城陷入了一種無援的狀態”。
和所有最早聚集在Sky
villa公寓前的人一樣,張根榮起初也很無措,不知道從何下手去幫忙。他在現場遇到了一個阿姐,兩人一起與抵達現場的緬甸消防隊溝通,幫他們解決救援裝備問題,“30人的隊伍,隻有兩三個安全帽”。
到了晚上,救援現場還隻有兩三盞探照燈,救援很難展開。
3月29日晚8點,張根榮在朋友圈發出消息:“有手電筒的送來Sky
villa,大燈也要”,很快,求援得到了響應,從發出消息,到東西送來,用了一個半小時,“但如果你在現場,就會知道,等待的每一分鍾都很煎熬”。
最終,他們將收到的300多個安全帽、200多個手電筒,以及50個探照燈交到了緬甸本地消防隊手中。
整個晚上,張根榮都能聽到廢墟裏傳來的悶悶的求救聲,“但很難分辨聲音來源”,他們在外麵大喊,讓裏麵的人采用敲擊的方法傳遞信號。由於存在二次坍塌的可能,起初隻能在最外圍救援,同時用吸管往樓層夾縫中遞送葡萄糖、水和氧氣。他記得,陸續有兩三個人從D棟裏被救出,有人還可以清楚地表達,說裏麵仍有人被困。
小玲和小美也在震後失聯。兩姐妹在緬甸做玉石直播帶貨工作。地震發生時,正是緬甸每個月兩天的拜佛節。節日的兩天裏,翡翠市場不開張,所以兩人都在公寓裏休息。小玲的妹妹說,就在地震發生前的半個小時,她們還通過電話,當時還有多位同胞在姐姐的公寓裏一起聊天。
被截肢抬出的孕婦
因為能與消防人員交涉,張根榮一度被失聯者家屬視作救命的“稻草”。不斷有人添加他的微信,或是跑到他麵前求他幫忙和救援人員溝通。
他記得,有兩個失聯的女孩,一個叫阿明,一個叫阿青,她們的男友找到他說“一定要救出她們,要什麽都可以”。還有一個求助者說,自己被埋的家人能用TikTok給他發消息,讓救援人員先去營救。張根榮很詫異,因為當時網絡很差,發信息都難,“他可能太希望家人被救了吧”。
麵對越來越多的求助者,張根榮隻能善意回應“一定盡力”,但現實情況是,由於設備和經驗有限,救援進展無法像家屬期待的那麽快,“但從來沒停過”。
隨著中國救援隊的抵達,Sky villa的救援力量多了起來。
據公開消息,中國公羊救援隊USAR特勤隊16人在北京時間29日23點45分進入曼德勒救援,他們抵達的第一個作業點,就是Sky
villa公寓。
楊旭是呼籲救援隊前往Sky
villa現場的誌願者之一。他是江蘇人,在緬甸生活十多年,此前一直生活在克欽邦,直到去年下半年才和妻子遷到仰光生活。
地震當晚,楊旭就拿上東西前往了曼德勒。“先去,然後能做什麽就做什麽,哪怕是徒手搬磚頭都可以。”出發之前,他購買了水、方便麵、麵包,塞滿了自己的豐田小轎車。
29日晚到達曼德勒後,楊旭看到曼德勒的消防隊已經在排查倒塌樓房,進行救援,但他們的救援能力有限,“一是他們缺少專業設備,重型設備也缺,二是救援經驗不足,也不夠專業。”當晚楊旭走訪了受災嚴重的49mercury酒店,也了解到Sky
villa倒塌預估掩埋了數百人。來到現場,楊旭看到有人在外麵呼喊,裏麵也傳出呼應。
正是因為聽到現場呼救聲,楊旭在救援群裏開始呼籲已經到達的公羊救援團隊,將Sky villa公寓作為第一個救援現場。
一位現場目擊者向記者講述,第三天時救援隊探測到Sky
villa公寓的B棟有生命跡象,經核實有兩人被困,都是緬甸人,其中一位是懷胎三月的孕婦,右側小腿被鋼筋紮穿。另一名男子情況也非常危急,二人被埋時間超過48小時。
緬方醫療隊提出救援孕婦,且需要給孕婦截肢。期間,中方救援隊曾提出截斷鋼筋後將孕婦從廢墟中救出送往醫院治療,但因為無法保證救援一定成功,救援人員試圖與在場的孕婦丈夫說明情況並簽下知情同意書,但孕婦丈夫比較猶豫,並未簽署同意書。
身在現場的張根榮也目睹了這次救援,他記得這位孕婦的丈夫穿著一件膚色T恤,一直在公寓旁邊,他最終接受了緬甸救援隊提出的截肢方案。
這位目擊者說,緬方醫療人員因擔心餘震坍塌危險,沒與救援人員共同進入危險區為孕婦截肢,隻將麻藥等醫療用品交給救援隊,並教以包紮手法,由緬方救援隊進入危險塌方區域救援。
救援過程並不順利,孕婦雖然做了截肢,但緬甸救援隊員在搬運身體時發現,孕婦身上還壓著她的另一位家人的遺體,讓孕婦難以從廢墟中被救出。因此救援隊員不得不再花費時間挪開遺體。
30日晚上8點多,張根榮看到孕婦從B棟斷層的一個縫隙中被抬了出來,20多個救援隊員在廢墟上排成一排,接力將人托送出來。不幸的是,據他所知,在送往醫院的路上,這名孕婦還是停止了呼吸。
張根榮提到,當時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孕婦身上,很少有人關注到,一位下去抬人的當地消防員,因為缺氧一度出現昏厥。
劉溫敏所住D幢的房間承重牆發黴,他曾向物業報修|受訪者供圖
樓下傳出的砸牆聲
隨著黃金72小時最佳救援時間的逝去,張根榮在現場已經幾乎聽不到呼救聲,取而代之的,是高溫下開始散發出的屍腐氣。
地震發生後,小玲的妹妹和大姐找了一位熟悉路況的司機,一家人從雲南邊境包車前往曼德勒。由於高速公路損壞,路上花去了一天多的時間,到達Sky
villa公寓已是31號中午。
此時,在D棟的一支救援隊還在另一側工作,挖機遲遲沒有挖到姐姐所在房間的這一邊。公寓周圍拉起了警戒線,她們無法進入救援現場,“隻能看著。”
小玲的媽媽在廢墟中找到了女兒的鞋子和衣物,在差不多的地方,她們又找到了小玲和小美的床單。她們告訴救援隊小玲和小美被困的方位,得到的答複是“一定把人救出來”。
小玲的妹妹一直把床單和鞋子帶在身邊,在警戒線外等著救援,但一直到4月1號,還是沒有進展。
晚上,小玲妹妹和家人在公寓附近的空地上搭起帳篷,這樣隨時可以看到救援情況。據她觀察,附近的寺廟和樓房也有損壞或傾斜,但Sky
villa公寓是唯一倒塌的建築。
Sky villa公寓由緬甸N.T.L建築公司負責施工建設,2019年初開始正式對外經營。據Open
Corporates公開信息,N.T.L是一家於12年前在緬甸注冊成立的土木建築公司。2020年曼德勒發生政變,該公司在當年11月26日宣布解散。
據公開消息,N.T.L建設的另一幢公寓也在這次地震中倒塌,那幢公寓的名字叫lngyincondo。
地震發生後,劉溫敏也想過關於公寓建築質量的問題。
兩個月前,劉溫敏曾找物業處理過牆壁漏水的問題,房間的承重牆角已經因為漏水發黴。房間裏鋼筋混凝土的柱子上會滲出黑褐色液體,像是鐵鏽泡水後的顏色。他找了物業的人來看,但也沒有下文,因忙於工作他也就把這事放到了一邊。
在坐電梯時,劉溫敏還遇到過建築工人,他曾看到四樓有幾個工人拿著大錘敲打牆麵,另一些工人在旁邊搬運磚塊。每一層的布局是相同的,四樓明顯少了多麵牆體。他住在樓上也會日常聽到砸牆的聲音。據他了解,這樣的情況在C幢也有,住戶購買公寓後,老板會根據住客的要求改造房間結構。
地震發生後,他每天早上8點去現場,晚上等天黑了才離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運送物資,蚊帳、水、功能飲料。
他暫時還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麽辦,曼德勒已經沒辦法待下去了,“沒有家了”。地震的前一天,他剛交了半年的房租,回執上寫著續租的日期是2025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