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武統”陸配風波:三名網紅被取消居留
BBC中文
2025-03-30 19:16:28
陸配劉振亞(戴白帽者)已經從台北出境返回中國大陸。
“因為居留權其實是一個特權,會被取消也是有可能的。其實,作為新台灣人,我認為任何鼓吹煽動戰爭,或是任何違反任何國際共識的言論都應該負起責任。”
這是台灣新移民盧女士(經要求化名),向BBC中文回應最近台灣取消幾位陸配居留權引發的激烈爭論。
盧女士向記者解釋,自己來台成家立業幾十年,與台灣所有新移民姐妹兄弟一樣,都熱愛台灣,同時也不會否定自己的故鄉中國大陸。而她強調,所謂論自由在台灣或國際規範下其實都有一條紅線:“說到底,公開的言論也不是都沒有免責權,關於煽動鼓吹戰爭的言論,放到網路一而再再而三的宣揚,就會要負起責任。”
事實上,近日台灣政府陸續指控幾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婚姻移民女性“陸配”,在網路上長期散播支持“武統”台灣論點,並據此廢止她們的“依親居留許可”,要求她們在數日內離開台灣,否則將被強製遣返,這一決定在台灣輿論及政壇掀起千層浪,激烈辯論不斷。
台灣支持政府決定的民眾認為,這些陸配是在散播戰爭言論“為解放軍打氣”,違反了台灣法律及民主,要求她們離境甚至強製遣返是天經地義。或有人認為言論自由不是無限上綱。譬如,台灣教育學者黃武雄教授在個人臉書(Meta)舉例說,“在黑暗的電影院中大喊失火了,不屬於言論自由,因為可能造成的是恐懼踩踏與無數的傷亡……早在言論自由的概念提出之時,電影院的例子就被用來當作言論自由之下的禁忌。”
不過,反對者則批評民進黨鉗製言論自由。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便抨擊賴清德總統“綠色麥卡錫主義台獨”。台灣學者馮建三及若幹民間人士則發起連署,在聲明稿稱賴清德上任以來,“不斷妖魔化大陸,以戴紅帽子的方式,打壓不同意見,台灣的言論自由空間正在快速遭到壓縮。他們呼籲民進黨政府“懸崖勒馬”。
分析“陸配武統言論”風波,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莊嘉穎向BBC說,台灣取消幾位陸配的居留權,是表示台灣官方和社會不接受推廣政治暴力:“賴政府的舉動,是對長期來自中國的文攻武嚇表示堅決反對。”
遭驅逐的陸配“亞亞”(戴帽者)已於3月25日離開台灣。圖為她和女兒在台北鬆山機場。
莊嘉穎進一步從兩岸關係觀察指出,北京因為認定賴清德是反對勢力,因此預計會將賴政府取消推廣“武統”的外配居留資格視為挑釁的舉動並對此批判:“或許會把更多民進黨和親民進黨人士列入要製裁的‘台獨’名單。”
事實上,台灣許多分析同意,“武統陸配”事件背後,其實是反映了近期賴政府針兩岸問題,開始采取較為主動甚或強勢的戰略。
譬如,賴清德在三月便針對兩岸關係發表談話,引發國際關注。當時他不僅恢複軍法審判處理台灣現役軍人有關涉嫌“內憂外患”的案例,並表示“中國是境外敵為勢力”,被外界稱為賴清德政府的“拒統17條”。外界認定賴清德旨在限製北京在台影響力,對兩岸交流畫下更清晰的紅線。英國諾丁漢大學副教授蘇利文(Jonathan
Sullivan)便向BBC表示,事實上有人可能甚至認為,賴清德在麵對中國大陸人士以各種身份在台灣生活和工作方麵過於包容且反應不夠迅速,而政府必須采取行動來彌補。
蘇利文認為,台灣與對岸一直有大量的人際互動及交流,而過去台灣針對在旅遊景點揮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人士長期采持容忍態度,並歡迎大量陸配等人士來台定居。兩岸人員之間交流大部分都是合法和良性的,也是兩岸之間為數不多的互動之一。不過,他告訴記者稱:“間諜活動和影響力操作的案例層出不窮,尤其是在中華民國軍方中。而一些中配則積極宣傳與主流‘維持現狀’相悖的政治立場,這使得賴政府受到壓力,必須采取行動。”
被驅逐的陸配說過什麽?
亞亞等其他被取消居留權的陸配,在抖音等平台長期強調自己的愛國情操不容挑戰。
來自湖南,此次站在風口浪尖、高調抗議取消其居留權的陸配劉振亞(網名“亞亞”)已經在3月26日離台。不過,劉女士在離台前,透過台灣民間團體“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發表聲明稱“我清清白白的離開,期待堂堂正正回台”。她還抨擊民進黨政府是刻意挑中她“殺雞儆猴”,更點名內政部長劉世芳,對她進行人權迫害。
根據台灣法令,這些人士自行離台之後,可以在數個月後再次申請入台依親,但若被台灣驅逐,五年內無法再申請依親簽證。
除了劉振亞之外,其他兩位陸配網紅“小微”和“恩綺”也麵臨相同處境。
根據台灣官媒中央社報導,台灣移民署認為上述二人因發布多部內容涉及“消滅台灣主權”的武統言論,已於3月被宣布廢止其依親居留許可,並要求她們二人在3月31日前離境,若逾期則會被強製出境。
根據“亞亞”過去在影音平台“抖音”的影片發言內容,經整理如下:
“兩岸的跨海戰爭,隻要祖國大陸不念同胞情,往死裏打,半小時,基本上都是廢墟了。我們台灣的老百姓,都是炮灰。離開家太久了,好言相勸不回來,非得拿黃荊條子抽到你身上嗎?最後還是要乖乖回家。何必呢?”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文書,台灣不是國家,台灣就是中國的領土,全世界都承認台灣是中國的領土。如今的台灣當局把台灣推向兵凶戰危之地,根據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國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大陸武力統一台灣,已經不需要其他理由了呀。”
“為人民解放軍點讚:捍衛國家主權時刻準備著!5月23日、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戰區的陸軍、空軍、海軍、火箭軍等兵力,為台島周邊展開聯合利劍2024A演習。各位,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台島周邊已經被圍了一個嚴嚴實實,海域、空域都是插翅難飛。而且東部戰區發布的‘越海殺器’組合,你們都看了嗎?海報全部用的都是繁體字,這是害怕老賴們看不懂嗎?特地用的,真的是很細節。這場軍演,絕對是迄今為止威懾力最強,最具攻勢的演習。捍衛國家主權,時刻準備著。也許明天早上醒來,寶島上已經插滿了五星紅旗,想想都讓人開心。”
“灣灣要從老美那采購一千架無人飛機,這真的不是關公麵前耍大刀嗎?要說在無人機領域裏麵,咱媽敢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了吧。更何況是隻有區區的一千架,在咱媽那呀,無人機可說是要多少有多少,而且不管是作戰的靈活性,還是續航的能力,包括攻擊的精準度,那都是遙遙領先的呀。...要我說呀,還是回到咱媽的懷抱吧...灣灣想用千架無人飛機逞強,根本是自不量力,最後結果也隻能是乖乖回家。”
被要求離境的另一名陸配“小微”則曾經屢次在抖音自製影片稱,“台灣上空都是飛機,好可怕,要快點回家”,並多次舉五星紅旗表達支持中國政府的“反分裂法”因此被台灣網友檢舉。在收到台灣移民署約談通知後,她拍片表示檢舉是沒用的,“我勝利了”,也引爆網友激辯。
同樣被要求離境的陸配“恩綺”則在另一支抖音影片中提及“解放軍演習展現強大軍事實力”及“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小微”最近與“恩綺”連線批評賴清德政府稱,“我居然喊一喊台灣是中國的,就能威脅到台灣政府?”兩人並到台灣總統府廣場前舉白布條抗議,稱民進黨奪走她們的“母親權”,意圖拆散她們的家庭。
“我在台灣沒有美好的回憶,得到的全部是不開心回憶……(移民署)就這樣廢了我的居留證,台灣政府就這麽沒有作為,一個婦女喊一喊他就害怕了,丟臉啊!丟到國際新聞上去了”。“小微”表示。
台灣陸委會及行政院稱,還有許多個案正在被調查中。
台灣行政院內政部移民署官員表示,被檢舉的若幹陸配發布的影片,內容多為評論兩岸軍事,並支持北京未來以武力控製台灣的觀點,此等行為“倡導消除台灣主權,並在台灣社會中不被容忍”。換言之,台灣政府已經定調相關陸配人士行為言論超出了言論自由”的界線,更有可能是政治行為。
台灣內政部部長劉世芳也認為,高調抗爭的陸配當事人劉振亞並不是“普通媽媽”。她指稱,亞亞高調發動“法律戰、輿論戰、心理戰”,可說是“3戰齊發”,但“台灣有其法律製度規定,如果交通警察告知紅燈不能左轉,但用路人偏要紅燈左轉,不隻會接到交通罰單,還會發生車禍。”。
北京正因此事反製台灣?
中國國台辦上周推出“‘台獨’打手、幫凶迫害台灣同胞惡劣行徑舉報專欄”,並列出11位台灣政治及法界人士為台獨份子。
無論如何,“武統”陸配被驅逐一事,業已在兩岸引發政治效應。中國大陸國台辦強硬抨擊台灣政府“傷天害理”,民進黨濫用司法,“欺淩陸配家庭”。
中國國台辦上周甚至推出“‘台獨’打手、幫凶迫害台灣同胞惡劣行徑舉報專欄”,並列出11位台灣政治及法界人士,為台獨份子,並稱將“終身追訴”這些人。其列出名單包含現任台灣內政部長劉世芳、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吳思瑤、黃捷、及台灣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以及起訴前台北市長的台北地檢署3名檢察官、檢舉亞亞的台灣網紅“八炯”及“閩南狼”(陳柏源)等11人。
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稱,截至3月26日,收到檢舉台獨的電子郵件超過300封。他又指出,檢舉內容為控訴上述台灣人士罪行,“如羅織罪名打壓在野黨”或者“威脅解散愛國統派團體,蓄意羈押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人士並公然侵害陸配正當權益”。
近40萬陸配家庭處境
台灣文化出版社“八旗文化”負責人李延賀,於2023年回上海探親遭拘捕。大陸國台辦3月26日證實李延賀被以煽動分裂國家罪的罪名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根據台灣移民署統計資料,從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至2025年1月,與台灣人結婚的陸配(含港澳2萬人左右)有38萬4千多人,9成以上配偶為女性,許多人擁有台灣永居身份,在兩岸緊繃局勢下,他們的言行受到越來越多關注。
亞亞事件點燃的的“武統”陸配風暴,便讓這一群體中的一些人備受煎熬,上述陸配盧女士就對BBC表示,他們多半無意涉入兩岸政治紛爭,對於台灣及大陸都有深厚的情感,唯一的心願就是在台安身立命。
但是,也有陸配子女投書稱,近幾年來台灣對於國安的焦慮,化為對陸配及其家庭的質疑甚至攻擊。署名劉俊良及李依靜的兩位作者投書台媒天下評論網說,“我們觀察到,從2024年‘中配歸化6年改4年’的修法爭議,到2025年3月‘亞亞事件’引爆的輿論風波,台灣社會瀰漫著一股對中國的恐懼。這股無處宣泄的恐懼,逐漸轉化為一種對內尋找‘替罪羔羊’的社會現象。”
男性“陸配”、台灣文化出版社“八旗文化”負責人李延賀(筆名富察),於2023年回上海探親,在3月底遭到上海國安單位拘捕後,便音訊全無。台灣文化界發起聲援行動,中國國台辦在3月26日記者會上接受日媒詢問後證實,李延賀被以煽動分裂國家罪的罪名,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諾丁漢大學蘇利文教授向BBC解析,陸配武統論在台灣中引發這麽大的關注,背景該是北京對台的軍事壓力逐步升級,而賴政府可能是認為(或知道)白宮其實支持台灣采取更強硬的立場,因此賴清德現在出手正是解決這一長期問題的適當時機:“將此框架化為對中國大陸是‘外國對手’的重大政治聲明並提出一係列新措施,是一個大膽的舉措,且符合賴氏風格。”
“賴清德的計算是,他已經有充分理由認為北京根本不打算與他打交道,因此總是為了避免激怒北京,台灣就會去避免施行相關的國家安全措施是愚蠢的想法。”蘇利文認為。
蘇利文告訴BBC,但外界也不能忽視來自國民黨及民間反對及批評賴政府處理陸配等議題的聲浪,這些對立會反應在台灣立法院內外的政治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