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馬拉鬆親密男女被打“野鴛鴦”標簽 公共討論邊界何在?

馬拉鬆親密男女被打“野鴛鴦”標簽 公共討論邊界何在?

文章來源: 上遊新聞 於 2025-03-26 09:23:3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最近,馬拉鬆在各個城市開跑,關於馬拉鬆的“周邊”新聞也跟著火了。3月23日,無錫馬拉鬆比賽期間,一對舉止親密的男女被拍到後,引發外界熱議。視頻中,一位選手拍攝現場畫麵時,將身後一男一女拍進了畫麵中,男士本來用右手搭在女士的肩膀上,看到鏡頭後,主動鬆開,並拉開一段距離。

原本搭著肩,後來鬆了手,這樣的劇情很快引發網友聯想,甚至有上市公司老總跟著“躺槍”。眼看輿論愈演愈烈,企業不得不出麵辟謠,聲明視頻中的男子並非公司領導。但網絡上沸沸揚揚的討論並沒有因此停止,關於視頻中兩人關係的猜測也不絕入耳,甚至被打上“野鴛鴦”的標簽。對此,視頻拍攝者不堪其擾,隱藏了相關視頻,並表示“希望大家不要再繼續討論這件事情,已意識到了自己對別人造成的困擾”

一個小小的私人分享,沒想到會掀起如此大的輿論波瀾,足以說明如今網絡傳播力量的強大——速度之快、傳播麵之廣,事件發酵的速度也讓人始料未及。也正是基於此,如今網絡曝光已逐漸成為人們尋求關注、維護權益的重要渠道之一,網絡輿論監督的力量也不容小覷。

一些事情在網上“曬一曬”,可以得到監督,並有效促進問題的解決,本身不是壞事。但需要注意的是,“曬”要有“曬”的尺度,“評”也要有“評”的邊界。“曬”自身隱私不科學,“曬”他人隱私則涉嫌侵權。比如,此前成都太古裏“牽手門”事件,就是因為街拍師的一張照片,牽出了國企領導私德不正的問題。雖是“歪打正著”,而且街拍師也表示,拍照是經當事人同意的,涉事國企領導最終也被免職,但事件同樣也引發了人們關於街拍是否侵犯他人肖像權的討論。

回到此次事件,拍攝者雖是無心之失,沒有想到一段視頻會造成如此大的輿論風波,給當事人帶來困擾。如今視頻已下架,但也留給我們一些思考:網絡分享越來越普遍的今天,應如何注意尺度和邊界,才能避免侵犯他人權益。

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不論是“曬”還是“評”,都應是基於事實的,尊重他人的。“曬”出來的東西,就等於放在了公共輿論場,是允許被圍觀和討論的。但千人千麵,對待同一事物每個人有不同看法,這也很正常,表達的權利當然值得尊重。但公共表達既是權利,也是責任,每個人都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表達的自由也是基於遵守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因此,在網絡空間裏麵,可以暢所欲言,但也要注意評論的邊界和尺度,客觀理性是前提,不可胡編亂造,隨意猜測,誹謗他人,不能讓自由表達淪為了攻擊他人的工具。更不可亂帶節奏,網絡力量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為博眼球隨意造謠傳謠,侵犯他人權益,既是法律所不允許,還可能會被輿論的回旋鏢擊中。

網絡監督不是壞事,有些事情“曬一曬”或許更健康;公共討論也無可厚非,但邊界和尺度要把握好。守好言論表達的責任和邊界,才能理性圍觀不走偏,也有助於網絡輿論監督力量用在刀刃上。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AI神話, 快要編不下去了…
華女酒駕驚魂!FBI突然上門 3年前黑曆史全被翻出
故宮拒絕身著女裝漢服的男生入內,"穿衣自由"還有多遠
40人因踩踏身亡!“我們動彈不了,無法呼吸”
懸案34年告破:得州優格店4少女慘死案 鎖定凶手!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商務部長:台灣晶片製造占全球95%,應變成美台各50%
“該死的中國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將打中網翻車
中國“世界最高橋”正式通車 懸空於625米
心態已經崩了!在中國,逆市房東不如狗
美國教堂槍擊縱火案,死者增至五人
24小時內美國發生兩起伊拉克退伍軍人槍擊案,致7人死
川普政策促人才流失 85位美國頂尖科學家轉向中國
美拋“美台芯片五五分”震撼彈!台灣的時間到了
H-1B簽證費暴漲,中國推出K字簽證和美國搶人才
全世界都發現,灰姑娘是一個恐怖故事
黃仁勳質疑“對中鷹派”不愛國!川普前國師怒批
1次是悲劇 4次是模式…於朦朧非首例 這人被反複提及
史上最大離職潮!美10萬公務員明將集體辭職
第一批丁克夫妻離世,遺產留給誰?
美國考慮援烏長程「戰斧」飛彈,川普握最終決定權
黃仁勳“中國隻差美國幾納秒” 他是中共影響代理人?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馬拉鬆親密男女被打“野鴛鴦”標簽 公共討論邊界何在?

上遊新聞 2025-03-26 09:23:30

最近,馬拉鬆在各個城市開跑,關於馬拉鬆的“周邊”新聞也跟著火了。3月23日,無錫馬拉鬆比賽期間,一對舉止親密的男女被拍到後,引發外界熱議。視頻中,一位選手拍攝現場畫麵時,將身後一男一女拍進了畫麵中,男士本來用右手搭在女士的肩膀上,看到鏡頭後,主動鬆開,並拉開一段距離。

原本搭著肩,後來鬆了手,這樣的劇情很快引發網友聯想,甚至有上市公司老總跟著“躺槍”。眼看輿論愈演愈烈,企業不得不出麵辟謠,聲明視頻中的男子並非公司領導。但網絡上沸沸揚揚的討論並沒有因此停止,關於視頻中兩人關係的猜測也不絕入耳,甚至被打上“野鴛鴦”的標簽。對此,視頻拍攝者不堪其擾,隱藏了相關視頻,並表示“希望大家不要再繼續討論這件事情,已意識到了自己對別人造成的困擾”

一個小小的私人分享,沒想到會掀起如此大的輿論波瀾,足以說明如今網絡傳播力量的強大——速度之快、傳播麵之廣,事件發酵的速度也讓人始料未及。也正是基於此,如今網絡曝光已逐漸成為人們尋求關注、維護權益的重要渠道之一,網絡輿論監督的力量也不容小覷。

一些事情在網上“曬一曬”,可以得到監督,並有效促進問題的解決,本身不是壞事。但需要注意的是,“曬”要有“曬”的尺度,“評”也要有“評”的邊界。“曬”自身隱私不科學,“曬”他人隱私則涉嫌侵權。比如,此前成都太古裏“牽手門”事件,就是因為街拍師的一張照片,牽出了國企領導私德不正的問題。雖是“歪打正著”,而且街拍師也表示,拍照是經當事人同意的,涉事國企領導最終也被免職,但事件同樣也引發了人們關於街拍是否侵犯他人肖像權的討論。

回到此次事件,拍攝者雖是無心之失,沒有想到一段視頻會造成如此大的輿論風波,給當事人帶來困擾。如今視頻已下架,但也留給我們一些思考:網絡分享越來越普遍的今天,應如何注意尺度和邊界,才能避免侵犯他人權益。

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不論是“曬”還是“評”,都應是基於事實的,尊重他人的。“曬”出來的東西,就等於放在了公共輿論場,是允許被圍觀和討論的。但千人千麵,對待同一事物每個人有不同看法,這也很正常,表達的權利當然值得尊重。但公共表達既是權利,也是責任,每個人都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表達的自由也是基於遵守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因此,在網絡空間裏麵,可以暢所欲言,但也要注意評論的邊界和尺度,客觀理性是前提,不可胡編亂造,隨意猜測,誹謗他人,不能讓自由表達淪為了攻擊他人的工具。更不可亂帶節奏,網絡力量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為博眼球隨意造謠傳謠,侵犯他人權益,既是法律所不允許,還可能會被輿論的回旋鏢擊中。

網絡監督不是壞事,有些事情“曬一曬”或許更健康;公共討論也無可厚非,但邊界和尺度要把握好。守好言論表達的責任和邊界,才能理性圍觀不走偏,也有助於網絡輿論監督力量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