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2日,全球首富埃隆·馬斯克被其跨性別女兒維維安·威爾遜推至輿論風口浪尖。這位20歲的年輕人在社交平台Threads上公開指控父親通過“性別選擇性試管嬰兒技術”(IVF)操控子女性別,並直言自己的出生是一場“被金錢交易的悲劇”。這場家庭糾紛不僅撕開了科技巨頭背後的倫理爭議,更讓公眾重新審視財富與生命自主權之間的激烈碰撞。
被“購買”的性別與一場遲來的覺醒
維維安是馬斯克與第一任妻子賈絲汀·威爾遜所生的六個孩子之一。2004年,她以雙胞胎之一的身份出生,原名澤維爾·馬斯克。然而,從童年起,維維安便對自己的性別身份產生強烈困惑。她在帖子中寫道:“我出生時的性別是一件被明碼標價的商品。當我以女性姿態成長並最終成為跨性別者時,我其實是在對抗一場早已被設計好的交易。”她反複強調,父親對“男性繼承人”的執念如同一道枷鎖,迫使她耗費半生與強加的“男子氣概”抗爭。
維維安的指控並非空穴來風。據公開資料,馬斯克與賈絲汀在長子內華達夭折後,通過IVF技術生育了包括維維安在內的五名男孩。這一細節與過往報道不謀而合——馬斯克對生育采取“工程學思維”,前五個孩子均被刻意選擇為男性胚胎。盡管性別選擇IVF在美國合法,但其倫理爭議始終存在,印度、加拿大等國甚至明令禁止此類非醫學用途的操作。
“死去的兒子”與一場父女決裂
這場風波背後,是一段早已破碎的父女關係。2022年,維維安通過法律程序改名換姓,徹底與父親割席。她在法庭文件中寫道:“我不願與生父存在任何關聯。”而馬斯克則公開將女兒的性別認同歸咎於“覺醒思想病毒”,聲稱自己被醫生欺騙簽署性別確認文件,並宣稱:“我的兒子澤維爾已經死了。”對此,維維安犀利反擊:“作為一個‘已故’的人,我看起來狀態好得出奇。”
更耐人尋味的是,馬斯克龐大的家族圖譜加劇了這場矛盾。他與四位女性共育有14個孩子,其中多數通過IVF或代孕出生。維維安曾自嘲:“如果每次通過Reddit發現新兄弟姐妹都能賺一枚硬幣,我現在已經有六枚了——錢不多,但這種事發生六次實在荒謬。”這種荒誕的家族生態,折射出科技幹預下親情關係的異化。
當科技巨頭成為“造物主”
這場風波引發的不僅是家庭倫理討論,更直指資本對生命權的掌控。維維安將矛頭指向性別選擇技術的濫用:“憑什麽這種事合法?”她的質問恰恰擊中現代社會的軟肋——當財富能夠定製後代性別,當“完美繼承人”成為商業產品,人類是否正在用技術複刻階級與性別的新霸權?
而馬斯克的沉默似乎成了另一種答案。這位熱衷殖民火星的企業家,在家庭領域卻陷入“地球級”困境:他試圖用工程思維優化血緣傳承,卻催生出一個用生命反抗“設計”的女兒。這場荒誕劇的終章或許正如維維安所言:“我們不是產品,但有些人連親情都能標價。”
一場沒有贏家的“完美”實驗
馬斯克家族的鬧劇,宛如一則科技時代的黑色寓言。當試管嬰兒從醫學奇跡淪為性別篩選工具,當億萬富翁的育兒室變成生產線,被“定製”的孩子終將以血肉之軀撞碎冰冷的資本邏輯。維維安的控訴不僅是對父親的抗爭,更是一代人向技術壟斷者的宣戰——生命的價值,從來不該被明碼標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