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前的那場美國總統大選押注,讓馬斯克以空前的勝利贏得這場政治豪賭。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而作為他的親密盟友,馬斯克名利雙收:特斯拉股價呼嘯而上,1個月不到便創下曆史新高,再度躋身“萬億美元俱樂部”。馬斯克在政壇也開始領導一個名為“政府效率部”的政府機構。
在許多分析人士看來,幾年前馬斯克收購推特的這一在當時看來似乎不符合商業邏輯的行為,實則為接下來的這場政治豪賭做鋪墊,憑借著其巨大的個人影響力以及X平台本身的明顯傾向,馬斯克成功“導演”了特朗普重返白宮的劇情。
但事情接下來的進展卻急轉直下,馬斯克在特朗普的支持下所領導的政府效率部,沿用強硬的管理企業的作風,直接對聯邦政府部門實施的大刀闊斧的改革,這些舉動引發強烈不滿。由於他毫無收斂的出格言論和乖張的作風,在美國、歐洲地區等特斯拉主要市場引發了消費者的廣泛抵製,更有極端的“砸車、毀車”等抗議行為頻繁爆發。
投資者選擇“用腳投票”,紛紛拋售特斯拉股票。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一蹶不振,不到3個月時間經曆“腰斬”,市值蒸發超過8000億美元。
在近期的一場采訪中,馬斯克坦言,他領導政府效率部門遭遇了巨大的困難,神情言語中滿是疲憊與失望,這成為壓垮特斯拉股價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這場采訪之後的周一,特斯拉股價單日重挫超過15%,投資者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特斯拉和馬斯克的拋棄。
暴跌之下,馬斯克請來了特朗普親自為他站台,用一場高調的“白宮交車”儀式,一方麵向外界釋放自己仍然受到特朗普堅定支持的信號,另一方麵繼續以強硬的姿態,回應外界對其的攻擊。
盡管這一舉措短期收到了效果,特斯拉股價隨後反彈,但特斯拉麵臨的真正問題無法被掩蓋:銷售不利、缺乏新的增長故事,馬斯克正在走下神壇。
馬斯克的政治豪賭:從挑戰到勝利
2024年10月,當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出現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競選集會上,公開為特朗普背書時,華爾街投資者們屏住了呼吸。
這位全球首富不僅僅表達了口頭支持,更是用“真金白銀”投入到了特朗普的競選活動中。他投入了前所未有的資源支持特朗普競選,據報道他個人捐款達到3000萬美元,創下了個人政治捐款的新記錄。此外,他還動用了自己的社交媒體平台X(原Twitter)影響力,幾乎每天發布支持特朗普的言論。
11月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特朗普勝選的消息傳出,馬斯克的這次豪賭,被許多崇拜馬斯克的人譽為最偉大的一次勝利,投資者瘋狂買入特斯拉股票,這樣的邏輯似乎顯而易見:馬斯克支持的特朗普成功當選美國總統,當然接下來的一切都將利好特斯拉。
特斯拉股價在次日開盤後即飆升,在隨後的一個月,特斯拉股價如同乘上火箭,一路漲到480美元以上的曆史最高價格,市值超過1.5萬億美元。
高盛分析師馬克·德萊尼在當時的投資報告中寫道:"馬斯克的政治豪賭已經獲得了空前的回報,特斯拉作為美國製造業的代表,有望在新政府的政策扶持下獲得更多優惠。"
言論失控:從狂歡到墜落
然而,選舉的勝利似乎讓馬斯克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他就在X平台上開始推動一係列關於DOGE(政府效率部門,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的計劃,宣稱"DOGE將徹底重塑美國政府運作方式"。
在特朗普當選後,特朗普和馬斯克聯盟兌現了此前的承諾,馬斯克真的領導起了這個被稱為Doge的部門,開始對聯邦政府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所謂的改革,指的就是簡單粗暴地削減人員。
鬧劇和衝突不斷發生,美國國際開發署的部分聯邦雇員某一天發現,他們無法進入辦公大樓,因為他們已經被馬斯克的Doge部門“開除”了,馬斯克要求聯邦雇員每周寫一周工作匯報,列出自己上周所做的工作內容,如果不能在截止期內完成,即表示自願離職。
在歐洲,馬斯克也“惹禍上身”,他曾公開質疑氣候變化科學,稱"全球變暖是被誇大的政治騙局",他還發表了一係列針對歐洲監管機構的攻擊性言論,稱"歐洲的碳排放政策是對創新的扼殺"。
這些言論歐洲方麵的強烈不滿。法國總統馬克龍公開表示"對馬斯克的言論感到失望",德國經濟部長隨後宣布將重新評估特斯拉在柏林工廠的補貼政策。挪威主權財富基金——特斯拉的主要機構投資者之一——宣布減持特斯拉股票,理由是"與我們的ESG投資原則相衝突"。
消費者層麵的抵製更為猛烈。在柏林、巴黎和阿姆斯特丹,數千名環保主義者舉行了"拒絕特斯拉"的示威活動。社交媒體上,#BoycottTesla標簽迅速走紅,許多特斯拉車主公開發布視頻,展示他們如何退訂或出售自己的特斯拉汽車。
更為極端的是,在法國馬賽和德國慕尼黑,數十輛停放中的特斯拉汽車遭到破壞,車窗被砸,車身被噴塗"氣候騙子"的字樣。
在美國,同樣出現了大規模毀壞特斯拉車輛的事件。一些車主甚至將特斯拉的車標換成了其它車標,以避免成為被攻擊的目標,這也成了這段時間的在美國各地發生的“黑色幽默”。
市場的反應則更加殘酷。特斯拉股價在2025年開年後便一蹶不振,從最高點的480美元,不到3個月的時間跌至240美元以下,股價出現“腰斬”,市值蒸發超過8000億美元。
彭博社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馬斯克可能已經用他的言論摧毀了特斯拉多年來建立的品牌價值。"
求救信號:特朗普的拯救之手
3月10日,美股經曆“黑色星期一”,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暴跌4%,特斯拉股價當天重挫超過15%,馬斯克本人終於坐不住了,他祭出了他認為的殺手鐧——請新任總統特朗普為特斯拉背書。當晚,特朗普便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自己要“購買一輛特斯拉電動車”,以表示對特斯拉和馬斯克本人的支持,並表示馬斯克作為一名傑出的愛國者,最近受到的一些對待是錯誤的。
第二天,馬斯克就將特斯拉車輛開進了白宮,特朗普與馬斯克並肩站在白宮南草坪前,進行了一場高調的特斯拉車交接儀式,由馬斯克親自向特朗普展示,特朗普表示,任何對特斯拉車輛的破壞行為將被認定為恐怖行動,他將采取強硬手段,將所有犯罪行為繩之以法。
這樣赤裸裸的“廣告代言”和作秀,確實在短期內為特斯拉股價帶來了一些支撐,在隨後的兩個交易日,特斯拉股價出現了明顯反彈。
但華爾街的分析師們對此並不買賬。摩根士丹利的汽車行業分析師亞當·喬納斯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政治支持可能會帶來短期利好,但無法彌補品牌形象的損失和全球市場的抵製。"
這樣的作秀也讓之前對特朗普和馬斯克沒有任何好感的人,變得更加反感和厭惡。一位美國居民說,原先就對特斯拉的電動車無感,現在看到美國總統親自為一家品牌做廣告這樣的行為,更加不願意去購買一輛特斯拉電動車。
特斯拉的危機管理之道
這並非特斯拉和馬斯克第一次麵臨嚴重危機。回顧過去,馬斯克的爭議言行和特斯拉的危機如影隨形。
2018年8月,馬斯克發布了著名的"考慮以420美元將特斯拉私有化"的推文,引發了SEC調查,最終導致馬斯克個人被罰款2000萬美元,並被迫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職位。當時特斯拉股價在一個月內下跌了25%。
2019年,Cybertruck發布會上的"防彈玻璃"測試失敗事件成為全球笑柄,特斯拉股價應聲下跌7%。2020年5月,馬斯克在Twitter上宣稱"特斯拉股價太高了",導致當日股價下跌10%。
然而,特斯拉和馬斯克展現出了令人驚歎的危機恢複能力。每一次危機後,特斯拉都能通過強勁的業績表現重新贏得投資者信心。在2020年的"股價太高"言論後,特斯拉連續五個季度超預期的交付量和盈利能力使股價在六個月內上漲了300%。
特斯拉的危機管理模式似乎遵循著一個固定的腳本:馬斯克引發爭議,股價短期下跌,公司隨後通過強勁業績反彈,最終股價創出新高。
正如《金融時報》專欄作家約翰·蓋普曾寫道:"特斯拉的投資故事不是關於電動汽車,而是關於對馬斯克的信仰。"
但這次的危機似乎與以往不同,馬斯克的個人極端行為可能隻是導火索,真正的背後原因是,特斯拉已經缺乏增長故事讓投資者繼續追捧。
特斯拉最近幾個季度的財報,銷售已經出現明顯疲軟跡象。截至2025年2月,特斯拉的全球銷量仍未恢複至危機前水平。歐洲市場,特別是環保意識強烈的北歐地區,特斯拉的市場份額已從2024年第三季度的17.2%下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8.6%。
中國市場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特斯拉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的份額從14.9%下降到9.7%,被迅速崛起的本土品牌強勁對手進一步擠壓。
在全球電動車銷量仍在增長的情況下,特斯拉的銷量卻在明顯下滑,這意味著特斯拉主導全球電動車市場的地位,已經走到頭了。
未來走向:十字路口上的特斯拉
特斯拉和馬斯克目前站在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分析師們普遍認為,接下來的兩個季度將決定特斯拉能否擺脫這場由馬斯克個人引發的危機。
短期內,馬斯克麵臨幾個迫切的選擇。首先是他需要決定是繼續扮演政治活動家的角色,還是回歸企業家的本色。
高盛的一份最新報告直言不諱地指出:"馬斯克需要決定他是想成為下一個史蒂夫·喬布斯,還是下一個魯珀特·默多克。"
其次,特斯拉需要重建其在環保人士和進步消費者中的品牌形象。花旗分析師蘇珊·李在最新報告中提出:"特斯拉可能需要考慮將公司形象與馬斯克個人形象適度分離,同時重申其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曾被華爾街多次討論的話題再度被擺到台麵上:特斯拉是否需要考慮讓馬斯克退居二線,專注於產品願景和技術創新,而將日常運營交給專業管理團隊?
摩根大通的一份研究報告暗示:"特斯拉董事會可能需要考慮更強有力的公司治理結構,以平衡創始人的影響力與股東利益。"
在產品策略上,特斯拉也麵臨著降價以刺激需求,還是堅持利潤率的兩難選擇。截至2025年3月初,特斯拉已經在全球範圍內三次下調車型價格,Model
3在美國市場的起售價較2024年底下降了15%。但這種策略已經開始侵蝕特斯拉的利潤率,第一季度的毛利率預計將從27.9%下降至21.4%。
但最大的不確定性依然來自馬斯克本人。正如《經濟學人》最近的一篇分析文章所言:"馬斯克既是特斯拉最大的資產,也是其最大的負債。
"他的天才和遠見推動了特斯拉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汽車公司,但他的反複無常和爭議言論也一再給公司帶來不必要的風險。”文章評論道。
對於特斯拉的投資者和消費者來說,未來幾個月乃至更長的一段時間,仍將充滿不確定性。正如一位特斯拉長期投資者所感歎的那樣:"我們投資特斯拉是因為相信未來,但有時候,我們也不得不接受隨之而來的過山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