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因長時間與人體接觸,容易積累細菌與病毒,其表麵的細菌量甚至可能比馬桶圈多。
智慧型手機如今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許多人幾乎全天候接觸手機,卻忽略了它可能是細菌和病毒的溫床。專家指出,這些病原體可能經由接觸傳播,引發流感、腸胃炎等疾病,建議民眾養成每日清潔手機的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
據《財星》報導,專家指出,手機因長時間與人體接觸,容易累積各種細菌及病毒,而且手機上的細菌還可能繁殖得越來越多。2017年一項針對高中生手機的研究顯示,每部手機上可能存有超過1.7萬個細菌基因拷貝,顯示其生長速度極快。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進一步指出,手機表麵攜帶的細菌可能比馬桶座圈高出10倍之多,其主要來源包括手部汙垢、洗手間飛沫,以及環境中的病原體。傳染病專家薩格爾(Suraj
Saggar)表示,許多人在如廁時使用手機,無意中將其暴露於細菌環境,並且手機放入口袋或包包後,密閉的環境更助長細菌繁殖。
▲專家建議人們每天消毒手機。
馬裏蘭大學聖約瑟夫醫學中心感染預防主任舒馬特(Kim
Shumate)表示,手機表麵的病原體可存活數天至數月不等,雖然人們透過手機感染疾病的機率不如直接接觸感染患者這麽高,但如果手部接觸手機後再觸碰眼、鼻、口,仍有可能導致感染。
為降低感染風險,舒馬特建議民眾每天使用含70%異丙醇(IPA,酒精消毒液)的濕巾擦拭手機及外殼,並搭配超細纖維布進行清潔。若使用含漂白劑的產品,則應留意其作用時間,因為有些漂白劑需停留至少3至5分鍾才能有效消毒。
此外,紫外線消毒盒也是一種選擇,因為紫外線可有效殺死手機上的病菌。不過,最根本的防護仍是良好的手部衛生,專家提醒,應以肥皂及溫水洗手至少20秒,以有效去除病原體,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