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手機細菌比馬桶高10倍!每天狂滑恐害生病

手機細菌比馬桶高10倍!每天狂滑恐害生病

文章來源: ettoday 於 2025-02-16 01:13:2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手機因長時間與人體接觸,容易積累細菌與病毒,其表麵的細菌量甚至可能比馬桶圈多。

智慧型手機如今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許多人幾乎全天候接觸手機,卻忽略了它可能是細菌和病毒的溫床。專家指出,這些病原體可能經由接觸傳播,引發流感、腸胃炎等疾病,建議民眾養成每日清潔手機的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

據《財星》報導,專家指出,手機因長時間與人體接觸,容易累積各種細菌及病毒,而且手機上的細菌還可能繁殖得越來越多。2017年一項針對高中生手機的研究顯示,每部手機上可能存有超過1.7萬個細菌基因拷貝,顯示其生長速度極快。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進一步指出,手機表麵攜帶的細菌可能比馬桶座圈高出10倍之多,其主要來源包括手部汙垢、洗手間飛沫,以及環境中的病原體。傳染病專家薩格爾(Suraj Saggar)表示,許多人在如廁時使用手機,無意中將其暴露於細菌環境,並且手機放入口袋或包包後,密閉的環境更助長細菌繁殖。

▲專家建議人們每天消毒手機。

馬裏蘭大學聖約瑟夫醫學中心感染預防主任舒馬特(Kim Shumate)表示,手機表麵的病原體可存活數天至數月不等,雖然人們透過手機感染疾病的機率不如直接接觸感染患者這麽高,但如果手部接觸手機後再觸碰眼、鼻、口,仍有可能導致感染。

為降低感染風險,舒馬特建議民眾每天使用含70%異丙醇(IPA,酒精消毒液)的濕巾擦拭手機及外殼,並搭配超細纖維布進行清潔。若使用含漂白劑的產品,則應留意其作用時間,因為有些漂白劑需停留至少3至5分鍾才能有效消毒。

此外,紫外線消毒盒也是一種選擇,因為紫外線可有效殺死手機上的病菌。不過,最根本的防護仍是良好的手部衛生,專家提醒,應以肥皂及溫水洗手至少20秒,以有效去除病原體,降低感染風險。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AI神話, 快要編不下去了…
華女酒駕驚魂!FBI突然上門 3年前黑曆史全被翻出
故宮拒絕身著女裝漢服的男生入內,"穿衣自由"還有多遠
40人因踩踏身亡!“我們動彈不了,無法呼吸”
懸案34年告破:得州優格店4少女慘死案 鎖定凶手!




24小時討論排行

“該死的中國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將打中網翻車
美商務部長:台灣晶片製造占全球95%,應變成美台各50%
中國“世界最高橋”正式通車 懸空於625米
美國教堂槍擊縱火案,死者增至五人
川普政策促人才流失 85位美國頂尖科學家轉向中國
24小時內美國發生兩起伊拉克退伍軍人槍擊案,致7人死
心態已經崩了!在中國,逆市房東不如狗
H-1B簽證費暴漲,中國推出K字簽證和美國搶人才
全世界都發現,灰姑娘是一個恐怖故事
美拋“美台芯片五五分”震撼彈!台灣的時間到了
1次是悲劇 4次是模式…於朦朧非首例 這人被反複提及
史上最大離職潮!美10萬公務員明將集體辭職
第一批丁克夫妻離世,遺產留給誰?
黃仁勳質疑“對中鷹派”不愛國!川普前國師怒批
一份兩國協議,川普對俄的一張大網正悄然形成
清華學霸、普林斯頓博士後家中猝逝 死因引揣測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手機細菌比馬桶高10倍!每天狂滑恐害生病

ettoday 2025-02-16 01:13:28

▲手機因長時間與人體接觸,容易積累細菌與病毒,其表麵的細菌量甚至可能比馬桶圈多。

智慧型手機如今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許多人幾乎全天候接觸手機,卻忽略了它可能是細菌和病毒的溫床。專家指出,這些病原體可能經由接觸傳播,引發流感、腸胃炎等疾病,建議民眾養成每日清潔手機的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

據《財星》報導,專家指出,手機因長時間與人體接觸,容易累積各種細菌及病毒,而且手機上的細菌還可能繁殖得越來越多。2017年一項針對高中生手機的研究顯示,每部手機上可能存有超過1.7萬個細菌基因拷貝,顯示其生長速度極快。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進一步指出,手機表麵攜帶的細菌可能比馬桶座圈高出10倍之多,其主要來源包括手部汙垢、洗手間飛沫,以及環境中的病原體。傳染病專家薩格爾(Suraj Saggar)表示,許多人在如廁時使用手機,無意中將其暴露於細菌環境,並且手機放入口袋或包包後,密閉的環境更助長細菌繁殖。

▲專家建議人們每天消毒手機。

馬裏蘭大學聖約瑟夫醫學中心感染預防主任舒馬特(Kim Shumate)表示,手機表麵的病原體可存活數天至數月不等,雖然人們透過手機感染疾病的機率不如直接接觸感染患者這麽高,但如果手部接觸手機後再觸碰眼、鼻、口,仍有可能導致感染。

為降低感染風險,舒馬特建議民眾每天使用含70%異丙醇(IPA,酒精消毒液)的濕巾擦拭手機及外殼,並搭配超細纖維布進行清潔。若使用含漂白劑的產品,則應留意其作用時間,因為有些漂白劑需停留至少3至5分鍾才能有效消毒。

此外,紫外線消毒盒也是一種選擇,因為紫外線可有效殺死手機上的病菌。不過,最根本的防護仍是良好的手部衛生,專家提醒,應以肥皂及溫水洗手至少20秒,以有效去除病原體,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