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簽署行政令,要求美國國防部在60天內提交關於美國“鐵穹”計劃的參考架構及相關實施規劃。為此,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和L3哈裏斯技術公司等美國頂級國防承包商蜂擁而至。
美國“鐵穹”計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計劃?特朗普政府急於推進該計劃落實意欲何為?
綜合性反導係統
資料圖:以色列“鐵穹”係統攔截導彈(來源:央視新聞)
提到“鐵穹”,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以色列的“鐵穹”防禦係統,該係統通常由1部EL/M-2084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1套作戰管理係統和3-4部20聯裝“塔米爾”小型雷達製導導彈發射裝置組成,主要用於攔截“低慢小”目標,比如火箭彈、炮彈和無人機等。那麽,美國“鐵穹”是一個怎樣的係統呢?
軍事觀察員邵永靈介紹,美國要打造的是一個從戰略到戰役級別的綜合性反導係統。與其他反導係統相比,該係統最顯著的特點是將部署規模龐大的天基傳感器和天基攔截器,而這也是未來建造實施的難點。
邵永靈:
部署天基傳感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攔截高超聲速武器,因為美國發現和跟蹤高超聲速武器方麵的能力相對較弱。美國“鐵穹”計劃的核心、同時也是其難點所在,是建立低軌道衛星群,而該計劃目前仍處於規劃階段。
美國“鐵穹”計劃特別強調了天基攔截器的部署,即將攔截彈部署在太空中,這同樣是一個巨大的技術挑戰。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曾在“星球大戰”計劃中設想過類似的天基攔截係統,但因為技術難度和成本等原因,最終被取消。如今,美國“鐵穹”計劃的提出,意味著美國要重啟“星球大戰”計劃。
增加戰略誤判風險
資料圖:美軍計劃打造天基傳感器係統,建立針對高超聲速武器的分層防禦體係(來源:中國國防報)
美國軍工巨頭對美國“鐵穹”計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該計劃能否落實以及如何落實,仍有待進一步觀察。邵永靈認為,這些部署在太空軌道上的武器係統會被其他國家視為美國太空軍事化的重大升級,進而增加誤判或意外衝突的風險。美國若將防禦係統拓展至太空,將耗費大量的人力與財力,在全球經濟形勢艱難複蘇的當下,此舉除了滿足美國軍工集團的利益之外,對美國自身乃至全球都沒有好處。
邵永靈:
對於美國的軍火公司而言,這無疑是一塊巨大的蛋糕。然而,大國間為了維持戰略平衡與穩定,往往需要彼此間存在一定的製衡因素。而美國“鐵穹”計劃,意在消除美國的潛在安全漏洞,這勢必會逼迫其他大國加速發展自身的防禦能力。因此,該計劃會破壞大國間的戰略互信。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並不樂觀的背景下,除了能夠滿足軍工集團的利益並導致美國背負更多的債務外,我認為這一計劃對美國乃至全球都沒有任何好處。
實際上,中國和俄羅斯一直在聯合國提出相關提案,呼籲禁止太空武器化,但這些提案遭到美國的否決。
可能導致“新冷戰”
資料圖: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 (來源:環球網)
對於美國“鐵穹”計劃,俄羅斯已明確表示反對立場。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此前表示,美國此舉並不利於緩解緊張局勢或改善戰略環境。邵永靈進一步分析認為,美國的相關舉動若引發大國間的軍備競賽,將導致“新冷戰”的卷土重來,使資源流向軍備建設,進而損害世界各國人民的福祉。
邵永靈:
現在,許多人認為“新冷戰”已經悄然回歸。然而,我認為判斷“新冷戰”是否回歸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看是否會出現大規模的軍備競賽。如果大國之間確實爆發了軍備競賽,那麽這無疑標誌著“新冷戰”的再度興起。冷戰結束已經30餘年,全球各國本可以集中精力於經濟建設,但如果現在又回到軍備競賽的老路上,就意味著更多的資源將被浪費在軍事裝備上,這無疑會極大地損害世界各國人民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