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與摯友的背叛:女教師的生活如何淪為色情內容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AI與摯友的背叛:女教師的生活如何淪為色情內容

澳洲女子漢娜·格倫迪(Hannah Grundy)震驚地發現,一個網站上竟然充斥著她的深偽圖片。

警告:內含具冒犯性語言及性暴力描述

在澳洲悉尼的一個溫暖的二月夜晚,漢娜·格倫迪(Hannah Grundy)的電郵信箱突然收到一條令人不安的匿名訊息。

“我會持續寄信,因為我認為這件事值得你的關注。”發件人寫道。

信中附帶一個連結,並加上粗體警告:“(此內容)包含令人不安的材料。”

她猶豫片刻,擔心這是詐騙。

但現實比她想像的更可怕。該連結打開後,映入眼簾的是大量虛假色情圖片,其中包含漢娜的臉,並夾雜著詳細的強奸幻想與暴力威脅。

“你在那些圖片中被綁住了,”她回憶道。“你看起來很害怕,眼中含淚,被關在籠子裏。”

部分圖片上還加上了俗氣的文字藝術——赫然寫著她的全名。她的Instagram帳號和居住的地區也被公開,後來她才發現,她的手機號碼同樣遭到泄露。

這封電子郵件讓她卷入了一場仿佛電影情節般的驚悚事件。她不得不化身偵探,揭露一場由至親好友策劃的可怕背叛,並最終建立了一個改變她人生——甚至改變澳洲法律的案件。

“震驚不已”

這個網站名為“毀滅漢娜”,頂端位置是一個投票區,數百名匿名用戶在上麵投票,選擇他們想用何種殘忍方式對她施暴。

下方則是一條長達600多張圖片的討論串,每一張都將漢娜的臉嫁接到色情圖片上。其中還隱藏著駭人的威脅。

“我快抓到這個蕩婦了,”主要發帖者寫道。

“我想潛入她家,等她獨自一人,從背後抓住她……感受她掙紮的樣子。”

隔了3年後的今日,這名35歲的教師仍清楚記得當時“震驚不已”。她和33歲的伴侶克裏斯·文圖拉(Kris Ventura)打開這個網站時,全身顫抖。

“你馬上感到了不安全,”漢娜在自家客廳,緊握著薄荷茶杯告訴我,雙眼睜大。

在點擊網站連結的過程中,克裏斯還發現了他們的許多親密好友也出現在這些圖片中,受害女性至少有60人,其中許多來自悉尼。

這對情侶很快意識到,這些圖片的來源正是受害者的私人社交媒體帳戶。而最可怕的是——幕後黑手竟然是他們熟識之人。

他們迫切地想查出真相。於是,漢娜與克裏斯花了數小時坐在餐桌前,逐一辨識受害女性,搜尋她們的社交媒體朋友清單,尋找共同聯係點,並係統性地建立證據檔案。

四小時後,他們鎖定了三個潛在嫌疑人。

其中之一,但馬上被排除的,是他們的大學摯友——安德魯·海勒(Andrew Hayler)。

三人是在大學酒吧工作時結識的,當時他們很快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而安迪(Andy)——他們對安德魯的昵稱——是這群人的核心人物。



漢娜(Hannah)、克裏斯(Kris)和安迪(Andy,右)是在悉尼大學校園酒吧工作時相識的。

漢娜回憶,安迪一向貼心、友善,總是照顧酒吧裏的女性朋友,確保她們夜晚回家安全。他們經常一起外出旅遊,彼此信任。

“我一直把他當作非常親近的朋友,”漢娜說。

“我們從來沒有懷疑過他,我們一直認為他是個好人。”

然而,最終所有線索都指向了唯一的嫌疑人——安迪。

恐懼與拖延

第二天清晨,當漢娜醒來後前往警察局報案時,除了震驚與恐懼,她心中仍存有一絲“天真的”樂觀。

“我們當時以為警察會在當天下午就去逮捕他,”克裏斯苦笑著說。

但漢娜說,她迎來的卻是冷漠與輕蔑。

她回憶,當時一名新南威爾士州的警官問她:“妳對安迪做了什麽?”該警官建議她直接請安迪停止這樣做。其中一名警官甚至指著一張她穿著清涼的照片,評論道:“妳在這張照片裏挺可愛的。”

新南威爾士州警方拒絕就漢娜案件中的細節回應BBC。

漢娜說,警官的這種態度讓她覺得自己在“小題大作”。

“但對我來說,這件事改變了我的人生。”

警察的不作為讓她漸漸絕望。

在警方拖延的同時,她向澳洲的電子安全專員辦公室(eSafety Commissioner)求助,但對方作為監管機構,能做的僅是協助刪除網站內容,而無法立案調查。



安迪對漢娜的數百張照片進行數位編輯並上傳至網絡。

走投無路之下,這對情侶聘請了律師,並雇用數位鑒識專家來加速案件進展。

然而,為了避免打草驚蛇並確保自身安全,他們選擇隱忍,不向任何朋友透露真相。

“你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你不再與人交談,也不太敢外出,”漢娜說。

恐懼與孤立感填滿了他們的生活。

“我們已經被迫接受安迪做了這些事的現實,因此,假設他真的來攻擊我們,這似乎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他們在家中安裝了監視攝影機,克裏斯則負責密切監視網站上可能出現的任何新威脅。他們還開啟了手機的即時定位追蹤功能,漢娜則24小時戴著健康監測手表,以確保有人能察覺她的心跳加速——或是否停止。

“我不再敢開窗,因為我害怕……或許會有人闖進來。”漢娜解釋道。

“我們睡覺時,床頭櫃裏各放了一把刀,因為我們總是在想:‘萬一發生什麽事呢?’”

仍然感到被警方拋棄的克裏斯,隻能自己承擔起監視網站的重任。他密切關注著,針對漢娜或他們朋友的威脅升級的一切跡象。然而,為了不影響調查,這些朋友至此仍一無所知。

內疚感折磨著這對情侶。“我們一直在內心掙紮,不知道隱瞞真相到底對不對,”漢娜說。

當警方告知調查已被擱置時,漢娜和克裏斯不得不再掏出大筆金錢,委托專家撰寫更詳盡的數位鑒識報告,並威脅向警察監察機構正式投訴。總計下來,他們為了保護自己並阻止安迪,花費了超過2萬澳元(約1.02萬英鎊、1.24萬美元)。

最終,一名新的偵探接手案件,短短兩周內,警方便對安迪的住處發動突擊搜查。他當場承認了一切罪行。

從釋然到恐懼交織,漢娜鼓起勇氣,開始逐一打電話通知朋友這個駭人的消息。

“我的心瞬間沉了下去,”潔西卡·斯圖爾特(Jessica Stuart)回憶起得知安迪利用她的照片所做的一切時,如此形容自己的感受。



潔西卡(Jess)表示,安迪(Andy)過去給人的印象是“體貼”且“毫無威脅感”。

“我感到被侵犯……但我認為當時還無法完全理解這一切。”

對她而言,最令人難以承受的打擊,是這起罪行的幕後黑手竟然是她視如“家人”的朋友。安迪一直給人的印象是“低調內斂”且“體貼周到”——對方甚至曾在她麵臨困難時,成為她求助的對象。

“要接受這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其實是同一個人,真的太難了。”

劃時代的案件

這宗案件在澳洲尚無先例,法律對此領域幾乎毫無涉及。

過去至少十年間,專家們一直警告,科技的進步將引發人工智慧犯罪的浪潮。然而,當局始終反應遲緩,導致深偽技術(deepfake)受害者——其中絕大多數是女性——陷入無助的境地。

2022年安迪被捕時,新南威爾斯州及全澳洲都尚未針對製作或散布深偽色情內容訂立任何法律,而全國範圍內也從未出現過如此規模的案件。

當時,39歲的安迪被控 “使用電信服務恐嚇、騷擾或造成冒犯罪”,這是一條針對網絡犯罪的低階罪名,涵蓋範圍廣泛,卻無法準確反映他的罪行。而漢娜也被提醒,不要對審判結果抱太大期望。

“我們原本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可能上法庭後,他隻會被輕輕放過,”漢娜說。

然而,漢娜和另外25名決定參與案件的受害女性,堅持要讓安迪承擔應有的責任。在去年的量刑聽證會上,多名受害者陸續向法院陳述她們遭受的痛苦。

“你不隻是背叛了我們的友誼,更摧毀了我曾經理所當然擁有的安全感,”潔西卡在庭上說。“這個世界變得陌生又充滿危險,我時刻感到焦慮,即使勉強入睡,也會被噩夢驚醒。”

建立新的友誼變得幾乎不可能,因為我心裏始終有個聲音在問:‘這個人會不會和你一樣?’”

當輪到安迪向他傷害過的女性道歉時,潔西卡和漢娜根本無法忍受待在法庭裏,她們選擇離席。

漢娜說:“無論他說什麽,都無法讓一切變好,而我希望他明白這一點。”

安迪在庭上辯稱,創作這些影像對他而言是一種“釋放內心黑暗麵”的手段,讓他感到“有掌控感”,但他聲稱自己從未想過這些行為會對受害者造成真正的傷害。

“我真的做了一件可怕的事,我非常抱歉,”他在法庭上說。

然而,主審法官珍·卡爾弗(Jane Culver)並不認為他真正有悔意。她指出,雖然他表現出“某種程度的悔意”,但他顯然沒有理解到自己“長期且令人不安”的犯罪行為,已經給受害者帶來“深遠且持續的傷害”。

最終,法院判處安迪9年有期徒刑,這被譽為一項劃時代的判決。

“當法官宣判的瞬間,整個法庭都發出驚呼……那一刻,我終於感受到真正的釋然,”潔西卡說。

“這是我們第一次覺得,自己的聲音真的被聽見了。”

安迪預計將於2029年12月符合假釋申請資格,但他已向法院表示,計劃對判決提出上訴。



去年,在安迪被判入獄後,漢娜與潔西卡相擁而泣。

專門研究科技與性別問題的法律專家妮可·沙克爾頓(Nicole Shackleton)向BBC表示,這起“史無前例”的案件,為未來的類似案件樹立了一個意想不到且重要的法律標準。

來自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的沙克爾頓博士指出,“法官承認這不僅僅是網絡世界的事,而是與現實世界中對女性的暴力行為息息相關。”

然而,她和許多專家認為,無論是在澳洲或其他國家,人工智慧的濫用仍缺乏有效的法律規範,而執法機構在主動調查此類案件上仍然顯得無能為力。

澳洲近期已在全國層麵將“製作與散布深偽色情內容”列為刑事犯罪,但許多國家的相關法律仍存在漏洞,甚至根本未將深偽色情技術納入刑罰範圍。例如在英國,“散布”深偽色情內容是犯罪行為,但“製作”或“委托他人製作”則不受法律約束——不過,這項規定即將修正。

此外,在警察普遍缺乏專業訓練與資源不足的情況下,許多受害者,如漢娜,以及當初向她通風報信的私家偵探,都被迫成為“實質上的偵探與監管者”。

新南威爾斯州警方在聲明中承認,“人工智慧犯罪的調查極具挑戰性,且耗費大量時間與資源”,但他們近期已加強訓練,目標是“確保每位執法人員都能有效應對這類犯罪案件”。

警方還表示,他們與電子安全專員辦公室及科技公司合作,以刪除遭濫用的深偽內容。

澳洲電子安全專員朱莉·英曼·格蘭特(Julie Inman Grant)表示,對大多數受害者而言,移除這些令人痛苦的內容是最優先的目標,而該辦公室在這方麵“成功率極高”。

但她補充說,其辦公室並沒有追究刑責的權限,也無法發起刑事調查與起訴。



漢娜和克裏斯表示,他們希望警方的處事方式能夠改變。

“你可以製定再多的法律,”克裏斯說,語氣中帶著憤怒,“但如果你的警察根本不稱職,那又有什麽用呢?”

“我們當然對安迪感到憤怒,但更讓人憤怒的是,這類案件的受害者若想伸張正義,就必須像我們一樣——是30多歲、有經濟能力去逼迫警方行動的人。”

這對情侶決心要為未來的受害者改變現狀。僅在過去六個月內,新南威爾斯州與維多利亞州的兩名中學生,就因為涉嫌製作大量同學的深偽裸照而遭到警方調查。

經曆多年折磨後,漢娜也試圖重新建立自己的人生。

但安迪的上訴計畫,讓她好不容易重建的生活與心理狀態再次受到威脅。

她蜷縮在沙發上,雙膝貼近胸口,雙腳收在身下,說安迪得到了他應得的判決。

“因為對我來說、對其他女孩來說,這一切將是永遠的……那些圖片會永遠存在於網絡上。”

至今,她仍支付專門服務來掃描網絡,搜尋並刪除這些圖片。然而,她無法停止擔憂——未來的朋友、雇主、學生,甚至她的孩子,可能會發現它們的存在。

她最害怕的,則是自己最珍貴的回憶將無法挽回。

“你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分享照片,因為那是你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你養了一隻狗,你買了房子,你訂婚了,然後你上傳了一張照片。”

“但他把我們所有這些美好時刻,都變成了色情。所以當我再看到那些照片時……現在,我隻會看見自己正在被強暴。”

查看評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