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副處級退休每月有1.1萬,我的農民父母卻隻有192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01

年前回故鄉的省城,母親拿出她的養老社保卡,讓我去幫她查詢一下,每個月養老金是否發了。

她說,她有聽到消息,如果養老社保卡如果長時間不動,養老金就不發了。於是,她在半年多前,就一次性將裏麵這幾年發的錢全部取出來了。

我說,這一定是假消息,國家不會差你這點養老金的。

看母親不放心,我隻好去給她查了一下。嗯,最近半年的每個月是192元,父親的那張卡也如是。

02

回來告訴母親查詢的結果後,母親很高興,說養老金竟然漲了。

她這麽一說,我才想起,父母剛開始領養老金的時候,我也幫他們查詢過,那時每個月大概是120元的樣子。後來,貌似每隔一兩年,就漲過一次,每次大概會漲個一二十元的樣子。

母親說,她和我父親每個月的近400元,足夠他們買米買油買鹽的了。

母親和父親同歲,都是生於1957年,今年已68,印象中,他們也已經領了有好幾年的養老金。

因為這筆錢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很多時候,包括他們自己也都忽略了還有這筆收入。

而且,他們因為客居省城的緣故,這些年,依托城市的經濟發展,還一直在做些零工。父親常年在一個家電工廠的流水線上,用小拖車為工人們送零部件到工位,母親則輾轉於各個洗浴足療中心做保潔或幫廚。

他們倆每個月都有兩三千元的收入,對此他們很欣慰和滿足,說比在家種田強多了。是的,比種田要好多了。我老家還有近二十畝的田地,承包給了一個遠房的親戚,每畝地的租金是500元/年。據說,現在已經漲到了700元/畝左右,但父母還是堅持隻收500元/畝。

唯有讓我有點難過的是,每每聽說父親無論寒暑冬夏、風雨雪霜,每天要早起,騎車去廠裏,而母親則每天到工作到深夜方能回來。

03

過年期間,親戚之間免不了走訪,宴請和飲酒。有個表妹,在一縣城工作生活,並嫁到了縣城的一個家庭,每年正月裏都會請吃上一頓飯。

她的公公,為人健談、豪爽,也已退休好幾年,親戚之間都稱呼其為主席。我雖然應叫他叔叔,但也隻好隨眾,稱呼其為主席。

其年歲和我父母相仿,我大體知道他原來是在某鄉鎮任職,後來退休前到縣政協,並作為了仕途的最後一站,是在縣政協副主席的位子上退了下來——這也是為什麽親友之間都稱呼其為主席的原因。

我前幾年在酒席上,也曾借著酒意冒昧地問他,是不是以副處待遇退休?他滿足且自豪地表示說是的。

之所以這麽問,因為以副處的待遇退休,曾是我一個去了體製內的大學同學曾經在寢室閑談時,說他的理想和心願就是如此。

後來,我雖在社會遊走,平日裏也常與體製內的人員打交道,雖然也曾見過省部級官員,但更多的人,終其一生,終究是難以達到或逾越這個天花板。

04

在與表妹一家吃飯的酒宴中,先是聊到了當下經濟的不景氣,說各行各業的錢都不太好掙,說房地產不行了之後,縣級財政的困難,在編人員的工資降低等等。

表妹在縣醫院做護士,說縣醫院賬戶上的錢,如果有盈餘,還會常被縣政府調去用。於是,他們縣醫院的領導,往往到了發薪日,就趕緊把他們的工資給發掉,所以他們不曾欠薪。

然後,大家又不知怎麽說到了退休養老金的問題。隻見表妹的公公,大家稱呼為主席的他在喝了幾杯酒之後,憤憤然地說自己從下個月開始,養老金要減少了。

眾人忙問何故?他說之前他每個月能拿1.1萬元,其中國家承擔七千多,縣級財政承擔3千多,現在因為縣級財政沒錢,已接到通知從今年的3月份開始,縣財政所承擔的那3千多暫且不發。

眾人聽了後都安慰說,隻是暫且不發,等以後縣財政有錢了,會補發的。是的,大家都是親戚,不會有人會低情商地對他說,七千多的退休工資也不少了。

而我聽了,想到幾天前去幫母親查詢養老金賬戶時,看到的那明細上每個月的192元,隻能沉默不語。

05

就在這返城的前幾天,老徐有在朋友圈看到轉發和討論農民的社保和養老金問題的文章,寫作者呼籲將農民的基礎養老金提高到800元/月,並降低體製內人員的退休養老金等等。

文章說曾經的農民付出的太多了(繳公糧,納提留款等等,老徐對此深有體會),而現在農民的養老金太低了,體製內人員的退休養老金則太高了。老徐作為農民的兒子,一向不敢奢望和奢求國家能提高農民的養老金,就像我那樸實的父母,他們也不會如此奢望和奢求一樣。

但老徐那天酒席散後,還是默默地算了一筆賬,我那叔叔,人稱主席的,退休已好幾年,每個月的養老金有1.1萬元,一年就是13.2萬元。而我的父母每年隻有2千元左右,十年也隻有2萬元。

我父母兩人終其一生,從國家那領到的養老金,也沒有主席叔叔一年的養老金多。

所有的親戚都稱讚和羨慕主席退休後的生活舒服,每天除了早晚接送孫子上學和放學外,然後就是泡在棋牌室打麻將。

而我的父母,雖然和他年歲相近,但每天仍然活得像個孫子一樣,有時候為了保住工作,保住每個月兩三千的收入,還要在工作地方受氣。

母親常說,他們年紀大了,人都不肯要了,好不容易找到個活幹,就滿足了。為了保住工作,為了不顯得老態龍鍾,母親每隔兩個月,就要用買來的廉價染發劑,將她和我父親的白發染黑。

或許,隻有那位親戚才有資格養老,而我的父母是沒有資格養老的。

可是,難道隻有他們才有資格養老,才能享受安穩舒適的晚年;而我的父母是沒有資格養老,沒有資格享受安穩舒適的晚年嗎?

06

老徐並不是一個不孝之人,我常勸說父母不要再打零工了(因為父母打零工積攢的錢,也都是塞給了我)。我也深知,以他們一向生活簡樸節約的習慣,每個月的養老開支,也並不需要多少。

我也常勸他們勞累了一輩子,該休息了,隻要有老徐這個兒子在,絕對不會讓他們老無所養。

可是我母親經常說,他們能多少掙一點,總會減輕子女的負擔,除非實在是沒地方要他們了,隻能再來依靠子女。

好吧,目前跟他們達成的協議是做到七十歲。

最後,寫完這篇文章,想到我父母曾經把交公糧、納提留視為是天經地義,想到他們曾經為國家減免農業稅並還有種糧補貼而拍手叫好,想到他們如今為國家每個月能給他們發一百多元的養老金而感恩戴德的時候……

而我,則有些欲哭無淚!

查看評論(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