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礦產,全世界都在湧向非洲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為了實現能源和數字化轉型,一些稀有金屬材料是必需的,比如:銅、鈷、鈳鉭鐵礦、錳、石墨…等等。但目前,這些材料的產量遠遠不夠,中國和西方國家都在想方設法弄到這些資源,並紛紛湧向非洲,因為非洲大陸充滿了這些資源。

比如,非洲的讚比亞與剛果民主共和國共享同一個被稱為“中非銅帶”的地質盆地,那裏一直盛產銅。不論是能源轉型,還是經濟數字化,不論是簡單的電纜,還是最複雜的電池,銅,這一紅色的金屬作為一種優良的電導體,都是不可或缺的。

國際能源署(IEA)預測,未來15年全球的銅需求將增長40%,其中的三分之一是電動汽車的增長所帶來的。每輛電動汽車需要的銅是80至100公斤,而熱力汽車需要的銅是20公斤。

仍然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到2040年,作為能源轉型的一部分,包括銅和鈳鉭鐵礦在內的一係列所謂的“戰略”金屬或“關鍵”金屬,他們的總需求量將“增加四倍”。其中,鋰的需求將增長40倍,鈷和鎳的需求將增長20倍,而這還僅僅隻是交通電氣化的需求。

非洲:一個重要的大陸

提煉這些金屬的世界上的大多數礦區,其資源將在未來幾十年內枯竭,與此相反的是,非洲似乎是一個尚未開發的黃金國。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金屬儲量都蘊藏在非洲。對於一些最具戰略意義的金屬來說,這一比例甚至更高。

非洲大陸已經有眾多的礦產開采,甚至一些戰略礦產的開采還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錳生產國,超過加蓬。馬達加斯加和莫桑比克分別是第二大和第三大石墨生產國,幾內亞擁有生產鋁的原材料鋁土礦,尤其是,剛果民主共和國在世界鈷產量排行榜上位居第一,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鈷產量占全球的73%,而鈷產量世界排名第二的印度尼西亞,其鈷產量隻有5%。

盡管如此,非洲仍然有眾多的礦藏有待開發。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稱,全球已知的鈷礦藏中,近50%都在非洲、錳礦儲量的85%和石墨儲量的21%也都在非洲。隨著更深入的勘探,這些數字可能還會進一步上升。法國新能源經濟學家Emmanuel Hache解釋說:“非洲是地球上擁有最大采礦潛力的地區之一,但由於勘探投資低,其開采量尚未充分。”根據研究人員們的估計,非洲大陸僅吸引到全球勘探領域投資的15%。

地緣政治鬥爭

對礦產資源的控製加劇了大國之間的競爭。

非洲大陸上相當一部分運營的礦山歸中國公司所有。中國公司控製著剛果民主共和國至少一半的銅礦,並於2023年底收購了非洲最大銅礦之一的博茨瓦納Khoemacau銅礦。2018年,中國公司控製著非洲41%的鈷產量和28%的銅產量。

采礦業是個會對環境和社會造成相當大破壞的行業,另外,采礦業投資大,投資周期長,在非洲投資采礦業麵臨的風險很大,西方人曾經一度放棄了這一領域,現在西方人正在努力地迎頭趕上。西方的大礦業公司有加拿大的艾芬豪礦業、英國的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瑞士的嘉能可(Glencore)、加拿大的第一量子礦產(First Quantum Minerals)等等。西方的大礦業公司控製著非洲大陸約四分之一的礦產。2024年7月,英國《金融時報》披露,美國向金沙薩當局施壓,迫使剛果國有礦業公司Gécamines取消向中國一軍火公司的子公司--北方礦業公司(Norin Mining)出售銅資產和鈷資產。

新興國家現在也加入到這場戰鬥中來了。他們為了自己國家工業的發展,也在尋求稀有金屬的供應能得以保證。巴西淡水河穀公司目前已經是全球第四大礦業公司了(排名前50位的公司中有10家是中國公司)。法國開發署(AFD)2024年在題為“非洲的采礦潛力:概述、問題和挑戰”的報告中指出:“新興國家在貸款條件上通常比國際捐助者更為寬鬆,可以投資西方參與者不願涉足的國家,例如津巴布韋。”

海灣國家也正在加大投資,希望建立全球礦產加工平台,以擺脫對碳氫化合物的依賴。2023年11月,阿聯酋王室成員控製的國際資源控股公司斥資11億美元收購讚比亞莫帕尼銅礦51%的股份。

在當地,非洲國家以主權為名義也在尋求重振已經被私有化了的老公司,例如讚比亞的ZCCM公司和摩洛哥的Managem公司,後者在非洲大陸8個國家經營著15個礦山,包括銅、銀和鈷等。

是福還是禍?

非洲的資源讓全世界流口水,那麽,這對非洲國家來說,是福還是禍呢?隻能說,也許是好事,也許是壞事。

比如,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省份北基伍省(Nord-Kivu)的大片土地被盧旺達支持的“3月23日運動”(簡稱“M23”叛軍)占領。無獨有偶的是,該省的地下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全球超過15%的鉭都產自該地區,鉭是一種從鈳鉭鐵礦中提取的稀有金屬,大多數電子產品的製作都要用到這一金屬。根據聯合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穩定特派團(MONUSCO)的估計,鈳鉭鐵礦的開采每月將給M23叛軍帶來至少30萬美元的收入,從而助長叛亂。

2000公裏之外,在位於中部非洲和南部非洲邊界的讚比亞,豐富的地下資源則被人們視為天賜之物。讚比亞是個穩定的國家,總統Hakainde Hichilema的經濟顧問Jito Kayumba開玩笑地說,“我們100%地感覺自己受到追求。”

在撒哈拉以南的地區,這裏的稀有金屬前景也讓人想起石油。經過幾十年的開采,石油“黑金”並沒有給這裏帶來什麽發展。其主要石油生產國,如尼日利亞和南蘇丹,是非洲大陸最貧窮和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除非非洲國家在采礦方麵更有戰略性並且吸取過去的教訓,否則非洲擁有的豐富稀有金屬資源恐怕也是無助於非洲的。

查看評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