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禁張氏母子,抖音值得一麵錦旗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對於少數人來說,說服自己接受抖音的行為——永久封禁張氏母子賬號——是合乎規程的,似乎有點難。實際上,他們不接受任何社交平台封禁任何人的賬號,哪怕針對那些公認的混蛋。甚至於,他們認為平台就不該擁有這個權力。

即使理解這份堅持心態背後的邏輯,可還是要看到,抖音對張氏母子采取的行動贏得了大比例的讚賞。在有關部門未對張氏母子定性的前提下,抖音的主動作為,可以視作“不作惡”的自證,整體上算是抖音消除其算法政治汙點的努力。

鍾睒睒炮轟抖音,集中在其不透明的算法上,言下之意可謂深遠。想必鍾睒睒的控訴被抖音決策者放在心上了,抖音副總裁李亮接過解釋的義務,拘謹地圍繞關鍵詞“規則”展開。事實表明,抖音對社區規則-秩序的重申,效果上遠不如點殺來得快。‍‍‍‍‍‍‍

反對抖音封殺張氏母子的人當中,除去那些水軍與蠢貨,都有著強烈的規則意識與法治思維。但要看到的現實是,這種規則意識與法治思維是不合時宜的,因為它們缺乏一個穩定實現的國情,實質上是在叢林法則盛行的地方碰運氣。‍‍‍‍‍‍‍‍‍‍‍‍‍‍‍‍‍‍‍‍‍‍‍‍‍‍‍‍‍‍‍‍‍‍‍‍‍‍‍‍‍‍‍‍‍‍‍‍‍‍‍‍‍‍‍‍‍‍‍

如果以叢林世界的視角來看待抖音點殺令,會不會讓那些反對者好受些?也就是說,我們不把數字化生存的世界看成一個必須趨於理想的所在,而是當作由激烈競爭的欲望動態支配的虛擬社區,相信每一聲哀號終有回響,每一個惡人終有報應。‍‍‍‍‍‍‍‍‍‍‍‍‍‍‍‍‍‍‍‍‍‍‍‍‍‍‍‍‍‍‍‍‍‍‍‍‍‍‍‍‍‍‍‍‍‍‍‍‍‍‍‍‍‍‍‍‍‍‍‍‍‍

我們聽慣了雖遲但到的正義故事,遺憾的是,惡人並不經常倒在正義之劍下,很多時候是降服於更有殺傷力的強權。勝利者喜歡讓人相信他們就是正義本身,在抖音永禁張氏母子事件上,假如仍舊套用正義與非正義的敘事,必定失望。‍‍‍‍‍‍‍‍‍‍‍‍‍‍‍‍‍‍‍‍‍‍‍‍‍‍‍‍‍‍‍‍‍‍‍‍‍‍‍‍

張氏母子在被抖音封殺後,已經在別的平台上直播,控訴抖音,這就是抖音要繼續麵對的惡之挑釁。這種挑釁一方麵證明,抖音對張氏母子的封殺並未傷及其言論自由,另一方麵也提醒那些持有這種想法來批判抖音的人,不要拿衣烏。‍‍‍‍‍‍‍‍‍‍‍‍‍‍‍‍‍‍‍‍‍‍‍‍‍‍‍‍‍‍‍‍‍‍‍‍

這裏沒有要為抖音辯護的意思,隻想提醒,頭部的惡人在喪失了抖音的商業地盤後,正試圖用詭辯之言與水軍衝擊抖音的門禁,畢竟他們嚐過門後的豐厚收益。同時,微博、視頻號等平台做壁上觀,不排除有坐收漁翁之利的企圖,不排除接盤。‍‍‍‍‍‍‍‍

抖音對張氏母子的終極懲罰,依據是屢教不改的下三賴牟利手段,懲罰的要害在於沒收其靠謊言與炒作堆砌的直播生產力。耿直之人以言論自由為那對母子叫屈,卻忽視了他們在其他平台複製其盈利模式的可能,緊迫的是惡之複生,而非其他。‍‍‍‍‍‍‍‍‍‍‍‍‍‍‍‍‍‍‍

在叢林世界裏生存,一個失落社會中的規則、秩序、法律等詞匯,構成了思想上的羈絆和障礙。重要的並非一個治或亂的世界,而是一個傷害權能夠廣泛分布的世界。人們越早適應數字世界的暗黑氛圍,就能越快地與舊世界切割,因為更重要的是未來。‍‍‍‍

古人雲: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直播帶貨與算法推送的雙重力量,曆史性地將這句古話演變成超現實的中國情境,危害尤其深遠的是,張氏母子之流在長達數年時間裏,靠汙染信息服務於貪婪的金錢追求,抖音的懲罰不是來得太快,而是來得太晚。‍‍‍‍‍‍‍‍‍‍‍‍‍‍‍‍‍‍‍‍‍‍

還要看到,抖音封殺張氏母子,是徐熙媛病逝引發的後續,是前者不作不死的應得結果。這麽多年來,張氏母子言行如一,卻不見抖音出手,卻在大S身死之後被迫痛下殺手。一般人以為作惡的代價很大,可從另一個角度看,作惡的代價卻又很小。‍‍‍‍‍‍‍‍‍‍‍‍‍‍‍‍‍‍‍‍‍‍‍‍‍‍‍‍‍‍‍‍‍‍‍‍‍

將張氏母子驅逐出抖音,稱得上是這家公司成立以來做的最有人性的一件事。因為要做到這個程度,需把人性本善作為抉擇關口的底層邏輯,並且,逆反了海量的、靠反人性博取名利的平台潮流。沒人會指望這種點殺真能劃出紅線,畢竟人性的暗麵仍在孕育新故事。

查看評論(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