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州務卿雪莉·韋伯(Shirley
Weber)1月23日批準了一項提案,正式開啟獨立公投的簽名征集工作。這標誌著加州獨立進程邁出了第一步。如果提案支持者能夠在2025年7月22日前征集到至少54.6萬個有效簽名,該提案將進入2026年中期選舉的投票環節,為2028年的正式公投奠定基礎。
加州是美國人口最多、經濟規模最大的州,2024年的GDP達3.64萬億美元,若獨立,將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和德國。支持者認為,加州向聯邦政府繳納的稅收遠超其收到的財政撥款,獨立後能夠製定更符合本州利益的政策,尤其是在移民、環境保護和社會福利等方麵。
這個這項被稱為“Calexit”的獨立倡議盡管麵臨法律障礙,獨立運動的支持者仍然希望通過公投向聯邦政府施壓。他們計劃在2028年選舉中推動全民公投,決定加州是否應成為一個“自由和獨立的國家”。
Calexit的興起
加州獨立運動興起於2016年,但直到2017年初,官方在網絡上正式發表獨立宣言,效法開國先賢以反抗暴政作為號召後,才引起注意。加州獨立運動主張將加州一分為二,舊金山及洛杉磯灣區以外的加州東部大片內陸區域,應該獨立成為“新加州”。如果成功,這個美國第51州將成為全美第6大州,人口數超越紐約州。
這個獨立運動組織名稱為Yes California,主要通過其 Facebook 頁麵投放廣告,該頁麵擁有大約 39,000
個讚和大約相同數量的追隨者。
他們的公關宣傳是這樣的:
加利福尼亞州——美國人口最多的州,擁有近 4000
萬居民——背負著補貼其他州的負擔。在總統選舉中沒有公平的發言權,並且與美國其他大部分州的在移民問題上意見不一致。
Yes
California的發起人表示,他們追求加州獨立的原因在於,州政府實行課稅過高的暴政。同樣被指責的“暴政”還包括教育、交通、執法、水資源管理等各種政策失當。
Yes
California討論了加州應該如何處理軍隊,認為國民警衛隊應該成為加州古國防軍。不過他們稱新國家應該是中立的。對於如何解決加州缺水,他們覺得憑借加州的經濟實力,可以繼續從科羅拉多河買水。
Yes California是由路易斯·馬裏內利(Louis
Marinelli)創建並領導的。從組織的網站來看,這位領導人住在聖地亞哥金山附近的一個公寓大樓裏。但實際上,這個兄弟主要居住地是俄羅斯。
作為一名來自紐約布法羅的前右翼活動家,馬裏內曾就讀於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母校聖彼得堡國立大學。讀書期間,馬裏內利與一位俄羅斯女士結婚。這對夫婦後來搬到了聖地亞哥,在那裏創建了
Yes California。不過,他們大部分時間還是居住在俄羅斯。
馬裏內利稱自己的政治目標包括在莫斯科建立加州大使館。
Yes California 運動的原定目標是在 2019
年的總統初選投票中提出公投問題,詢問選民加利福尼亞是否應該脫離。但最終,他們並沒有向州政府提交所需的文件,也沒啟動簽名收集,此事就不了了之。
川普讓加州絕望
2024年11月,川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這一結果不僅引發全國範圍內的政治動蕩,也使得加州與聯邦政府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作為全美最具自由派色彩的州之一,加州長期以來與川普政府在移民、環保、稅收、槍支管控等多個關鍵議題上立場對立,而川普的勝選,更是加劇了加州民眾的挫敗感和疏離感,令“Calexit”獨立運動獲得新的動力。
加州與川普的對立由來已久。早在他2016年首次當選總統時,加州就曾強烈反對他的政策,甚至在他執政期間,州政府多次起訴聯邦政府,挑戰包括對非法移民的強硬立場、限製環保法規、削減聯邦資金等諸多政策。據統計,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內,加州政府共對聯邦政府提起了超過120起訴訟,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獲得了勝訴。這一法律戰的激烈程度,充分反映了雙方的政治對抗。
在川普第二次當選之後,加州的抗爭顯然已經超越了法律層麵,轉向更為激進的政治行動。加州的政界領袖、企業家和社會活動人士紛紛公開表達對聯邦政府的不滿,認為川普的再次當選標誌著美國政治的進一步極化,使得加州在聯邦體係內的地位變得更加邊緣化。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在川普勝選後直言:“我們已經被告知,加州與美國的價值觀格格不入。”
川普連任後,其政府迅速采取了一係列政策,進一步加劇了與加州的矛盾。例如,他宣布將削減對加州的聯邦撥款,特別是在災害援助方麵。川普政府明確表示,將重新評估加州的森林管理政策,甚至威脅在加州未能“有效改善”森林火災防控措施之前,不會提供聯邦救災資金。這一舉措引發了加州民眾的極大憤怒,許多人認為這是對該州的直接報複,畢竟加州不僅是民主黨的大本營,也是川普政治對手的重要據點。
此外,川普政府在移民政策上的進一步收緊,也讓加州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作為全美移民人口最多的州,加州一直推行相對寬鬆的移民政策,並在2017年通過了“庇護州法案”,拒絕配合聯邦政府對非法移民的執法行動。
然而,川普連任後,國土安全部迅速出台新規定,加大對庇護州的打擊力度,包括擴大移民執法權限、加速遞解程序、減少對無證移民的社會福利支持等。這些措施直接衝擊了加州的社會治理模式,引發州政府和民間組織的強烈抗議。
除了政策層麵的衝突,川普在言辭上的攻擊也進一步激化了加州與聯邦政府的矛盾。他多次在社交媒體上批評加州的治理能力,稱該州是一個“失敗的州”,指責民主黨州政府縱容犯罪、經濟管理不善,並公開表示“如果加州願意走,就讓他們走”。川普的這些言論不僅讓加州民眾倍感侮辱,也讓“Calexit”運動的支持者找到了新的理由。他們認為,既然總統本人都在暗示加州“應該離開”,那為何不真正推動獨立?
在川普連任後的幾個月內,加州的獨立運動迅速升溫。多個民間組織開始重新推動Calexit公投,他們認為,川普的當選表明美國的政治版圖已經發生不可逆轉的變化,加州與聯邦政府的裂痕已經無法彌合。在這些支持者看來,加州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和獨立治理能力,完全可以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存在。他們還指出,獨立後,加州可以製定更符合自身利益的外交、經濟、環保和社會政策,而不必再受製於華盛頓的政治鬥爭。
這些獨立支持者認為,2028年的公投不僅是對加州獨立問題的正式表態,更是一場對川普執政模式的全民公投。如果加州民眾以壓倒性多數支持獨立,將向華盛頓傳遞一個強烈信號:美國的政治分裂已經到了臨界點,聯邦製的未來正麵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並不僅僅是加州
加州的獨立運動並非孤例,近年來,其他一些州內的分裂情緒也在加劇。2024年川普再次當選後,不少州內的部分地區開始考慮“另尋出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伊利諾伊州的分裂動向。今年以來,該州已有多個縣正式投票表決是否脫離伊利諾伊。
伊利諾伊州的分裂情緒主要來源於該州內部的政治和經濟失衡。州政府財政狀況持續惡化,稅收負擔沉重,公共服務質量下降。以2024年數據為例,伊利諾伊的州政府養老金債務已飆升至1440億美元,而21世紀初僅為160億美元。麵對財政壓力,州政府多次提高稅收,使得該州成為全美稅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這一情況讓伊利諾伊州的保守派選民感到愈發不滿,他們認為自己繳納的稅款被用於支持芝加哥及周邊大城市的福利政策,而這些政策與他們的理念背道而馳。
2024年大選後,伊利諾伊州已有33個縣投票表決是否考慮脫離該州,其中多個縣的支持率超過70%。部分縣明確表示,希望加入鄰近的印第安納州,另外一些縣則計劃獨立出聯邦。
伊利諾伊州州長普裏茨克(J.B.
Pritzker)則強烈反對分裂,稱這是“政治作秀”,並抨擊印第安納州是一個“低工資、不保護工人的州”。但對於伊利諾伊州的許多保守派選民來說,脫離本州、加入印第安納甚至是獨立,已經成為他們逃離高稅收、高負債、低效率政府的一種現實考慮。
除了加州和伊利諾伊,近年來,得克薩斯州、俄勒岡州和西弗吉尼亞州的部分地區也出現了類似的獨立或分裂呼聲。這些動向雖然短期內不太可能改變美國聯邦體係,但它們的存在表明,美國的政治和經濟分裂已經深入到各個層麵,甚至威脅到國家的整體穩定。
獨立運動能成功嗎?
盡管加州、伊利諾伊等州的獨立或分裂呼聲愈演愈烈,但從法律角度來看,這些州真正脫離聯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美國憲法並未賦予任何州單方麵脫離聯邦的權利。1869年最高法院在“德克薩斯訴懷特案”中明確裁定,州與聯邦的關係是“不可分割的”,任何州的獨立隻能通過國會批準的憲法修正案來實現。然而,這一程序要求三分之二的國會投票支持,並需獲得至少38個州的批準,幾乎不可能實現。
此外,加州憲法本身也明確規定,該州是美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承認聯邦憲法的至高無上地位。這意味著,即使加州在2028年的公投中獲得多數支持,其結果也不會具有法律效力,最終仍將麵臨聯邦政府和最高法院的否決。
川普的支持者可能會將這些分裂傾向視為“失敗者的怨言”,但現實是,無論這些分裂行動最終是否成功,它們都揭示了美國政治體係正麵臨前所未有的考驗。州與聯邦政府之間的矛盾、紅州與藍州的對立,以及日益加劇的地區經濟失衡,正在動搖美國的政治根基。無論川普是否在未來調整政策,他的連任已經成為美國分裂的催化劑,讓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質疑聯邦製度的可持續性。
2028年的加州獨立公投,或許不會真正改變美國的版圖,但它將成為一次對川普執政模式的全民公投——向全世界展示,一個曾經團結的國家,正在經曆怎樣的裂解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