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歲的中國青年數學家王虹發表破解“掛穀猜想”論文而聲名大噪,卻因用英語演說而成為“小粉紅”攻擊目標。(取自紐約大學柯朗數學科學研究所官網)
中國青年數學家王虹因發表1篇破解“掛穀猜想”(Kakeya conjecture)的論文,突破幾何測度理論的百年難題而聲名大噪,被視為數學界的明日之星。但她上月應邀在北京多所大學發表學術報告時,她的海外背景與使用英語演說,意外成為“小粉紅”的攻擊目標。
香港“南華早報”13日報導,今年2月,34歲的王虹與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副教授紮爾(Joshua Zahl)共同發表預印本論文,聲稱證明掛穀猜想在三度空間中的情形,被視為該領域的重大突破,對成像、資料處理、密碼學及無線通訊等領域具有深遠意義,使王虹成為享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菲爾茲獎”(Fields Medal)的熱門人選,有望成為首位獲得此一數學界最高殊榮的中國女數學家。
王虹1991年出生於廣西桂林,2011年北京大學畢業後,前往法國攻讀碩士學位,2019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取得數學博士學位,現為紐約大學柯朗數學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據稱她將於9月起受聘法國高等科學研究院,擔任數學永久教席。
上月,王虹應邀在北大、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及中國科學院發表專題報告,場場爆滿。在清華大學,王虹先以中文致謝,隨後詢問能否全程以英語授課,獲現場一致同意後才開始演講。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認同王虹。有網友批評她是“香蕉人”(外黃內白):“這個所謂中國數學家,在中國講個課還用英語,不會是中國話都不會說了吧”,“聽眾大多是中國人,為什麽不用漢語講呢?”“保護啥呀,人家是美國大學教授,在美國工作的,保護也是美國人去保護”。
網友還將王虹與同為數學界新星的北大助理教授韋東奕相提並論。33歲的韋東奕兩度以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滿分奪金,被稱為“韋神”,“愛國青年”形象獲得網友肯定,指他“全心奉獻於祖國”。有網友寫道:“無論王虹成就多高,也改變不了她為美國利益服務的事實”。
報導指出,近年來隨著美中競爭升溫,中國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動輒攻擊有“海外關係”者。北京非營利組織“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指出,許多網友發言缺乏理性與媒體素養,一味譁眾取寵、煽動對立,已扭曲公眾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