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部稱48小時破獲“投敵叛變”間諜 討價還價時被捕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國安部稱48小時破獲“投敵叛變”間諜 討價還價時被捕

中國國家安全部周五(7日)發布消息稱,國家機關近期破獲一宗主動投靠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的重大案件,在某重要涉密單位工作的一名涉密人員向境外情報機關出賣中國涉密文件資料,但在短短48小時內就被抓捕歸案。

國安部微信公號發文稱,涉案的韓某某案發前在某重要涉密單位工作,日常經常瀏覽一些網絡博主發布的炫富視頻,沉迷於追求紙醉金迷、奢靡享樂的生活方式,,導致金錢觀和價值觀逐漸扭曲,所以萌生了竊秘換錢的念頭。

案情指,韓某某利用借調到涉密部門工作的機會作案,多次使用私人硬盤,包括購置兩個大容量外置硬盤,從單位涉密電腦中複製了一批重要文件資料和數據。對於無法複製的資料則直接通過手機偷拍方式留存。

韓某某在竊取涉密資料後,在網上匿名聯係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告知對方自己手中掌握有大量涉密文件資料,並提供少部分涉密文件作為“見麵禮”,獲得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的金錢報酬。首試成功後,韓某某試圖將其餘文件賣出,但國家安全機關已發現其行為。

國安部稱,其經縝密偵查,在韓某某投敵叛變短短48小時內即將其抓捕歸案,“及時製止了賣密行為,有力維護國家的安全”。國安還描述戲劇化細節:當國安幹警出現在韓某某麵前時,其正在與境外間諜情報機關討價還價,看到國安幹警後癱倒在地,歎道“沒想到你們這麽快”。

國安部也引用中國《間諜法》和《刑法》等發出威懾,稱間諜行為會換來重刑甚至死刑。





中國國安部在微信公號發文,稱48小時將一“投敵叛國”間諜抓捕歸案。(中國國安微信公號)

網民質疑國安炮製劇本 評論指有直接利益考量

有中國網民嘲諷道:“這是中國春節後中國國安首次加戲,但老套的故事顯示了文宣部門的無能,跟中國彩票中獎的新聞是同一套路”。

英國華裔作家馬建向本台表示,中國國安這樣做有著直接的利益考量,是為了獲得大量的維穩經費,因此不惜炮製製劇本。

馬建說:“中國國安也好、公安也好,它們是需要敵人的,哪怕是假的,臨時抓了以後,它每年也可以拿到同樣的經費,如果抓不到的話,它那拔款就會降低。如果沒有的話,它當然可以造謠。”

馬建也指,中國國安對上投習近平所好;對下,也在為中國民眾製造一種謊言中的“安全模式”。

馬建說:“中國國安抓得更多,可以向習近平匯報,你看看,就是這些人的搗亂讓我們陷入了不利的局勢,現在好了;這個版本對中國老百姓來講是很管用的,因為有了這種抓特務,他們覺得又安全了。我覺得中國人靠謊言活著是『很舒服』的一件事情,他們不會感覺到這些問題會帶來另一種問題。”

轉移國內不滿情緒 惟嚇跑外資傷害政權

法國獨立電影導演,時評人王龍蒙在接受本台采訪時,批中國國安部隻是為習近平消解國內不滿的情緒。

王龍蒙說:“現在川普政府對中國打關稅戰,中國百姓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在內憂外患之際,為中國人樹立一個“投敵叛國”和境外勢力的靶子,轉移他們對自身處境不滿的關注,消解不滿情緒,這是中國當局百試不爽的招術。”

王龍蒙認為,中國國安作為習近平倚重的維穩機器,其實是對經濟和政權傷害最大的部門。

王龍蒙說:“習近平時代的亂像是『公安管股市,國安管經濟』,中國國安也是習近平政權最囂張的部門之一,這種抓特務早前將外資嚇跑,現在還要借此封上中國人的嘴,警告他們不要和外國聯係。這種方式看似可以強力維穩,實則對經濟甚至政權本身都有很大的傷害。習近平早晚要倒黴在這些他倚重的部門手上。”

早在2023年下半年,中國國安就不斷發出各種抓間諜的故事,推動中國進入一個“全民抓間諜”時代。當年年末,中國國安透過微信公號炮製“綠光間諜”故事:一名外國租客在中國一個海濱城市租房,因屋中閃爍“綠光”被國安部門破獲屋內竊拍中國軍事基地的設備。

2025年後一個多月時間裏,中國國安部門已經連續5次發布警示,提醒公眾提高國家安全意識,包括提醒出境遊客提防“境外情報機關”借機滲透;涉密工作人員要注意保密工作等。

查看評論(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