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邀受壓迫的南非白人移居美國 他們說“謝謝 不必”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川普邀受壓迫的南非白人移居美國 他們說“謝謝 不必”

伊隆馬斯克從小生活在南非,他對南非政局的看法影響了川普。(圖/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上任後,多數的決定都是保護美國利益,很少表現出人道關懷。然而他少數表現的人道關懷,卻還是顯得突兀而不被接受。星期六,川普接見南非的白人少數群體“阿非利卡人”(Afrikaners,也稱布爾人、波爾人,原文:Boere),向他們表示可以提供難民身份,並在美國重新安置,但是阿非利卡代表回應:“謝謝,但不必”。

美聯社報導,該計劃詳見川普上周五簽署的一項行政命令,該命令停止對南非的所有援助和經濟援助,以懲罰南非政府對部分白人公民的“權利侵犯”。

川普指責南非政府允許對白人阿非利卡農民進行暴力攻擊”,並推出土地徵用法,使其能夠“無償沒收少數民族-阿非利卡人的農業財產”。

對此,南非政府表示川普對新土地法的描述充滿了錯誤訊息和歪曲,否定新土地法是針對白人農民的蓄意攻擊。



南非第一代白人殖民者後代:阿非利卡人的代表感謝川普的關心,但他們沒打算流亡美國。(圖/AfriForum)

阿非利卡人主要是荷蘭人的後裔,但也有300多年前,首次抵達南非的法國和德國殖民者的後裔。由於後來的荷蘭殖民者比法國、德國人更多,因此他們彼此之間就演化出一種基於荷蘭語為核心,摻雜法語、德語的混合語言,也就是“南非荷蘭語”。同時,這些第一批南非白人殖民者自稱“阿非利卡人”,因此南非荷蘭語也叫阿非利卡語。

其後,英國勢力進入南非,並試圖建立自己的殖民版圖,後到的英國人與先前的阿非利卡人出現衝突,英國將阿非利卡人貶稱“布爾人”,意思是“邊境的鄉巴佬”,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期,英國在南非發生兩次布爾戰爭。

整體而言,白人佔南非6,200萬人口的7%左右。

星期六,代表阿非利卡人的兩個最著名團體表示,他們不會接受川普在美國重新定居的提議

阿非利卡人團結工會(Afrikaner trade union Solidarity)執行長赫爾曼(Dirk Hermann)表示:“我們的成員在這裡工作,希望留在這裡,他們也會留在這裡。”該工會表示,其成員大約有 200 萬人。 並致力在南非建立未來,“我們哪裡也不會去。”

另一個阿非利卡人遊說團體“非洲論壇”(AfriForum)的首席執行長克裏爾 (Kallie Kriel) 表示:“我們明確聲明,不想搬到其他地方。”

眾所周知,川普最著名的政策顧問是世界首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而馬斯克就是南非人。所以理論上馬斯克應該瞭解南非,所以川普政府把阿非利卡人描繪為“需要被拯救的受壓迫群體”,著實讓大多數南非人感到驚訝。

南非外交部表示:“諷刺的是,川普這項行政命令為南非最富裕的群體,主動提供美國難民身份。但與此同時,來自世界其他地區的弱勢群體,卻麵臨川普被驅逐出境並被拒絕庇護的困境。”

南非外交部批評“這是一次針對南非的的假訊息、負麵宣傳活動。”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Matamela Cyril Ramaphosa)的發言人說:“南非是憲政民主國家。我們珍惜所有南非人,無論黑人或白人。聲稱阿非利卡人遭到壓迫與財產剝奪,這種說法完全沒有事實依據。”

1994年,南非白人統治的種族隔離製度結束,30多年後,白人的生活水準總體上仍然比黑人高得多。南非人權委員會 2021 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白人貧困率為 1%,而黑人貧困率為 64%。

約翰尼斯堡的市場交易員恩吉迪 (Sithabile Ngidi) 表示,她從未見過白人在南非受到虐待。

恩吉迪說:“他(川普)應該真正來南非看看,親自瞭解這裡的情況,而不是隻聽伊隆馬斯克的話。他(馬斯克)很久沒有在這裡生活了,甚至與南非人沒有任何關係。”

但川普對南非的行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他們意識到一些南非白人認為,他們遭受歧視,是對種族隔離製度的報複。種族隔離政府的領導人是阿非利卡人。

上述提到的阿非利卡人團結工會與非洲論壇,確實反對新的土地徵用法,稱該法昃針對多年來致力於開發土地的白人地主。他們還表示,最近通過的一項同樣引起爭議的語言法,試圖在學校中刪除或限製他們的南非荷蘭語;此外,他們也批評南非政府試圖在商業領域上優惠黑人,是種族主義的法律。

但即使如此,非洲論壇的克裏爾表示,他們不會離開南非,隻能說感謝川普提出的方案與關心。

南非政府表示,這些受到批評的法律,是為解決過去殖民主義錯誤,以及近半個世紀的種族隔離製度的後續。當時黑人被剝奪了土地和幾乎所有權利。

查看評論(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