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他不會道歉,他笑你不懂倡導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你笑他不會道歉,他笑你不懂倡導

今年春節期間,燕雲十六州有個古城的景區商戶,在某個晚上沒有聽從相關部門“夜晚開燈美化城市夜景”的倡導,擅自關燈回家休息,被街道派出專業執法人員剪鎖撬門,強行開燈。

當然,後來這件事情就上網了,然後鬧大了,當地街道經過調查之後,就發了一封《致歉信》,表達了自己“誠摯的歉意”。

但是我這個人因為是靠寫稿子吃飯的,對文字這個東西比較敏感,我看了這封致歉信,覺得還是挺感慨的,因為這封信裏麵的措辭很是耐人尋味。

兄弟我不藏拙,我當年上學的時候不太聽話,活生生把自己練成了一位寫檢查的高手,這種技能甚至讓我在後來的工作中如魚得水。

某一次我們董事長蒞臨我們辦公室大罵我們部門的副主任,所有人都噤若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隻有我不一樣,坐在角落的我默默拿出紙筆開始寫檢查,董事長罵到最後,衝著我們副主任嗬斥一聲“寫檢查”,然後摔門而去,驟雨初歇。

等大家緩過神來重新開始竊竊私語並且安慰我們副主任的時候,我已經雙手奉上《我的檢查》交給副主任,告訴他“名都給你簽好了”。

這個舉動,比任何安慰都要好使。

講這麽一個25年前的陳年舊事,不是要證明我有多了不起,隻是想告訴大家,檢查這個東西我很擅長,並且知道裏麵有兩個問題非常關鍵。

第一個問題是,是要闡述自己錯在什麽地方;第二個問題,是要向誰道歉。

我看了一下這個街道的道歉信,他們認為自己錯在“對城市形象造成極大負麵影響”,道歉的對象是“廣大社會各界朋友”。

至於為什麽會犯錯,是“思想上急於求成、方法上簡單粗暴、服務意識淡薄”,你仔細品味一下這一段話,其實就是這麽一段意思:事情沒錯,錯在太急躁、太簡單、太生硬,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好心辦了壞事”。

結果門鎖被破壞的商戶,連一點邊都沒沾到,甚至都沒說要賠償人家一把鎖什麽的。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就好比我上初中的時候被班上一個同學揍了,我因為哭得太大聲被其他同學知道了,回頭老師讓他做檢查,他說給全班同學和所有科任老師道歉,因為這件事情影響了我們班的文明班級形象,然後就完事兒了。

我這種挨揍的人,沒得到一句道歉,連醫藥費也不知道從哪兒出。

你說到哪兒說理去?

當然,更讓人覺得沒地兒說理的,是撬門開燈這件事的指導依據,它是一個倡導。

倡導這事兒我也懂,我從小到大寫作文的時候倡導過無數次了,比如倡導同學們不要亂扔垃圾,倡導大家努力學習,後來還倡導馬拉鬆選手參賽的時候不要扛著大旗,免得影響到其他選手。

但是如你所想,這些倡導基本上沒什麽卵用,甚至當初還有人威脅我說要在賽道上打斷我的腿,叫我不要再夏吉霸倡導了。

由此可見,倡導什麽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誰來倡導。

我倡導的事情,別人不聽,我也沒辦法,就算是要揍我,我也隻能憋著,最多說一句“恩公,你打斷我的腿要賠錢”。

但是有些人倡導的事情,別人不聽,那就可以上門強製執行,還要全程錄像,生怕留不下證明自己合法性的證據。

其實既然你都做好處置預案了,何必倡導呢,直接下命令就行了唄,免得還要玩那麽多文字遊戲。執行任務的時候,把倡導的威力擴大;檢討錯誤的時候,把法律的後果縮小。

怎麽看怎麽都覺得有些“溝通不暢、造成誤會……工作方法失當”。

當然,還是那句話:你笑他不會道歉,他笑你不懂倡導。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