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獨自開“陝A”到倫敦 對家人謊稱有人結伴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1月29日,是中國傳統的農曆大年初一,這天晚上在家中的曹女士接到兒子江仁基打來的跨國電話,告訴母親他已經成功抵達德國。他向母親報平安的原因在於從1月18日開始,江仁基並不是坐飛機抵達,而是開著一輛油電混動的轎車,從西安出發一路自駕橫跨歐亞大陸,終點是和歐洲大陸隔海相望的英國。

雖然臨行之前江仁基告訴母親,他這一路是和他人結伴前行,路途中會有人輪換著開車,但其實根本就沒有。江仁基是一人自駕,抵達德國時他的行程快1萬公裏,進入歐洲內陸之後他覺得當地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安全問題有了保障之後,他就向母親坦白自己是一個人駕車。

“說實在的,那天晚上一晚上沒睡著,失眠了。”曹女士說,在早前和兒子打視頻電話的時候她就感覺不對勁。“當時說他們是四人結伴,我家車上還有同伴,但我總覺得他是一個人,因為視頻的時候老是他一個人也沒別人打招呼。問他了,他就說那人睡覺了,現在換他開車。”既然木已成舟,曹女士也隻能叮囑兒子要小心駕駛,注意安全,不要開太快。

2月2日,江仁基從法國敦刻爾克乘船渡過英吉利海峽,順利抵達英國,第二天趕到北安普敦郡。2月7日,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江仁基說,小的時候在他心裏世界很大,大到有些地方觸不可及,抵達英國之後又覺得世界很小,小到其實一個人開車就可橫跨半個地球。

出發

最壞預想是車被撞報廢

然後棄車坐飛機再去英國

曹女士說,江仁基還是孩子的時候正是他們夫婦倆創業初期,創業的艱辛伴隨著小江的成長軌跡,夫婦倆從小就非常注意培養小江的獨立意識,父親也打小給兒子樹立“男孩子要勇敢一點、要吃苦”的概念。為了培養孩子獨立性,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父母就讓小江自己去坐機場大巴乘飛機到北京。

在江仁基這次自駕出行前,最放心不下的是他的母親,覺得這樣風險係數太大,不能這麽做。雖然江仁基撒了謊說是和朋友結伴而行,但依然未能打消母親的憂慮。為了讓母親安心,江仁基特地把母親帶到車邊,讓她看了自己的準備工作:汽車換了嶄新的輪胎、備了四條防滑鏈、應急背包、睡袋、蠟燭等一應俱全,因為擔心過海關時報檢手續繁瑣,江仁基就沒有帶備用油料。並且為防止意外發生,江仁基將手機位置實時共享給母親。

而父親則是支持江仁基此次旅行,出發前父親告訴他:“我相信你的能力,你也肯定不會做什麽愚蠢的決定,男孩子就是要勇敢,有這種精神挺好,這事你自己看著搞。”

江仁基稱,他和我父親也討論過這次旅行的最壞打算,父子倆合計了一下,最壞結果也就是出車禍,車被撞報廢,江仁基自己買一張機票直接再飛去英國,車就直接不要了。

曹女士說:“因為孩子的性格我非常了解,他決定要做的事情誰都阻止不了。”征得父母雙雙同意之後,江仁基便開始在國內跑簽證手續,上學期結束從英國回到家之後,他基本上沒怎麽待在家裏麵,每天都在跑簽證。江仁基說,之前在英國通過中介申請申根簽時,因為中介提供虛假的機票、酒店行程而被拒簽,這一次他重新申請時寫了三頁解釋信。

在這封信中,江仁基說,他首先解釋了為什麽要幹這件事情。“我今年24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本命年是人生重要的一個階段。同時也是我研究生最後一年,所以這兩個事疊加起來,讓我覺得馬上進入到人生新的階段,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在這個時間點去幹一件不一樣的事情。”

提供了銀行流水和父親的相關證明材料後,1月18日江仁基順利拿到簽證,他正式開車從西安出發。

中國留學生獨自開“陝A”到倫敦 對家人謊稱有人結伴

▲江仁基手機中的相關軟件顯示了他到達過的地方

首站

哈薩克斯坦境內80%的行程沒信號

邊境線收到中國運營商短信嚇一跳

第一站目的地是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

江仁基首次開車進入他國境內,一切都是陌生的。哈薩克斯坦地廣人稀,基礎設施建設並不如國內城市完善,不僅加油站相隔的距離遠,而且他在哈薩克斯坦境內80%的路途中,手機是沒有信號的。

為了避免手機導航丟失信號的風險,江仁基每次出發前都把導航調整到位,盡量保證手機不退出界麵。“因為如果退出了以後,我再去導航是沒有網的。”江仁基說。

微信圖片_20250207232324.jpg

▲江仁基抵達哈薩克斯坦後收到的相關短信

在從阿拉木圖前往塔拉茲的時候,江仁基出發時間比較晚,又遇上暴雪天氣,不僅能見度不好而且手機還沒有信號。“開著開著我的手機突然就有信號,然後我就收到中國運營商、外交部發來的短信,提醒我已經到吉爾吉斯斯坦境內。”

看到短信的時候,江仁基整個人一下子懵了,因為在他前期調查的途經國家材料中,根本沒有準備和吉爾吉斯斯坦相關的內容,沒有辦理相關的入境手續。“我真的有被嚇到,這是我出境後遇到的第一個突發情況。”江仁基說。

後來通過地圖才發現,他所走的那段公路,同時經過了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公路在兩國邊境線穿插,在向前行進幾十公裏之後,他就又很快重新進入哈薩克斯坦境內。但此時已經深夜三點左右,由於開車時精神的高度緊張,江仁基處於嚴重疲勞狀態,他找了一個有信號的地方才將車停下。

▲江仁基穿過哈薩克斯坦境內時,當地正在經曆暴雪天氣

▲江仁基穿過哈薩克斯坦境內時,當地正在經曆暴雪天氣

“我在手機上搜索了一下附近的酒店,發現距離都在一百多公裏以上,我就想著在車上湊合一宿算了。”江仁基回憶,誰知道睡了沒一會兒,他就被車外零下十幾度的溫度給凍醒了。“沒辦法,我就隻能繼續硬著頭皮開,到了塔拉茲先是找了兩家酒店都不能入住,到了第三家時才終於能住下歇歇腳。”

▲江仁基穿過哈薩克斯坦境內時,當地正在經曆暴雪天氣,大雪將他的車身覆蓋

▲江仁基穿過哈薩克斯坦境內時,當地正在經曆暴雪天氣,大雪將他的車身覆蓋

驚險

曾因難尋加油站差點拋錨

油表顯示為零時被嚇出冷汗

而他從塔拉茲到克孜勒奧達爾的路程上也是驚險,哈薩克斯坦的公路不像國內的高速路一般50公裏左右就會有加油站。“他們那邊可能200公裏才有一個加油站”,江仁基說,他在油表顯示還有七八十公裏的時候就開始準備加油,誰知道沿途路過的兩個加油站都沒有開門。

眼看車就要拋錨,他也隻能硬著頭皮往前開,為了省油還將車開得很慢。“我最後搜了一下加油站,離我最近的加油站要30公裏,但是我表顯已經隻剩20公裏的路程。”江仁基最後把油表開得顯示為零,然後車又繼續往前走了十公裏才到加油站。

微信圖片_20250207232016.jpg

▲江仁基在路上與父親分享所處的地點

後來回憶這段路程時,江仁基仍然記憶猶新,在油表顯示為零的時候,當時車外氣溫零下十六度左右,車內的空調也在開著,但是他被嚇得渾身冷汗,整個人感覺後背已經濕了。“當時在這個溫度下,如果車真的撂到半路上,我覺得那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江仁基中國出發,經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德國,法國,中間路過了比利時,最後抵達英國。

▲江仁基抵達莫斯科紅場,衛兵幫他在現場留影

▲江仁基抵達莫斯科紅場,衛兵幫他在現場留影

他表示,這一路上有時候會很累,有時候也會很害怕,但是害怕是一瞬間的,更多的時候害怕的想法,瞬間轉變為:“怎麽把這個事趕緊幹成,或者我怎麽趕緊到這下一個地點”。

當他開車經過莫斯科紅場,克裏姆林宮就出現在他眼前;當他開車駛過埃菲爾鐵塔,將車停在這龐然大物之下;當他從敦刻爾克出發越過英吉利海峽,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撤退仿佛在身邊重演時。“這一個個瞬間就讓我覺得,這事幹成了!”

感悟

“很多時候我們就應該直接去幹”

明年畢業後或自駕去趟非洲

江仁基說,當教科書上的照片真的呈現在你眼前,而且你到達的方式是通過自己開車過來,他相信任何人都會感到無比的激動。這種時候讓他想起一句話“條條大路通羅馬”,而這次的旅途也讓這句話就變得具象。

15天的路程讓江仁基感受到“很多時候我們就應該直接去幹”,他解釋說做事情之前,必要的計劃肯定是要有的,但是客觀地說在這一段旅途讓他認為很多計劃都是紙上談兵,不如直接放手去做。

“其實我上路之前沒有訂酒店,我隻知道我一個大概的行程,然後路途上給我的感覺就是計劃來得永遠比變化來得快。”江仁基表示有夢想,就要馬上付諸行動,先去做然後再進行調整,同時你在行動的路上會遇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

微信圖片222.png

▲江仁基在自己的視頻號裏分享了這次旅程

江仁基說這一路上他遇到了各個國家的人,有國內純電自駕歐亞大陸的“春森同學”,在他的建議下江仁基果斷將輪胎換為雪地胎;在德國的高速服務區內,他和當地的居民交流為什麽德國油價漲得如此之高;英國當地人見到左舵車便上前問他是怎麽過來的,得知江仁基是自駕時對方立馬給朋友打電話說:“這中國人真厲害!”

▲江仁基抵達倫敦之後,在倫敦之眼留影

▲江仁基抵達倫敦之後,在倫敦之眼留影

但江仁基也很謹慎地說到,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兩麵性。網上有一句話叫“隻有成功了才配講來時的路,我做的這件事情如果有人再去做,我一定會讓他知道可能的意外,我也會讓他知道幸存者偏差。”江仁基說。

陝A號牌的車輛開進英倫三島後,最終還是要駛出。江仁基說,如果條件允許他打算明年畢業之後自駕去一趟非洲,將非洲大陸仔細走一遍後,直達好望角。

而她母親則表示,此次旅行既然結束了就不要太放在心上,還是要以學業為主。“他那學校在英國也不是那麽好畢業,得把重心放在畢業論文的一些列準備工作上,順利畢業以後再考慮其他事情。”

查看評論(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