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根據美國媒體報道,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牽頭的政府效率部已獲得安全許可,審查美國支付係統是否存在欺詐行為。該報道稱:政府效率部已進駐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簡稱“CMS”),並獲得管製支付與合同係統的訪問權限。
很快,馬斯克的社交賬號轉發了這一報道內容,證實了這一消息。他表示:“沒錯,這裏正是巨額欺詐發生的地方。”
這意味著,美國也拉開了醫療反腐序幕。
CMS素有“美國醫保局”之稱,是美國醫療機構的核心,負責管理億萬美國人的醫療保險、醫療補助和其他醫療保健計劃。該中心擁有6710名員工,掌握全國每年約1.5萬億美元的聯邦預算,占總支出的22%。美國政府效率部指出:CMS在2023年支付的1000億美元存在問題。這或許是引發大規模調查的原因之一。
健識局獲悉:美國政府效率部重點審查的就是“欺詐騙保”的浪費行為。
美國人均預期壽命低於很多發達國家,僅為79.4歲。在2024財年,美國醫保支出高達8690億美元,是全球最高。這是美國存在嚴重製度性腐敗的表現之一。“美國醫保局”支付結構複雜,涉及多層承包商和私營保險公司。根據報道稱,政府效率部目前的訪問權限為“隻讀”,這意味著他們無法直接修改係統數據。
知名對衝基金創始人斯賓塞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嚴查欺詐騙保是解決財政赤字的有效方法,從曆史上來看,這非常不受歡迎。馬斯克是否有勇氣去做?
過去一年,美國已經啟動了一些醫保控費的工作。2024年8月,美國衛生部與公共服務部公布了首批10種談判藥品的最終價格,平均降價達到63%,這些藥品都是臨床使用醫保資金支出最多的品種。這場由美國政府主導的價格談判引發了全球醫藥產業界的關注。
北京大學醫學部衛生政策與技術評估中心研究員陶立波曾撰文稱,這可以看到中國醫保談判的影響。
嚐到甜頭之後,美國在今年1月就立刻啟動第二輪醫保談判,將諾和諾德、GSK、輝瑞等跨國巨頭的15款產品納入其中。這些藥物是根據“總承擔處方藥費用”的標準選擇。健識局獲悉,僅2023年美國醫保為這15款藥物支付約410億美元的費用。
但是,光把藥品價格談下來還是不夠的。美國的藥品銷售流程和中國不一樣,流通中間環節存在豐厚的返點,這部分費用就與“美國醫保局”有關。
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正式開展工作來,已經得罪了美國多個政府部門。美國的改革會麵臨更多的利益組織,能夠否成功還需要時間的檢驗。業內普遍認為,美國是全球第一大醫藥市場,如果醫保製度發生根本性變化,會嚴重影響全球醫藥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