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狂加關稅,最後受傷的是誰?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特朗普最後還是沒忍住,開始揮舞起了關稅大棒。

他簽署行政令,要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加25%的普遍關稅,對中國加10%的關稅。同時未來要對全世界出口到美國的芯片、鋼鐵、藥品加收普遍關稅。

另外針對歐盟的關稅也還在研究中,也不排除對中國繼續加關稅的可能。

這一決定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1,對中國

中國現在的問題,是產能過剩而消費不足。

中國居民消費占gdp的比例大概是38%,而美國超過70%,日本是65%,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在60%以上。

中國生產了遠遠超出居民需要的東西,而這些東西,現在大部分都出口到國外了。

——去年我們國家的貿易順差達到了創紀錄的1萬億美元,這是人類有貿易順差這個概念統計從來沒到過的數字。

而且中國現在對外出口的不再是襯衫、球鞋這些低端產品。多了船舶、汽車、手機、機床、無人機等高端工業製品。

美國狂加關稅,最後受傷的是誰?

去年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就是貿易出口。如果關稅讓中國貿易出口下降,那失業率會繼續增加,同時國內產能過剩會加劇。

一方麵工資變低,另一方麵貨物進一步供過於求,最後就是繼續通縮,東西會越來越便宜,但工作也越來越難找。

2,對美國

有人說美國加個關稅就讓中國這麽難受,那他們怎麽不早加?

因為美國同樣不好受。

注意,美國這次不是針對中國加關稅,而是對全世界一起加關稅。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墨西哥、加拿大、中國、歐盟。美國這次要把自己最大的貿易夥伴全都給加關稅了。



要知道,以美國現在的工作成本,以美元的強勢狀態,就算加100%的關稅,也比去美國生產便宜。

所以美國現在隻可能容納那些高附加值的工作,隻加25%是不可能讓人去美國生產的。

如果隻針對某個國家加關稅,那美國消費者可以選擇其他國家的商品,確實對那個國家是製裁。

但對所有國家都加關稅,其實就是讓美國所有商品普遍漲一輪價。

上次貿易戰就有統計,加的關稅70%以上都是美國消費者最後承擔了。這次加關稅大概會讓美國政府每年增加2250億美元的收入。同樣大部分會是美國普通消費者承擔。

3,最後受傷的是誰?

美國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高通脹以及產能不足,而中國過剩的產能,正好可以幫助他們解決通脹。

中國最大的問題則是通縮螺旋,生產過剩。美國強勁的需求,則可以幫我們解決過剩產能。

說到底,自願的貿易是為了解決雙方的問題,是一個讓雙方都受益的事情。人為設置壁壘阻止這種貿易,隻會讓雙方都受傷。

但具體到每個國家內部,受傷的群體也有區別。

通縮的情況下,各種資產價格都在縮水,越折騰日子就越難過。

你拿在手上的錢會越來越值錢。

很快你就會發現:

躺平每天正常生活,打打遊戲是花不了多少錢的。

但為了跑贏通脹折騰的那些創業,買的資產,投的資則是會虧大錢的。

過去這些年,成功的大多數人是因為國家整體的經濟發展。

當經濟進入通縮狀態,再去折騰,成功率直線下降。就像A股2.5萬億成交量的時候你買啥都能賺,但隻有5000億成交量的時候,買啥都是錯的。

而在美國,則是另一種難受。

美國現在各方麵支出非常高。

房租(房產稅)、保險費、貸款利息、食物,方方麵麵都要錢。

加完關稅以後,這些支出隻會更高。

美國富人不在乎這點支出的增加,反正美國資產繼續在漲,他們的資產增值輕鬆就能抵消掉這點物價上漲,通脹會帶來更大的貧富差距。

但很多美國窮人,包括紅脖子們。他們本來就是入不敷出的狀態,聽說特朗普能幫他們解決通脹,於是給特朗普投票。

現在可就有福咯。

這才哪到哪,後麵特朗普還要給富人減稅呢。

總結就是。

美國繼續通脹起飛,繼續高利率,生活成本越來越高。

中國繼續產能過剩,繼續通縮,找工作越來越難。

貿易戰談不上誰贏誰輸,各有各的難過。

所以我們說現在中美是典型的高血壓大戰低血糖,就看誰先撐不住。

查看評論(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