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殭屍車”大軍:閑置塵封整年 竟為過年的麵子?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深圳不難發現長期停在路邊卻佈滿灰塵的“殭屍車”(深圳微時光)

臘月一到,過年的氣息漸濃,春運也悄悄開始,披在深圳“殭屍車”上的車衣也開始鬆動了。

在深圳,如果你看到長期停在路邊的那輛佈滿灰塵的車不見了,很有可能是“一年兩箱油”大軍馬上要出征,回老家過年了。所謂“一年兩箱油”大軍,指的是一年到頭,隻因過年回家才用車,平時將車閒置的人,去一箱油,回一箱油,一年隻花費兩箱油。

深圳的“一年兩箱油”車主眾多,和他們對應的是常年霸榜馬路邊、城中村或者斷頭路上的“殭屍車”,車衣上都落滿了厚厚的灰塵和落葉,一停就是一年。年尾一到,車衣一掀,衝洗洗又一年。有人調侃,一年兩箱油,人稱鬼見愁,閒時佔車位,忙時堵高速,是其他車主最不喜歡的同行者之一。

同為外來打工人,“兩箱油”車主為何備受爭議?為何買車不用?既然平常用不到車,又為何要買車?

  深圳“殭屍車”重新啟動了

最近一些塵封已久的車輛,車衣被掀了下來。這些車的車衣上鋪滿厚厚的一層灰塵、落葉和鳥糞,一旦被輕輕掀起,車衣脆得片片滑落,露出一輛不舊也不新的車。有些心大的車主沒有用上車衣,車子在樹下停放的時間久了,遠遠看起來像一輛報廢車,零件在生鏽的邊緣,樹葉混著雨水結成了車窗上的疙瘩,給人一種損壞嚴重,即使勉強啟動後也會邊開邊掉零件的感覺。還有一些車輛輪胎乾癟,車側都是刮痕,車牌被卸掉了,甚至有一些連車輪都不見了蹤影,徹底成了無名的“廢棄車輛”。

這樣的車,在深圳隨處可見,它們有一個別名,叫做“殭屍車”。住在村裡的租客鄙視這些車,當他們每天回到村團團轉找不到停車位時,恨不得立刻叫拖車來把這些殭屍車拉走。近至新舊小區的地下停車場、城中村的道路兩邊的樹下空隙,遠至工業園區及工廠的馬路兩邊,公園邊或山下某條無人知曉的泥石路和斷頭路,都有他們沉默的身影。這些車的車牌不止於粵B,範圍涉及全國各地,並且多為藍牌車輛,目測油車的佔比較高,車的品牌也多,上至平治,下至一兩萬的雜牌二手車都有。這些車子,有些永遠沉睡了下去,之後被拉走報廢,有的則可能馬上變得乾淨如新,因為馬上要在過年回家時派上用場了。

在深圳開了一家上門洗車打蠟鍍膜店的李老板,臨近年底接了很多“殭屍車”的單子,這些車停在馬路邊或者小區的地下停車場,全身髒汙,無法啟動。他每次接到這種單子,都會帶上高壓水槍,因為這一類車上的汙漬殘留太久,沒有足夠的馬力不足以把車洗乾淨。對他來說,蓋上車衣的車子好洗,沒蓋的車子比較麻煩,一些鳥糞和黑色的果子落在黑色的車子上,腐蝕出了洗不掉的汙垢,隻能重新拋光打蠟,不然車子看起來不太像話。

 

 
這些車主也不容易,停露天的地方,太曬容易老化,停在樹下和室內又容易發黴。

相對來說年底的有些車還比較好洗,因為車主們在國慶日的時候也開過一次,距離現在隻有3個來月。他仍記得國慶日前的車子,因為停放的時間超過半年,甚是難洗。他現在的收費是洗車一單138元(人民幣,下同),年底的單子直線上漲,遍布全深圳各個地方:

大家都想洗乾淨再開回去過個好年,138的收費對他們來說不貴。

 
  “兩箱油”車主 停車開車都打遊擊戰

表麵上看,深圳這座城市到處都停著“兩箱油”車子,但實際上,車主們的狀態可沒那麽穩定,更像在打遊擊戰。車主們打遊擊戰的首要目標,是隱蔽性,最好是免費的停車位,於是他們在各大停車群尋找,並且隻要佔據了一個好位置,就不會輕易挪開,他們也會互相通氣,以防突然被拉走、被貼罰單。

深圳人西瓜加過一個停車群,發現群裡有很多“兩箱油”車主在尋找免費的停車位,她也在尋找停車位的途中,發現了山下一條小路上停滿了“殭屍車”,其中有的車輪還被卸掉了。為了防止這種情況,有些車主會隔一段時間檢查車輛的狀況,也會開出去半小時通風透氣。“車子不怕開,就怕停,長期停放會導致無法啟動、輪胎缺氣、刹車不靈、故障燈全亮燈各種故障問題。”經驗老到的“兩箱油”車主徐生總結。

之前,他最長一個月沒有去檢查車況,車子便無法啟動了,電瓶虧電,內裝發黴,整個方向盤上都是黴斑。但他沒有辦法做到日日用車,因為公司樓下的停車費太高,家樓下沒有停車位,停在路邊又很容易違規被抄牌,他沒辦法承擔這些損失,況且異地車牌上路也會有限製。

有車長期不用,車況和車技都容易引起其他車主的質疑。同為車主的西瓜認為,這些長期停放的車都是馬路上的安全隱憂。一個是因為車主長時間不開車,技術差;另一個是車子長時間不保養,車況差:

春節本來就時間趕,車多,這些人就是定時炸彈啊。

相較於新手,這些普通車主更害怕“一年兩箱油”車主,認為他們對馬路不似新手一般抱有畏懼,而更像是“馬路殺手”:

起步三點頭,拐彎猛加油。有坑專軋坑,沒坑軋石頭。小坑直接過,大坑閉眼過。開車拉手刹,起霧用手擦。轉向開雨刷,下雨紙巾擦。

深圳車主林東感覺最近路上的“兩箱油”車主變多了,他開起車變得更加謹慎:

最近超級多“兩箱油”都跑快車道,跟蝸牛一樣,感覺這幾天跑低速穩妥點。關鍵是你還預判不到他的動作,這才是最可怕的。

而“兩箱油”車主李欣認為,車輛重新啟動之後,他們也會練習一段時間,開去上班,以及在城市週邊空曠地方練習車技,保證足夠熟練了才會上高速。“並非網友們所說的『20號洗車,21、22練兩天,23號我和你們拚了』,我們自己也很惜命的。”

 



車到用時方恨無 並非隻為一時麵子

有人說,車子是在外打工人回村的核武器,平常可以不開,但是不能沒有。對他們來說,車子不隻是一種代步工具,更是在外奮鬥有所收穫的象徵,是衣錦還鄉的證據,是麵子、尊嚴,是被親戚朋友、街坊鄰居看得起的資本。

“兩箱油”車主常年被詬病是愛麵子,因一時的虛榮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車主林生反駁:沒有在過年回老家時被歧視過的人,不懂他們的感受。

在深圳打工的李欣,來了深圳五年了,去年終於下定決心花了6萬,買了一輛二手車,隻因她過年回老家太過於不便。

每次過年和國慶日回家,搶高鐵票就是一個令我厭惡至極的難題,我從來沒有搶到過票,開賣就被秒(殺),每次我都得加錢買全程票。

她坦言,買一輛二手車不是為了充麵子,而是為了自己的便利。自從有了車,她回家再也不用搭地鐵去高鐵站,再坐高鐵到家鄉的高鐵站,再轉巴士回鎮上,接著讓家裡人開電動車到村口接。此由於家裡人多,她每次回家都會帶一些深圳特有的甜點、給長輩買的服飾、給小輩買的玩具,大包小包地扛著,一趟地轉交通工具,對她來說回家的過程彷彿經曆九、九八十一難。

每當那個時候我就特別羨慕有車的人,他們可以隨時隨地帶一大堆行李,回來深圳的時候也可以帶上大包小包的特產,現在我也成了別人羨慕的人了。

雖然她平常在深圳無需用車,車子隻在國慶日和過年回家的時候用到,但她覺得那一刻的價值一定抵過所有。往年她和家人去走親戚都是開著電動車和電單車,繞著山路開一個半小時​​,天氣又冷,開到親戚家裡時手都要暖很久才能回溫,她心疼父母,父母也心痛她。現在,聽著親戚們真誠地對父母說“阿欣出息了,現在都會開車帶你們去玩了”,她悄悄地欣喜。

寧願成為“兩箱油”車主的原因,除了方便,還有一個是省錢。深圳打工人劉俊凱本來也在“兩箱油”的嘲笑大軍裡,認為買一輛車閒置是個愚蠢的決定,直到他在過年的時候租了一次車。

原則上還不一定租到車,能租到也是溢價車。雷淩、軒逸都要五六百一天,平常工作日兩百多可以租富豪、寶馬、奧迪的一些車型,但是一到了假日那個價格就成倍漲得嚇死人。

對他來說,春節假期10天,至少也要準備5000元用於租車上,而且雖說租車有保險,但風險也比開自己的車更大,自己的車蹭到就算了,租的車還要賠錢。

雖說租車買車都是個人選擇,但我想要更自由的、能​​自己做主的選擇。

備注:文中人物為化名。

 
查看評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