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美聯社
美國正式打響關稅戰第一槍,自周二(4日)起,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額外10%關稅。本台獨家取得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和海關邊境保護局(CBP)共同發布關於對中國加關稅新措施的文件,發現首次對香港加征的關稅。
文件指出,除了部分人道捐贈物資或旅客攜帶的個人物品,所有來自中國及香港的產品都要額外征收10% 關稅;即使商品價值低於800美元,都不再享有美國“低值免稅”(De Minimis)優惠,同樣繳納額外10%關稅。換言之,香港將不再享有以往的“獨立關稅區”待遇,任何來自香港的國際郵件(不論價值多少)都必須申報,變相加重中國及香港商人對美國市場的出口成本和行政負擔。
以往中國長期利用香港規避美國關稅
值得留意的是,以往中國商品利用在香港的獨立關稅及國際轉口貿易中心地位,經香港轉口到美國來規避關稅;而這次美國海關明確表示嚴查透過香港規避關稅的行為,表明一旦據供應鏈文件(如原產地證明、訂單、裝箱貨單) ,判定商品是來自中國或香港,都要交新關稅。另指出,如果商品主要是在中國或香港製造、組裝或加工,即使經第三國(如新加坡、台灣、韓國)轉運,仍可能被視為中國或香港產品,適用額外關稅。文件中沒有提到同是特別行政區的澳門。
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研究員張昆陽(Sunny Cheung)指出,反映未來香港作為連接中西橋梁的國際物流和貿易角色將受到重創。
張昆陽說:“訊息是很清晰。香港是一直作為中國主要的轉運港,亦不被中國關稅所影響。現在香港亦包括其中,可見是為了堵塞漏洞,亦釋出更強硬的訊息。對中國施加更大阻嚇作用”。
盧比奧數天前表明“港企與中企無異”
張昆陽指出,今次亦可見美國政府對香港事務的掌握“非常透徹”,由國務院、國防部以至國土安全部和海關,都非常了解香港已被中國政府全麵掌控,包括近日美國新任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前譯魯比奧)就巴拿馬運河的控製權受訪時,明確指出“港企與中企無異”。
他又認為,特朗普已警告若中國報複,稅率會進一步上調,而實際上中國政府已隨即反撃,公布一係列針對美國的反製措施;當香港受製美中關係惡化的牽連之下,料被美國製裁程度將不斷擴大。
張昆陽說:“至於(美國政府)對香港要做到多大程度,仍有很大空間。包括之前曾提及的聯係匯率製度,今次隻包括由香港或中國製造,嚴格而言要再升級的話,可以是無論何國商品,隻要以香港作為轉運港,亦可加征關稅,這會是更核彈級的打擊。”
據港府數字,美國一直是香港十大貿易市場之一,惟自2018年起受累於美中貿易戰和雙方關係惡化,香港對美國的出口總額出現疲軟。本台已就以上內容向港府查詢,正候回覆。
翻查資料,2020年特朗普首任美國總統期間,因應香港當年實施《港區國安法》,而修訂《香港政策法》,並頒布《香港正常化行政命令》(行政命令 13936),決定取消香港的特殊獨立關稅區待遇,並將“香港製造”視為“中國製造”,美國海關要求香港商品不得標示“香港製造”,但當時未立即對香港商品額外征收關稅。而今次新關稅措施,首次在關稅政策中明確寫明香港產品須繳納與中國相同的新增關稅,影響範圍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