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機“喊窮”,商品價格能便宜一半?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對手機“喊窮”,商品價格能便宜一半?

近段時間,一些年輕消費者發現,通過在手機應用上反複評論表達不滿,如抱怨商品價格過高、自己負擔不起等,竟然能促使平台算法調整價格,使得原本昂貴的商品價格大幅下降。例如,有消費者通過反複評論機票太貴,成功讓機票的價格從4309元降至1903元,降幅高達56%。

這種利用算法機製來“反向馴化”大數據、規避“大數據殺熟”以獲取更優惠價格的行為,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開來,引發廣泛關注。

但另一邊,多家旅遊出行平台官方客服表示,機票價格實時變動且受多種因素影響,即便這名消費者有反複評論的行為,也無法證明最終降價是由用戶的評論內容所決定的。

對著手機抱怨或者在評論區“喊窮”,真能反向馴化“大數據殺熟”嗎?

普遍存在的“大數據殺熟”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大數據和算法推薦技術的應用,個性化服務成為可能,消費者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

這種便利的背後隱藏著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大數據殺熟。它指的是互聯網企業通過分析用戶的瀏覽記錄、消費習慣等信息,為每位用戶提供定製化的價格體係,使得相同商品或服務對於不同用戶呈現出不同的價格標簽。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大數據殺熟是一種新型的一級價格歧視。傳統意義上的一級價格歧視難以實現,因為商家很難確切知道每一位顧客願意支付的最高金額;但在數字時代,借助於先進的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手段,企業能夠更加精準地了解消費者的偏好和支付意願,從而實施個性化的定價策略。例如,某些在線旅遊平台會根據用戶的訪問頻率調整房間報價,向頻繁使用的忠實客戶提供較高的價格。此外,電商平台也可能基於用戶的購物車內容來決定是否提供額外折扣。

2022年,北京市消協發布互聯網消費大數據“殺熟”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有88.32%的被調查者認為大數據“殺熟”現象普遍或很普遍,沒有被調查者認為大數據“殺熟”現象不存在。此外,有56.92%的被調查者表示有過被大數據 “殺熟”的經曆。

不隻是中國,世界其他地區也出現了類似案例,顯示出大數據殺熟具有普遍性。

早在2000年,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就曾進行過一次頗具爭議的價格實驗。當時,用戶發現同一款《泰特斯》(Titus)電影DVD對老顧客的報價高達26.24美元,而新用戶卻隻需支付10.49美元。盡管亞馬遜隨後對此事作出解釋並道歉,但這一事件揭開了個性化定價策略背後的冰山一角。此後,類似的情況不斷湧現,涉及多個行業和地區,包括但不限於在線旅遊、打車服務、外賣配送等領域。

在歐洲,對於大數據殺熟的討論同樣熱烈。例如,某些航空公司被指根據乘客的地理位置或設備類型調整機票價格;在英國,酒店預訂平台會向回頭客收取更高的費用。

大數據殺熟令消費者深惡痛絕,它破壞了人們對於公平交易的基本期待。當消費者發現,在同一平台上購買相同商品或服務時,自己作為忠實用戶反而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這種感覺就像是被背叛了一樣。原本期望從長期合作中獲得優惠和更好服務的老客戶,突然發現自己成為商家牟取額外利潤的對象,這無疑是對信任關係的巨大打擊。

在現代社會,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已經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大數據殺熟進一步加劇了這種不平衡。通過收集和分析用戶的瀏覽曆史、消費習慣等個人數據,企業能構建出詳細的用戶畫像,並據此實施個性化定價策略。這意味著,即使是微小的行為差異也可能導致最終價格的不同。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他們很難意識到自己的每一次點擊、每一次搜索都被記錄下來,並轉化為影響價格的因素;即便有所察覺,也往往難以找到確鑿證據來證明自己遭遇了不公平待遇。

此外,隨著公眾對個人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的關注日益增加,大數據殺熟現象愈發被視作一種濫用用戶數據的表現。企業通過收集和分析用戶的消費習慣、瀏覽記錄等信息,構建詳細的用戶畫像,進而實施個性化定價策略,這背後隱藏著信息過度采集和不當使用,加劇了個人數據泄露的風險。



反向馴化大數據的局限性

既然大數據能殺熟,那麽能否反向馴化大數據,占它的便宜?反向馴化大數據殺熟,存在理論上的可能性。這一現象的出現,源於大數據算法的兩個核心特性:即時反饋與動態調整。

在大數據時代,消費者的每一個行為都可能被記錄並分析。當消費者在平台上表達不滿時,這些反饋會迅速被算法捕捉。為了提升用戶體驗和滿意度,算法可能會根據這些反饋調整價格策略,以期留住潛在或現有的客戶。

大數據算法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能夠根據市場變化和消費者行為動態調整價格。當算法檢測到大量消費者對某一商品或服務表達不滿時,為了維護市場份額和品牌形象,平台可能會選擇降價以吸引消費者。

年輕消費者利用算法的這種特性,通過反複評論和表達不滿,試圖馴化大數據算法,使其做出有利於消費者的價格調整。

但很顯然,這種方法可能短期內帶來了一定的效果,但它並不是解決大數據殺熟問題的根本之道。

首先,這種做法實際上是建立在一個假設之上:即平台確實會基於用戶的負麵反饋改變其定價邏輯。但是,正如一些算法工程師所指出的那樣,大多數平台更傾向於依賴實際的行為數據(如點擊率、購買頻率)而非文本內容來進行用戶畫像的構建。換句話說,即使你不斷地在評論區“哭窮”,也不一定能夠真正影響到核心算法的工作方式。

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本質上會泄露個人信息給大數據處理係統。每一次我們在互聯網留下足跡,無論是瀏覽網頁還是發表評論,都意味著我們將更多的數據貢獻給了那些在背後運作的強大算法。雖然看似是在利用規則漏洞獲取優惠,但長期來看,這無疑增加了我們被更加精準定位的風險。隨著收集到的數據量不斷增加,平台可以更加準確地描繪出每個用戶的偏好特征,從而實現更為精細化的操作。這樣一來,所謂的“反向馴化”反而加劇了個人信息暴露的程度,導致消費者被進一步殺熟。

所以,要解決大數據殺熟和反向馴化大數據帶來的問題,根本途徑在於加強監管和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加快出台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界定大數據使用的邊界和規則,確保平台企業在收集、使用個人數據時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規定,個人信息處理者利用個人信息進行自動化決策時,不得對個人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行不合理的差別待遇。此外,還需建立健全配套製度,如投訴舉報機製、爭議解決途徑等,以便消費者能夠便捷地維護自身權益。

監管部門需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等手段對商家的定價行為進行監測和分析,及時發現並查處違規操作。這要求打破傳統的人工抽查模式,轉向智能化、自動化的監管方式,以提高執法效率和精準度。同時,簡化流程、消除阻礙,幫助消費者更加便利有效地舉證維權,真正提升商家的違法成本,使其不敢輕易觸碰紅線。

一言以蔽之,不能靠“喊窮”來馴化大數據,法治才是治本之策。

查看評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