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平津湖戰役後無聖誕?遠離動輒抵製聖誕的地方和人
平津湖戰役後無聖誕?遠離動輒抵製聖誕的地方和人
文章來源: 鳳凰網 於
2024-12-25 07:55:0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最近,不知出於何種原因,關於聖誕節的爭議似乎在降溫。
今年的平安夜,許多人都感受到一種難得的平和氣氛。商場裏的聖誕樹不多不少,街頭的節日裝飾在blingbling地閃爍,小區裏物業也在搞活動,紅男綠女又開心地出沒街頭,而往年鋪天蓋地的“抵製聖誕”言論,似乎已經悄然淡出了主流視線。不想去深究什麽,反正這種變化是件好事。
當然,也有人持“平津湖戰役之後無聖誕”這樣的觀點。大家愛信啥,那是各人的自由。如果有人告訴你地球是平的,你要做的就是趕緊離他遠點,而不是湊過去教育他。
說實話,我一直沒太搞明白,過個節而已,就圖個樂,為什麽非要上綱上線,又是反對又是抵製,搞得人心惶惶。這種“抵製聖誕”的邏輯,真的站得住腳嗎?過個洋節,真能導致“文化入侵”?
其實,很多人並不了解今天歐美社會的變化。在美國,比如“聖誕快樂”(Merry
Christmas)這個詞,就已經變得有些“政治不正確”了。為了不冒犯一些不信基督教的人,許多人更傾向於用“節日快樂”(Happy
Holidays)這樣的中性表達。甚至前段時間,美國副總統哈裏斯在競選期間,還公開質問過:“我們怎麽敢說聖誕快樂?”原話是:How
dare we say Merry Christmas! 這在當今的美國政治氣候中並不稀奇,反而是一種新常態。
更有意思的是,越來越多的歐美年輕人已經不去教堂,也不相信上帝。在北美和歐洲,無數教堂被關閉,曾經輝煌的宗教文化逐漸邊緣化。聖誕節對很多人來說,更多是一個傳統習慣或公共假期,無非是商家抓住機會賺點錢,普通人借機圖個樂子罷了。所謂“文化入侵”的擔憂,放在這裏顯得既不合邏輯也不合實際。
有人說,要遠離那些動輒抵製聖誕的地方。這個觀點,我深以為然。但我要加上一句,還要遠離那些動輒抵製聖誕的人。
一個社會如果對節日的選擇和表達都如此敏感,甚至容不下一棵聖誕樹、一句“聖誕快樂”,那麽這種環境無疑是壓抑的。節日的本質是讓人們感受到溫暖、歡樂和連接,而非彼此對立和爭吵。一個動輒抵製、滿是“文化入侵”論調的地方,本質上是在人為製造一種不必要的敵意。這樣的環境,不僅無法讓人感到輕鬆,還會令人本能地想要遠離。人都跑了,資本還能不跑?發展經濟又從何談起?
如果抵製聖誕節是因為它是“洋節”,那我們是否也要抵製元旦?母親節?情人節?這些節日同樣是從西方傳來的,甚至連“星期”這種最日常的時間概念,也起源於西方文化。如果真的要徹底抵製,那真是跟自己過不去,活得太累。
現在啊,咱們常常是“窮人更關心國家,富人更關心自己”,但我們的老祖宗卻說得很明白,“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與其把精力放在這些無關痛癢的“抵製”上,不如想想如何多賺點錢,給一家老小多添幾塊肉多喝幾口奶。如今,掙錢不容易,搞錢才正經。無論是洋節還是土節,隻要能刺激消費、增加收入,就是好節日。
這個沒人反對吧?
今年,看到一些微信群裏有人翻出多年前人民日報和央視對聖誕節的報道,心中不免感慨。相信很多人此刻會與我共情。
想想曾經的美好,遠離那些動輒“抵製”的喧囂,給生活多一點寬容,給人性多一個出口。不管是東風還是西風,隻要能讓老百姓開心過日子,都是春風。這也才是真正的開放與自信。
最後,無論是否過聖誕,都願你能在這寒冷的冬日裏收獲一份溫暖。聖誕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