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建高鐵,恐怕在中國已經成絕唱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瘋狂建高鐵,恐怕在中國已經成絕唱了

高鐵,畢竟是一門難掙錢的虧損生意。隨著高鐵路網的基本覆蓋完成,未來地方建設高鐵的步伐,可能會逐漸放緩。

撰文丨熊誌

經濟大省山東,正在瘋狂建高鐵。

2024年10月,山東省第13條高速鐵路——全長237公裏的濰煙高鐵開通運營。至此,山東全省高鐵運營裏程正式突破3000公裏,達到3047公裏,躍居全國第一位。

數據顯示,過去6年,山東的高鐵運營裏程,從1200公裏左右,猛增到突破3000公裏,運營裏程排名從全國第七位,一下子躍升到第一位,拿下“高鐵第一省”的寶座。

持續加碼高鐵建設,山東為什麽急了?

01

高鐵一響,黃金萬兩。

到目前為止,全國已經有10個省份實現了“市市通高鐵”,山東雖然不在其列,東營市至今仍然未開通高鐵,但近幾年來,山東的高鐵建設速度,明顯跑在全國各省市的前麵。

2023年12月,濟鄭高鐵全線貫通後,聊城結束不通高鐵曆史,山東的高鐵運營裏程達到2800公裏,躋身全國第一。在隨後不久被廣東反超後,山東又憑借著日蘭高鐵、濰煙高鐵的先後開通,再度穩固了其“高鐵第一省”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目前還有6條高鐵在建,分別為雄商高鐵、津濰高鐵、濟濱高鐵、濟棗高鐵、濰宿高鐵以及青島連接線,在建規模達到1340公裏,比2018年之前累計開通運營的總裏程還要多。

按照《山東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3-2035年)》,到2035年,山東的高鐵運營裏程,要達到6500公裏以上,在現在的基礎上再翻一倍。

山東是經濟、人口大省,2023年的GDP達到9.2萬億元,僅次於廣東和江蘇。常住人口則達到1.01億人。經濟規模大、常住人口多,人流物流的運輸需求也強烈,在高鐵建設上的投入動力自然更充足。

另一方麵,在抱團發展的區域競爭格局下,各地的城市群、都市圈建設如火如荼,高鐵互聯互通的價值,進一步凸顯,山東作為經濟大省,自然不甘落後。

不過拋開這些常規因素外,山東近幾年之所以開足馬力,拚命建高鐵,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彌補高鐵建設滯後的“曆史”欠賬。

02

山東的高鐵建設,並不是一直都如此迅猛。

2008年,全國高鐵基建熱潮開啟,山東的高鐵規劃與建設進度,一開始就滯後於其他省份,運營裏程和路網密度長期未能躋身全國前列。

作為沿海經濟大省,高鐵通達性不足,成了製約地區發展的痛點。對此,山東主官在2018年年初曾遺憾地指出,“高鐵出省通道隻有1條,省內高鐵尚未實現互聯互通”。

錯過第一波高鐵建設潮的山東,想要奮起直追,但高鐵建設畢竟投資大、周期長,一條高鐵線路落地投用,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規劃慢一拍的山東,想要從掉隊狀態迎頭趕上,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更重要的是,在高鐵建設方麵,當山東意識到自己的落後,並想要加碼投入發力追趕時,高鐵投融資體製開啟了改革大幕。

2013年,鐵道部改組成中國鐵路總公司,也是在這一年8月,《關於改革鐵路投融資體製 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發布,其中提到,高鐵建設采取多方式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全麵開放鐵路建設市場。

換句話說,鐵路建設的投融資,正式告別國家兜底模式,除了一些核心幹線外,中央財政不再全麵埋單。在投融資體製改革之後獲批的一些高鐵項目,將麵臨自主籌資的難題。

落後一拍的山東,在錯過了首輪建設熱潮之後,為了補上交通短板,不得不自掏腰包建高鐵。由此,山東也誤打誤撞地成了鐵路投融資體製改革實踐的急先鋒。

2018年,濟青高鐵通車運營,它連接濟南和青島兩大“雙子星”,是“八縱八橫”高鐵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盡管其戰略意義顯著,這條高鐵線路中央隻承擔兩成,剩下多達八成的建設資金,是由山東省自主籌措,它也是全國第一條地方為主投資建設的高速鐵路。

此外,連接濟南和萊蕪的濟萊高鐵,還是國內首條地方投資建設的市域高鐵,全部得自掏腰包。

山東有補上高鐵短板的決心,但自主籌資建設,確實會加劇地方的財政負擔。對此,山東省鐵路部門人士曾提到,“好多項目依靠地方投資,這麽大的資金量,再完全依靠地方政府來籌措確實難度很大”。

沒有搭上高鐵大發展順風車的山東,在投融資改革之後,資金籌措又成為一大挑戰。這也導致,在2008年到2018年期間,山東的高鐵建設進度,和其經濟大省的地位嚴重不匹配。

當然好處是,在投融資模式理順之後,自主籌資的地方政府,在高鐵建設中獲得了更大的自主權和決策權,可以更高效地推進高鐵建設項目,縮短建設周期。

在發力追趕的決心之下,先行先試積累的投融資經驗,讓山東的高鐵建設,在近幾年實現大幅提速,進入了一個迅猛發展的窗口期。

03

山東瘋狂建高鐵,是當下區域競爭的一個縮影。

高鐵這種基礎設施,本身就投資規模大,對地方經濟有很強的拉動效果。而且,高鐵開通以後,不僅能方便民眾出行,還有助於招商引資、產業發展,提升地方的綜合競爭力。

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地方對高鐵的投資熱情持續高漲,有時不惜血本自行出資,也要建高鐵。為了爭取高鐵線路途經本地,不同地區之間甚至會展開激烈競爭,各種明爭暗鬥。

但事實上,高鐵基建大躍進的窗口期,正在逐漸關閉。

2021年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鐵路規劃建設工作意見的通知》指出,“一些地方存在片麵追求高標準、重高速輕普速、重投入輕產出等情況,鐵路企業也麵臨經營壓力較大、債務負擔較重等問題”。

因此,“新建鐵路項目要嚴格按照國家批準的規劃實施”,這等於為高鐵建設按下了減速鍵。

上述《通知》還提到,涉及西藏和四川、雲南、甘肅、青海涉藏州縣以及南疆、重點沿邊地區的國家鐵路項目,原則上以中央出資為主。也就是說,其他各大省份的高鐵建設,將主要由地方籌資。

對地方來說,今後不得不更謹慎地算一算高鐵的成本賬,科學評估其經濟效益。

過度超前地規劃大量高鐵線路,審批收緊之後,可能很難獲批;即便獲批,還得麵臨自主籌資的挑戰。建成開通運營之後,也不是一勞永逸,一旦客流量不足,還得投入大量資金來補貼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於2016年,重點負責高鐵投資的“山東鐵路發展基金”,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1億元,但淨利潤隻有9.6萬元。

高鐵,畢竟是一門難掙錢的虧損生意。隨著高鐵路網的基本覆蓋完成,未來地方建設高鐵的步伐,可能會逐漸放緩。像山東這樣大規模、高強度推進高鐵建設的情況,未來恐怕很難再現。

查看評論(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