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5日投票的美國總統競選中,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高票當選,特朗普在上屆總統任期中推行了“美國第一”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對國際貿易收入在國民總產值中占比很大的日本和中國都造成了很大的衝擊,而伴隨著特朗普的勝選,都在高調宣稱要“全麵推進自由貿易”的日中兩國,似乎又找到了共同語言,日中關係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雙方改善關係的動作頻頻。
日中關係 路透社
石破首相表示:“這是一次非常契合的意見交換。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通過減少懸案和有待解決的事項,共同努力增加合作與互動。”
在會談中,習近平主席談及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水排海及恢複日本水產品進口問題,石破首相表示:“習主席本人提及這一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日本官房長官林芳正在日本時間11月20日上午的記者會上透露,關於中國軍機在8月首次侵犯日本領空一事,中國已承認事實,並表示將努力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日本外務省和防衛省表示,對於8月中國軍機在長崎縣的男女群島海域侵犯日本領空,中國方麵解釋稱是由於“遇到氣流幹擾”。並表示“進入領空並非故意”,是“技術問題,完全沒有進入領空的意圖”,並承諾今後將努力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
最近中國軍艦經常進入日本領海,日本防衛省8月31日發布消息稱,中國海軍1艘測量艦於該日早上駛入鹿兒島縣近海的日本領海,防衛省稱已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表達嚴重關切和抗議。防衛省透露,2021年11月以後,中國海軍的測量艦反複駛入鹿兒島縣近海的日本領海,自去年9月的上次以來,此次是第10次(究竟有多少次屬於“無害通過”不得而知),而上述的有關軍機侵犯日本領空的表述,已經20年沒有了,上一次出現在2004年。2004年11月10日,一艘中國“漢”級攻擊核潛艇(091型)進入日本領海,到16日清晨返抵位於青島附近的薑哥潛艇基地。當潛艇在潛航狀態進入他國領海,不屬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界定的“無害通行”。日本當時的內閣官房長官細田博之2004年11月16日表示,中國已經就中國一艘核潛艇“闖入”日本領海事件表示“道歉”。
當時的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則表示,中國副外長武大偉就中國核潛艇“進入”日本領海事件,向日本駐華大使阿南惟茂承認該核潛艇確為中國潛艇,並對此表示“遺憾”。町村信孝表示,中國方麵解釋說,這一潛艇是因為技術上的原因“誤入”日本領海。
而這次中國再次使用類似於2004年的說法,可以看做是中國力圖改善日中關係的一種非常積極的表態。
中國政府11月22日表示,將從11月30日起恢複對日本人進入中國時的短期停留簽證免簽措施,持續到2025年底,免除簽證的停留期限將從15天延長至30天。
日本是中方來華單方麵免簽政策最早的受益國之一,2003年起,中國對新加坡、文萊、日本三國實行15天的單方麵免簽,至2020年3月28日,因新冠流行暫停。2023年7月26日,中國恢複了對新加坡和文萊的單方麵免簽政策,但是沒有恢複對日本人的單方麵免簽。中國還不斷擴大單方麵免簽政策,先後對德國、法國等29個國家實行單方麵免簽政策,但是日本的單方麵免簽一直沒有恢複。日本官民在多種場合,敦促中國盡快恢複赴華單方麵免簽,但是一直沒有實現,輿論認為這與其他方麵的日中關係不佳有關,而中國在特朗普上台之前抓緊恢複對日單方麵免簽,表現了和日本改善關係的強烈意向。
日本自民黨和公明黨兩黨的幹事長及國對委員長於11月19日在東京的酒店舉行會談,確認希望重新啟動日本與中國的執政黨間交流,並計劃在年內由自公兩黨組團訪華。
會談結束後,自民黨國對委員長阪本哲誌表示:希望通過推進日中執政黨間緊密交流,促進日本水產品出口中國的解禁等日中間的懸案的解決。
目前,日中間正在努力解決各種懸案,加緊拉近雙方的距離,以共同對應特朗普政權的再次上台。有分析認為,日本與中國在日中緊張的局勢中的對話,將有助於為日本在對美貿易等戰略方麵創造更有利的環境,而日中之所以趕在特朗普上台之前加緊改善日中關係,大致有如下幾方麵的原因:
首先,無論是在上屆特朗普政權時期還是在現在,日中都在高調宣稱要“堅定不移發展全球自由貿易和投資”,“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而麵對特朗普的“美國第一”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對於對美出口都在整個國際貿易中占很大份額的日中兩國來說,都需要深耕對方的市場,並聯手促進美國沒有加入,而日中同為核心成員國的東南亞區域全麵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擴大與發展,以彌補特朗普的高關稅等保護主義政策給日中在美國市場、甚至北美市場帶來的巨大損失。
在2022年,日本向中國的出口額占其出口總額的 20.2%,美國為 13.9%,而麵向美國的比重正在上升,從各國和地區來看2023年的日本出口目的地,4年來美國首次超過中國,躍居為日本出口目的地的首位。
按國家和地區出口額來看,對美出口額為20.2668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1%。汽車同比增長35.5%,達到5.8439萬億日元,拉動了整體增長。出口量約為150萬輛,增長16.1%。
日本對美國的巨大的貿易順差一直使特朗普對日本耿耿於懷。由於汽車出口大增等,2022財年,日本對美出口增長21.3%,為18.7030萬億日元,其中汽車出口增長26.4%,促使2022財年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6.6534萬億日元。
美國從中國的進口在2017年前後達到峰值,這一比例超過21%,與其他國家拉開了很大的差距,之後中國在對美貿易中一直存在巨額貿易順差,2023年,中國商品出口額高達3.38萬億美元,同年,出口美國的商品達4272億美元,占到中國商品出口總額的約12.6%,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為2794億美元。
第二、日本擔心特朗普政權逼迫日本負擔更多的美國駐軍等經費,並要求日本大量購買美國武器。特朗普上屆在任時就表示,《日美安保條約》有失公平,日本應大幅提高對駐日美軍駐留經費的負擔,並言及駐日美軍可能撤退,對於2021年3月到期的有關美軍駐軍費用的“特別協議”,特朗普要求在新的協議中將日本負擔資金數額增加為當時的4倍,後來因為特朗普下台,沒有增加到特朗普的要價,而與中國改善關係,減輕中國在軍事上對日本的壓力,可以增加日本對抗特朗普要求增加美國駐軍等經費及要求日本大量購買美國武器的砝碼。
第三、特朗普在價值觀上的混亂,而且強調“不把美國的價值觀強加給他國”,因此會使日本減輕在美國和中國之間“選邊站”的壓力,也許特朗普不會像拜登政權那樣,把日本和美國一綁在一起,限製半導體等高端技術向中國的出口。
日本經濟產業省從2023年7月23日開始施行《外匯及外國貿易法》的修改省令,對尖端半導體領域的6大類23種高性能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進行管製,雖未點名特定國家及地區,但可以看出意在防止中國的軍事利用。進入嚴格管製清單的產品,出口時要經過經濟產業省的審查與批準,而簡化審查手續的國家和地區有美國、韓國、台灣等42個“友好國家和地區”,但不包括中國,日本此措施是為了與力圖將中國排除出尖端半導體供應鏈的美國保持步調一致。針對尖端半導體的對華出口管製,美國拜登政府要求日本等同盟國采取同樣的措施。
而從這一年的8月1日起,中國政府對與镓和鍺相關的礦產資源實施出口限製,這兩種金屬是用於先進半導體製造的稀有金屬,這一舉措被視為針對日本和美國收緊對華半導體相關產品出口限製的反製措施,日本擔心這會對日本企業和產業鏈造成影響。
镓、鍺都是重要的稀有金屬,在半導體材料、新能源等領域應用廣泛。其中,镓被稱為“半導體工業新糧食”,中國镓的產量占全球90%,且大部分出口日本,鍺也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之一,中國的產量在全球占比68%。
如果輕視同盟關係特朗普上台,可能不再要求日本在與受意識形態牽連的經濟領域和美國一起對華禁運,對半導體對華出口在其出口貿易總額中占相當大的份額的日本,也許可以恢複一部分半導體的對華出口,同時換得中國解除用於先進半導體製造的稀有金屬對日本的禁運,取得雙贏。